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倍與其家眷親信自遼西進入魏朝治下疆土,按李天衢旨意也是接待國主的規格,這一路下來鑼鼓喧天、排場極大...對耶律倍而言,能受魏朝如此重視,他固然倍感慶幸,而魏帝李天衢就是通過統掌渤海故地東丹國的耶律倍投魏這場事件大舉造勢,而向契丹傳達一個消息:
你們皇帝耶律德光的皇兄耶律倍,當初由耶律阿保機欽封的人皇王,都已前來投奔降從于我朝...形勢如此,如若耶律德光仍意圖頑抗,中原王師再度興兵北伐之時,你們還要怎么與我魏朝斗?
而耶律倍這一行人等,經遼西、入燕云、過河朔、渡黃河...沿途受到隆重接待,順順當當地抵至魏朝國都汴京。改換門庭,自然也要盡快拜碼頭認主子,耶律倍得接引至皇城內殿,得李天衢召見,甫一打照面便頓首叩拜,以示意他這個本來的契丹皇長子,愿意俯首做中原王朝的臣子。
不過耶律倍說是攜家帶口的前來投奔,核實一眾隨行家眷人等,卻是諸如粟末部靺鞨出身,昔日渤海國王族大氏,以及倍受耶律倍寵愛的漢家女高氏等側妃愛妾為主。至于他的正妻與已經誕生的幼子,則都留在了渤海國。
李天衢心想本來身為太子妃,而正史中耶律倍的正妻端順皇后蕭氏,便是在他夫君奔逃去投奔后唐以后仍留在東丹國攝政...而遼朝第三任國主,也就是耶律倍的長子耶律阮,與其生母柔貞皇后蕭氏也都在了北地...雖然他爹叛逃出走,可是遼太宗耶律德光對他這個侄兒卻仍是視如己出,格外的喜愛,所以得眾臣擁戴推舉繼承遼朝帝位;
而耶律倍的次子耶律婁國并未被帶著出走,以后會任南京留守,司掌東丹國國政,只是于遼穆宗耶律璟當政時節自己作死,意欲謀反而被誅殺,并除去宗籍被貶為庶人。
再想到耶律倍那正妻側妃的娘家人,可是遼朝蕭氏后族一脈,所以即便自己的丈夫出逃投奔中原,那些蕭姓的妻妾也不會帶著兒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地轉遷過來。
若是朝廷重臣叛逃投奔敵國,當然是株連九族的迷天大罪。可是耶律倍本來就是契丹先帝耶律阿保機的長子,如今在位的耶律德光兄長...要夷他的族,豈不是要從契丹皇族耶律氏開始殺起?
遼國歷朝各代宗族內亂頻發,弟弟要造哥哥的反,叔叔要造侄子的反...如此同室操戈是常有的事。可先前耶律阿保機平定諸弟之亂,卻放過了其中大多親生兄弟,只是讓他們賭咒發誓不會再圖謀反叛...估計耶律倍雖然從契丹叛逃出走,可他大概也能確定自己的妻兒不會受到牽連。
既然以國主之禮待之,光祿寺珍羞署、良醞署于內朝集英殿生平樓設下席宴,備置佳肴美酒,又有禮部、鴻臚寺官員陪宴。魏帝李天衢自然居于上首,而耶律倍就坐在側席。
本來身為契丹皇長子的耶律倍,如今頭戴著中原常見的冠飾襥頭,遮住了他的髡型發飾,還身著一襲漢服。看來也與中原王孫貴胄別無什么分別...而耶律倍講的漢話也十分標準,與官話相較,只是多了些河朔燕云地界的口音。而他言行談吐,也頗有知書達禮、才華四溢的名士風采,舉盞敬酒時,又感恩戴德地說道:
“臣雖生于塞外,長在番邦,可是久慕中原,愿受王道教化。只是當初與父兄抗拒天威、屢犯天朝,而后醒悟,著實惶恐之至...今見陛下,恢廓大度,臣拜受洪恩,銘心刻骨,銘感五內!”
耶律倍說罷,便將盞中酒一飲而盡。李天衢與他說著場面話,遂也笑吟吟地回道:
“令尊曾與晉武王(魏朝不承認李克用被追謚后唐武皇太祖的封號,遂以王爵稱呼)換袍易馬、結為兄弟,而晉武王比朕大不過十歲,當年也已平輩相處。故而朕喚你這侄輩后生做賢侄,倒也合乎情理。
而賢侄讓出契丹帝位,此舉也猶如殷商時節周部落古公亶父欲傳位于季歷、姬昌父子,遂成全弟、侄,逃出關中,避地荊蠻,而后遷居江東,而建立勾吳的先賢吳太伯那般,亦有讓賢的美名......
只不過...賢侄既然身為契丹皇長子,又曾為令尊封為人皇王,按說也理當繼承帝位。可是令堂卻執意要扶植次子繼位,而軟硬兼施,迫使賢侄無奈讓國,這也未免忒過偏心了些.......qqxsnew
如今既然投奔我朝,朕也自會予以妥善安置,賢侄盡且安心便是!”
李天衢嘴上夸贊,可是言語中又刻意提起耶律倍只得屈從妥協,而讓位于二弟耶律德光這一樁事,也讓他再回想起來時,仍是滿肚子的忿懣怨意......
本來是堂堂契丹大皇子,如果有的選,耶律倍又怎肯前來投奔屬于敵對立場的魏朝?
畢竟耶律倍當初才是契丹皇位的第一繼承人...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結果自己的母親卻完全偏向于二弟,甚至不惜通過為父皇耶律阿保機殉葬的名義,將朝中傾向于支持他這個皇長子的文臣武將斬盡殺絕。
耶律倍也就只得與群臣請奏太后而讓位,否則自己還執意要爭下去,那么虎毒不食子這句話,放在都能狠下心來斬斷自己手腕的斷腕皇太后述律平身上,可未必如此了......
然而更讓耶律倍怨忿的是,就算自己已經表態愿意將皇位讓于他二弟...可是他畢竟曾經是契丹國帝位的最有力競爭者,耶律德光對于他這個兄長,仍舊是處處提防。
當初耶律倍郁郁地又返回東丹國,很快耶律德光那邊又有詔令傳達過來,要轉遷大批渤海民戶于契丹其它貴戚,還要重用三弟耶律李胡分化軍權,并下旨責令東丹國都的百姓,從位于后世黑龍江省的天福城強行遷徙至契丹南京東平郡(后世遼寧省遼陽市老城)...這不還是想方設法地要削弱耶律倍這個兄長的實力?
而且耶律德光還不斷地派遣人手監視耶律倍,窺探其言行近況,所以他們哥倆之間的關系也在不斷地惡化,矛盾進一步加深...從種種跡象看來,耶律倍心想自己那二弟不是也極有可能出自于永絕隱患的目的,而隨意找個名義除了他這個兄長?
耶律倍所以投奔中原王朝,受漢家文化的影響極深倒還是其次...最主要他還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
如今既然已經身處于汴京皇城,與魏帝李天衢把酒言歡,耶律倍也只得略下契丹為魏朝殺得潰敗,喪失了大量的領土,而他老子阿保機也是因為慘敗于魏帝而含恨亡故等尷尬事不表...雖已酒意上涌,可他仍是舉盞向李天衢敬酒,并感恩言道:
“往事不堪再提,臣只是如今受陛下厚待,以后便是魏朝治下的臣子!自當肝腦涂地,鞠躬盡瘁,以報效皇恩!”
耶律倍頻頻舉盞敬酒,表態效忠...李天衢也只是含笑著應了,嘴上再說些不痛不癢的場面話,可是他心中卻冷笑道:
你耶律倍從契丹出走,口口聲聲的說,自此便死心塌地愿為中原王朝效命...這等話你瞞得過旁人,騙神騙鬼,卻還以為能騙得過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