耶律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決議再倒向自己的故國契丹,接連派出親信,為聯系最有可能打算復國的渤海遺胄牽線搭橋...如今終于到了動手的時候,他帶領數千族民便立刻離開魏朝賜封的領土,一路東行,然而這還沒走出多遠的距離,便遭遇魏朝邊軍的追殺堵截。
首先便是坐鎮府州、麟州等地的折家軍...當耶律倍察覺到有大股兵馬迅速逼近,他本來驚異于這又要從魏朝叛逃出走,先前當然也已核實過北疆幾處邊鎮守軍例行巡塞的大致范圍...在與耶律德光會合之前,已經極為小心的要躲避魏軍,又怎么會遭遇由折從遠親自統領的經略府邊軍?
至少眼下而言,名義上我仍是魏朝的封臣...耶律倍心中尋思著,雖然驚慌不定,可仍是強打笑意,還打算前去與折從遠打哈哈套近乎,想個理由搪塞過去,說明自己為何要帶著大批族民離開封地。
然而折從遠面如生鐵,冷冷的凝視過去,眼見耶律倍皮笑肉不笑的高聲示好,他當即如舌綻春雷一般的厲聲吼道:
“耶律倍,你也休要再做戲了!反復無常,以為暗通契丹,又背反我朝,卻能遮人耳目瞞得過天下么?你的伎倆,已早已敗露,這邊意圖東投契丹,更是證據確鑿!陛下恩許賜予你封地,卻仍賊心不死,還不下馬受縛,又更待何時!?”
聽折從遠直接挑明了自己先前的計劃,耶律倍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他雖然無從得知,魏帝李天衢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知曉本來投從魏朝的契丹大皇子,又暗謀與自己的親生兄弟聯手對抗中原王朝...可是瞧折從遠興師動眾的前來,這也明顯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已根本不可能再滿混過去......
眼下耶律倍還尚不知曉,經過他遣使煽動,挑唆渤海遺胄大顯榮在遼陽府組織的叛亂已被輕易平定;也不曾得知北渡鴨綠江,意圖侵攻遼東的泰封近十萬大軍,竟然也被殺得幾近全軍覆沒...他只知道眼下自己若是被魏軍擒執住,做為降而復叛的契丹皇族,這輩子恐怕就要完了...既然已經狠下心來,重投契丹,要向中原王朝復仇,那么我又怎么能任人宰割?
“這...當真冤枉,還望折經略相公明鑒啊...正因為在下是契丹宗室出身,既已從故國出走,如若再背反天朝,那么天下雖大,也再無容身之處。這其中...難道是有什么誤會......”
耶律倍叫起了撞天屈,嘴上雖如此說著,心里卻很清楚自己絕對不能被折從遠統領的這一路魏軍擒住...本來便已是心里有鬼,瞧對方來勢洶洶,魏朝顯然是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又豈能束手就擒?
一對招子骨溜溜的來回轉動著,注意著周圍的動靜,耶律倍忽然一兜韁繩,撥馬便走,口中還大聲呼喝起來...眼下他自知著實不宜與折從遠所統領的魏軍硬拼,只想著調轉方向,盡快甩脫這一路兵馬,繼續向東奔逃,意圖盡快逃入仍由契丹控制的領地!
“哼!叛臣賊子,到底還是原形畢露了!首鼠兩端,又意圖背反,豈能讓你逃了?扆兒,你自幼磨礪弓馬、熟讀兵法,如今年及弱冠,也到了征戰建功的時候!”
折從遠沉聲喝道,而他身旁一名小將也立刻豪聲領命,催馬提槍,直接沖殺了出去...與此同時,折家軍前陣騎士已紛紛擎起騎弓,一枝支箭簇旋即應弦而出,箭發似流星,直朝著耶律倍以及他周圍那撥親信射去...箭嘯不絕,伴隨著慘叫聲四起,那些剛剛隨著耶律倍撥馬掉頭,卻還沒有逃出多遠的契丹族民被利箭射中,也紛紛墜馬倒斃!
至于那名策馬殺出的折家小將朝著轉向潰動的契丹騎眾撞去,不久后又有利器刺穿血肉的悶響聲接連響起,他手中長槍如毒蛇般接連探出,相繼又將六人搠翻摔下馬去。
而這員小將,正是方今折家家主折從遠膝下長子,按史載軌跡,則還是楊家將佘太君的生父折德扆。
畢竟折家上溯至唐末,而后世襲鎮守兩百余年,家族成員一代又一代征戰沙場。按原本的史載軌跡抗契丹、撫諸族,戰西夏...而被世人贊稱“漫長簪纓不替,其勛業彪炳史冊,舊絕千古”,如今也已到了折德扆這一代出仕征戰的時候。
按正史線再由折德扆做了折家家主,與當時尚還獨立的定難軍黨項李氏因爭取中原王朝的支持而有了爭端,后周世宗柴榮還會堅決站在折家一方,評述稱“德扆數年以來盡忠戮力以拒劉氏,奈何一旦棄之?且夏州惟產羊馬,貿易百貨,悉仰中國,我若絕之,彼何能為”......
就算折德扆請奏遷入內地,也就相當于要主動放棄折家世襲統治府州的權力。柴榮考量當時的形勢,卻不準折家內遷,而是厚加賜賚遣之,隨后不久便暴斃身故...當時的折德扆,可正琢磨著繼續向朝廷陳述折家內遷的理由呢,結果卻趕上了陳橋驛兵變。中原江山易姓換代,更要確保邊關萬無一失,故而折家后來的子孫仍留在府州、麟州等地,直至成了北宋西軍當中,可以說家世傳承的歷史最為久遠的將門派系。
所以比起行藩鎮之實,由自家世襲統治一片疆土隔離于中原的直轄統治之外...折德扆對于中原王朝的態度,就算比起他的老子折從遠,也更屬于那種鐵桿的死忠派。總之無論漢家哪個王朝,只要能夠保證終結亂世,天下安寧,那么不管正史中的后周、宋朝;還是如今的魏朝...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順應民心顧全大局,那么朝廷無論是要折家世代鎮守邊關,還是交權納地、傳遷內地,折德扆完完全全會遵旨行事,也不會出自于保全折家在當地權力的心思而打任何折扣。
如今耶律倍降而復叛,再度倒戈向契丹,又要從魏朝下轄的疆土叛逃出走...正趕上折德扆初露鋒芒,他當然也是憋著一股勁,要助魏朝誅兇討逆、為國建功!
折家亦有騎軍奮勇突進,緊緊跟隨著折德扆追擊掩殺...人喊馬嘶的戰團當中,也有些自詡驍勇過人的契丹漢子,一時間難以甩脫追兵,被激得兇性大發,眼見那員折家小將催騎殺來,便紛紛喝罵著圍攻了上去...三支鋒利森寒的兵器幾乎在同一時間突刺而至,惡狠狠地直取折德扆身上要害。
突然一抹寒芒暴卷而起,一員騎將從折德扆的斜后方催馬突至,他掄起手中長刀,當先將一名契丹騎將斬翻墜馬,大刀去勢未竭,又橫掃出去,再復將一名敵騎的人頭斬落!
這員為折德扆解圍的騎將名為楊信,乃是折家治下的麟州新秦縣土豪出身,在當地也以勇力而聞名。雖說家世的名氣威望,還是及不上世居府州,統掌麟州的折家,不過折、楊這家族的關系,自楊信伊始,已是愈發的親密。如今的折家家主折從遠,也正打算保奏推舉楊信為麟州刺史,而攜手統掌當地軍政事宜......
而這楊信的名氣雖然不算很大,不過他的長子楊重貴,則正是在后世提及保家衛國的典故,頌揚愛國主義教育時往往會被提及,對后世中華兒女來說,也可說是耳熟能詳的第一代楊家將楊業楊老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