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一十三章 美國夢

  電影已經放完,但是觀眾們遲遲沒有舍得散場,仍然聽著片尾曲《加州夢》,盯著鳴謝名單發著呆。

  這部電影,沒有什么炫酷的特效,戰爭場面也談不上多震撼,令人激動的大場面也不多。

  原本大家以為,既然是講美國夢,怎么也得有些鐵肩擔道義,兩手轉乾坤的偉大感。

  沒想到,卻是如此的平凡。

  不過往往平凡中才能體現偉大。

  電影里呈現出的那些歷史,主角的經歷,可不就是大家所期待的美國夢嗎?

  阿甘雖然天生殘疾,但是從來不怨天尤人,以最大的熱情擁抱生活,以最大的善意擁抱他人。

  看起來他總是能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選擇,仿佛上帝獨寵他一人。

  但其實這些成功,都建立在阿甘偉大的品格之上。

  這樣善良、認真、執著的人,成功是必然的。

  對于觀眾們而言,這部電影不光光是一碗來自天堂的雞湯,更是一個路標,向迷茫中的眾人指明了方向。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阿甘那樣,擁有那么多的好運氣與巧合。

  但是他們可以做到和阿甘一樣的認真、樂觀。

  而這,就是成功的前提,就是達成美國夢的前提。

  也許,這就是導演想告訴大家的道理。

  隨著第一波電影的播放結束,人們走出電影院,第一件事就是向所有人安利《阿甘正傳》。

  半夜三點鐘,《阿甘正傳》以破五十萬的詞條數登頂推特熱搜第一,能看到的評論,基本都是好評,抒發些從這部電影里所收獲的感動。

  而爛番茄的新鮮指數,則是達到了極其罕見的百分之百!

  在這個歷史悠久的電影評分網站上,有這個評價的電影不超過二十部。

  要知道,就連《泰坦尼克號》也才百分之九十九!

  這或許不能說明《阿甘正傳》真的完美無瑕,或者比《泰坦尼克號》更優秀,但至少在打分的那些觀眾看來,這部電影就是無可爭議的神作!

  等到早上八點,各大報紙、專業影評人、影評雜志的報道接連出爐。

  首先就是紐約時報:

  “這是十年來最好的講述美國的電影,記錄了美國幾十年來的變遷,重現了那個自由、抗爭、富饒的時代。

  很難想象這是由一個外國導演拍攝的,更難得的是,她做到了完全的客觀公正,沒有對任何黨派的偏見,沒有任何群體的歧視,包括對戰爭描寫。

  如果要選擇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話,《阿甘正傳》當仁不讓!”

  時代雜志:

  “洛泉比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明白美國夢的定義。

  她用真實的鏡頭描繪了一幅屬于成年人的童話。

  阿甘的成功或許是偶然,但誰又能說自己如果努力了,就不能獲得一樣的結果呢?

  洛泉給努力的方式進行了定義,甚至展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而最終的目的地,名字叫做美國夢!”

  很少有媒體會這么齊刷刷地夸這么一個外國人。

  洛泉沒有依靠政治政治。

  又或許,她所呈現出來的這個,就是終極的政治正確。

  沒有人敢否認美國夢的價值。

  在已經連續陰霾了幾個月的美國互聯網,現在終于出現了一道曙光。

  雖然有句話說:當光照進了遍布陰霾污濁的黑暗中時,這道光也就有了罪。

  但是,如果是審判一切罪的正王道之光,那就另當別論了。

  現在《阿甘正傳》就擁有了這樣風向,整個網絡上清一色都在盛贊,完全聽不到任何唱反調的存在。

  不光是因為這部電影所代表的意義,僅從電影出發,它也確實是幾無瑕疵之作。

  不管是從理性還是感性的角度,都找不到批評的點。

  不過在華夏,這部電影還是引起了一些爭議的。

  當然,主要不是電影的劇情。

  洛泉在拍攝的時候,對原版電影的一些情節進行了一些修改,做到了絕對的客觀。

  雖然或許并不是特別迎合美國政府,但至少從民眾的角度來看,這是沒得黑的。

  所以,哪怕華夏的民眾無法對美國夢感同身受,但也能體會到這部電影所帶來的感動。

  拋開美國夢不談,這其實是一部以歷史大潮為背景的勵志電影。

  而阿甘的經歷,其實也相當符合華夏的主流文化思想,那就是有志者事竟成,自助者天助者。

  說通俗點就是好人有好報。

  有這么一個前提,那么體會電影的感動,為阿甘的好運而喝彩也就沒有什么理解難度了。

  至于網友的爭議,主要還是圍繞著女主角珍妮。

  網絡上為了爭論她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女孩而吵得不可開交。

  一方認為:她三番兩次對阿甘若即若離,自己私生活又如此糜爛,實在稱不上好女孩。

  而另一方認為:珍妮從始至終都沒有傷害過任何人,對阿甘也是掏心窩的好,私生活那樣主要也是因為悲慘的童年,并非出自本心。

  兩邊各執己見,誰也不能說服誰。

  要是放在美國,珍妮的問題其實并不算是問題。

  因為不光是她,其實那個時候的很多年輕人都是這樣。

  嬉皮士運動之下,年輕人對于生活的放縱幾乎是沒有節制的,做出什么離譜的行為都不為過。

  但在華夏主流看來,珍妮這樣的私生活確實談不上好女孩。

  別的不說,光是沉迷藥物那一塊,就已經可以打上標簽。

  當然,評價一個人物不能脫離其時代背景,需要考慮她所處環境所收到的局限。

  而且人也不是光一個好和壞就可以定義的,有的時候這二者的界限非常模糊的。

  于是,在爭吵終究無果之后,折中派的說法占據了上風。

  “珍妮,是那個時代廣大嬉皮士青年中的一個。

  她童年凄慘,對家庭反感,厭惡自己的同時又極度自卑。

  她熱愛音樂,想要取得成就,但因為能力有限,只能以這種低俗的方式登臺。

  為了麻痹內心的痛苦,她放縱享樂,私生活糜爛,并最終導致了自己患病。

  但是,無論珍妮如何悲慘,自始至終都沒有害過任何一個人。

  她仍然溫柔善良,有資格愛與被愛。

  而她與阿甘的感情,其實是復雜與糾結的。

  阿甘的兩次求婚,珍妮第一次是覺得阿甘不懂愛,所以拒絕。

  而第二次,則出于自卑,那時的她覺得自己配不上阿甘,于是選擇了離開。

  而第三次,她已經成為了一個自食其力,并擺脫藥物,獨自撫養兒子長大的堅強母親。

  這時的珍妮,也終于放下了曾經的種種痛苦,與悲慘的童年告別,擁抱了新的未來。

  所以,她答應了阿甘。

  只不過,人總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而付出代價,在那樣的環境下那樣放縱,沒有人可以安然無恙,所以最后患病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洛泉導演沒有明示,但這種怪病其實就是艾滋。

  珍妮呢一生是悲劇的,但我想她人生的最后那段時光,一定是幸福的。

  相比起阿甘,導演對珍妮的著筆其實絲毫不差,這兩個都是那個時代的形象體現。

  一個是美國夢,而一個,或許就是美國本身。”

  這篇結論,以華夏的角度將珍妮剖析得相當清楚了。

  人都是復雜的,不是誰都可以像阿甘那樣純粹簡單。

  而珍妮作為女主,固然不像一般電影里那么符合主流大眾的喜好。

  但是她做到了“獨立”,并不是什么主角的附屬品,是真正意義上的女主角。

  洗凈鉛華之后,更能讓人體會到她的美麗與善良。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號稱討厭悲劇結局的的洛泉,最后卻給阿甘和珍妮安排了這樣一個悲劇結局,實在是讓令人嘆息。

  尤其是看到美麗的珍妮形容枯槁的躺在床上,那情景就和阿甘當初送別母親時一樣相似,不知道引得多少觀眾潸然淚下。

  為了這個,電影放映后國內不少女觀眾都問洛泉為啥要違背承諾,沒有給兩人一個好的結局。

  很快,“為什么洛泉要食言”就登上了熱搜。

  評論區直接開始輸出:

  “洛泉真的就喜歡搞這個,《霸王別姬》也是,《阿甘正傳》也是,一到結尾那個慘喲,騙了我不知道多少眼淚!”

  “嘴上說著喜歡大團圓,但不知道親手釀就多少悲劇了,實屬是人間大惡人。”

  “雖然猜到會是這樣的結局,但當珍妮真死了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想給洛泉寄刀片。”

  “晚上她肯定有直播,看我怎么對線!”

  對此,洛泉其實也很無奈。

  雖然她確實喜歡大團圓,喜歡HappyEnding,但這情況不適用于阿甘正傳啊。

  情緒氣氛都醞釀到那個地步了,珍妮要是不死,最后就肯定達不到那種讓人刻骨銘心的效果。

  而這也是觀眾們意不平,但卻沒有一個噴爛尾的原因。

  都知道這是合理且好的結局,但大家就是不喜歡看到女主死。

  而看到觀眾們聲討陣勢如此之大,洛泉也是發文進行了一下解釋:

  “我確實喜歡大團圓結局。

  但不是所有電影都適合大團圓,有的人物,生來就是為了用生命去犧牲綻放。

  雖然很殘忍,但至少她在大家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讓你們能為她憤憤不平,淚流滿面。

  作為一個人物而言,她是成功的,同時也感謝大家的喜愛與支持。

  不過這里特別強調一下,我不是文青,也沒有文青病。

  我不會單純為了綠而綠,為了死而死,那種矯情絕對是藝術創作者的大敵,是完全不顧觀眾的自嗨!

  如果聽到這話有被冒犯到的,不用懷疑,我就是故意的,請自覺對號入座!”

  對于有文青病的創作者,洛泉向來都是深惡痛絕的。

  這次也是借機會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就是你們可以說我心狠手辣、故意賺觀眾眼淚。

  但是不能說我文青,我可不是這種人。

  而這番言論發出后,也是引來一幫網民的調侃:

  “哈哈,看起來洛泉這是被某個文青的作品給傷到了啊,居然罕見地開起了地圖炮。”

  “之前洛寶直播,說看了一部玄幻,結果那作者又是送女又是虐主,洛寶差點腦溢血。

  從這以后,就開始有些魔怔了。”

  “確實有些腦癱,而且很多文青都喜歡這樣干,還美其名曰藝術。”

  “《活著》的主角福貴也很慘,但他可沒把自己老婆給送給別人,能寫出那種劇情的多多少少心理都有問題。”

  “我反正是可以理解的。”

  看得出來,不少網友都對文青狠不喜歡。

  但話說回來,能讓人如此難受,也正說明了角色塑造得成功,作品的優秀。

  要是一部爛片爛,你怎么惡心人也沒人在乎。

  但是,明明可以給大眾一個好的結局,卻非要虐主角,那就只能理解為兩種情況了。

  要么是腦子有坑,要么就是心理變態。

  當然,洛泉這里特地提一嘴,也確實是因為前陣子被惡心到了。

  好好一個爽文,非要這么搞,除了離譜她都不知道怎么形容。

  不過通過這么一分散注意力,有關珍妮悲劇結局的聲音也小了不少。

  而隨著看過《阿甘正傳》的人越來越多,熱度與好評數也開始出現了井噴。

  電影上映的首日票房也出來了,全球合計4.59億美元。

  光美國就有3.2個億美元,相當夸張的一個數據。

  并且在美國全網的一致安利下,相信會有更多的人走進電影院,看看這個差評為零的美國夢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阿甘正傳》上映的第二天,股市得到了不少的散戶資金流入。

  原本已經風聲鶴唳,一潭死水的股市,仿佛又突然活了過來。

  股民們的信心恢復了,膽子又大了起來。

  臨近崩盤的局勢,竟然奇跡般的扭轉了。

  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阿甘正傳》的功勞,但蘋果公司成為了所有股票里,漲勢最高的那一個。

  請:wap.shuquge

夢想島中文    從東京開始當女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