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房空的,所有的庫房皆空。”李豐等人到了縣衙門。
縣衙門的大門敞開著,里面空空蕩蕩,桌子、凳子、門,沒了。
再看庫房,庫房的門倒是在,爛得不成樣子,里面絹帛和糧食,見不到。
倒是對方賬冊和案冊的房間沒人碰,估計是嫌里面的東西不值錢。
看門鎖的痕跡,以及門檻上落的灰,就知道這個屋子有一段時間無人進入了。
相當于整個駛遠縣不需要賬,一切俱在晏氏掌握之中。
“估計沒有什么案卷,晏氏欺負當地其他百姓,有沒有案卷都不重要。”李豐難過,更氣憤。
駛遠縣這樣的情況,百姓日子怎么過的?
刺史黃岸的黃氏家族會不知道?天高皇帝遠啊。
“駛遠縣未入冊,廣州只有十三個入冊的縣。”莊戶明白原因。
沒有入冊,朝廷那里不會查,當地不記入案卷之宗。
該收租子的時候會在駛遠縣里收,收上來的租和庸,還有一年二十天的調,得到的利益大家分。
縣里的百姓自己都不知道,他們還以為自己給朝廷交了東西呢。
包括本應該是縣里出錢買,卻叫他們想辦法弄的土貢,他們認為是送給了陛下。
“大唐應該還有許多一樣的地方吧,若趕上天下動蕩,百姓知道了,有人領著一喊,還能不反?”
李豐攥了下拳頭,又慢慢松開。
他露出笑容:“諸位,咱們當官了,叫天下見識下李家莊子莊戶和奴隸的本事,哪怕是在這里只呆上幾個月,也要叫駛遠縣發展起來。”
說著他伸出手,其他人圍成圈,把手遞過來放在一起。
互相看看,大聲喊:“天下無艱,滄海微瀾。攬星摘月,灞水軍團!”
“好,不管以前的事情,從現在開始,重振駛遠縣。加油!查賬!”
李豐說著向旁讓出兩步,后面的羽林飛騎上來,一腳直踹。
咣噹聲中,沒有鑰匙開鎖的門開了,鎖頭沒開,孤零零地掛在一扇門的門別上。
眾人進去,把以前不知道多久的賬簿拿出來,點上燈,開始整理。
只要有賬,哪怕是幾年前的,他們相信也能從中找到問題。
晏氏存在又不是一天兩天,找到一處錯的,可以抓人了。
抓到人,再審,定然能夠審出來新的東西,再重新記錄。
羽林飛騎幫忙,幫著畫表格,錄入數據。
天又亮了,李豐等人不休息,繼續整理,一個個處在亢奮狀態下。
早上起來干活的人發現情況,衙門里有人了?昨天的李家莊子的人?新的縣令?
“大父大父,縣衙有人了,門口站著人,拿根棍子,腰上挎刀。”陳老頭的大孫子跑進屋子喊。
陳老頭昨天晚上睡得倒是不錯,家中的四兒子要有媳婦兒了。
那個姑娘大一歲,沒事兒,風言風語更不是問題,他了解內情。
那個丫頭的父親以前生病,丫頭上山找東西賣錢。
有一天衣衫破碎回來,當時正好有人說山中有匪人,就認為丫頭被欺負了。
實際上丫頭衣衫不整回來,馬上又帶著家人進山,抬出來一頭大野豬。
丫頭自己一個人獵了頭大野豬,野豬追她,她爬到樹上,野豬撞樹,把自己的獠牙給插樹上了。
丫頭挑下樹,用叉子那個扎呀,野豬就那么窩囊地死了。
別人不知道,喜歡把不相干的事情放在一起。
實際上就算遇到了匪人,被欺負了,又能如何?
丫頭是為了救父親進山,別人閑言碎語的傷人。
老陳頭認可這丫頭,長得漂亮,以后生了孩子,不管男娃兒還是女娃兒都好看。
他大孫子一喊,他醒了,看一眼坐在窗前的老伴兒。
老伴兒手上拿著一個小衣,正笑著瞅呢。
“還沒睡呢?”老頭心疼老伴兒。
“那丫頭不錯,今天給送去,咱家的媳婦兒,不能叫別人看多了占便宜。”老太太高興。
一晚上的工夫,她把四兒子的一件有些破的衣服給毀了,改成了小衣。
她以前惦記過那個丫頭,別人不要,她瞅著好。
但丫頭漂亮,怕拿不出彩禮錢,更擔心人家看不上自己家的孩子。
既然對上眼兒了,就趕緊給做個衣服,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最好是兩個人在窩棚里晚上干點什么。
“你呀,就是對兒媳婦兒太好,一個個都不孝順。”老頭大聲喊。
“爹,飯做好了。”大兒媳婦的聲音立即傳過來。
“爹,崗子去干活,我煮了三個鵝蛋,給你和娘留一個,給孩子一個,另一個我想給崗子送去。”二兒媳婦跟著說。
“爹,我懷著孩子呢,干不得重活兒,你別挑理。”三兒媳婦有理。
“別聽這老家伙的,慣的毛病,老三家的把胎養好了。”老太太開口。
“知道了娘。”三個女人聲音一同傳來,然后笑著就消散了。
“我得去看看,他們過來,晏氏的人說不準要搗亂。”
陳老頭享受了一下長輩的待遇,又感受一下老伴的惡劣,不放心衙門,穿上鞋,套一件衣服就匆匆奔向衙門。
他到的時候,不少縣里的百姓過來了。
有的挎著籃子,里面是蒸好的飯團子,還有的是煮的鴨蛋和鵝蛋。
這邊水多,適合養鴨鵝,吃的時候就是煮,確實比雞蛋腥,但不能都腌了。
陳老頭四下里瞅瞅,沒有晏氏的人,不,有,有幾個人躲在遠處探頭探腦。
監牢的門打開了,一群人茫然地走出來。
“陛下大赦天下,你們既然沒有被絞或斬,那就是在赦之列,走吧,回家吧,以后…等著看。”
李豐查過案宗,只要大部分人屬于被害,關了起來。
另外幾個罪不大,陛下大赦過,這邊沒赦。
整個牢被清空,李豐親自到外面的告示墻上貼告示,他自己寫的勸民書。
別看李隆基考核縣令有人寫不了,李豐身為李家莊子的奴隸,他能寫。
當然,他寫出來的不是文縐縐的,換成李易此時來寫,同樣不會文。
寫個賦,百姓別說看懂,聽都聽不明白。
百姓有的找到自己被放出來的親人一起哭,有得站在告示前等待,等會識字的人給念。
大唐就這樣,官府一貼告示,保證一群百姓圍觀,不認識字,等。
請:m.booktx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