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一十三節 河路(1)

  “王襲。你的船造的怎么樣了?”

  王襲就是長期鎮守瓜州水寨的張榮帳下七當家。

  現在已經投靠了李慢侯,這事李慢侯跟張榮商量過,張榮也同意。他那些交椅們,金兵南下的時候,背叛了那么多,也不在乎多一個,投靠李慢侯至少讓他還更能接受一些。

  所以王襲現在就是李慢侯帳下的水軍統領,官稱水軍鈐轄。也給他請功,受封武功郎等中低級武職,也是朝廷命官。

  “回大人話。在高郵已經打造了三百戰船,等漲水后就能開過來。都是帆槳大船,不用纖夫也能在大江大河里出入。下海都沒問題!”

  李慢侯點點頭:“時間很緊。沒時間等那些船到來,還有大量準備要做。你去一趟漣水軍,把圖樣給趙鎮府,然后留下幫他打造一批戰船。要快一點,你還要幫他的人練一練卻月陣。最遲到五月,我們必須出擊!”

  “薛寧。你帶你的人,走一趟揚州。從海路過去,順便探一探海路。如果能從海路溝通長江,以后運送糧草就方便了。”

  薛寧就是叛降的劉豫部將。他是一個福建人,官宦子弟出身,父親是兵部尚書薛奕。靠著父輩恩蔭做了武官,在河北做制置使,算是一個高級武將,劉豫出身不正,極力拉攏這些宋朝大員。最關鍵的是,薛寧懂海戰,所以被劉豫派到海州鎮守。

  他的家人都在劉豫手里,卻選擇投誠。他要投誠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因為他的手下是大量山東簽軍,統制叫做蓋讕。這些山東簽軍基本沒什么戰斗力,就是一群強征的民夫,可是家人都在山東,薛寧能成功游說他們投誠,說明有很強的籠絡人心能力。

  由于之前海州一帶打造了大量戰船,劉豫派薛寧南下的時候,也給他配了大量山東沿海打造的海船,因此李慢侯直接任命薛寧為海州海船提舉,相當于海軍統領加海貿大使。他一個福建人,應該算是目前海州最懂海戰和海貿的人。

  下海是技術活,海路也是路,不是隨便闖蕩的,礁石、海流,這些看不見的因素,都能要命。當年朱勔為宋徽宗運送一個舉行花石綱,運河實在走不了,冒險走了海運,結果傾覆在海里。

  還是出于農耕文明對風險的極度厭惡心態,哪怕一丁點風險都不愿意冒。現在李慢侯不但要走海路,還要通江達海,將長江直接跟大海連同,就算這個福建人都覺得不安全。漕糧運輸不應該絕對安全嗎?

  “下官,遵命。”

  糧食當然越安全越好,可成本也很重要。糧食不是一個值得遠距離運輸的商品,宋代以前千里不販糴。可如果可以用大海船運輸,糧食貿易就變得有利可圖。糧食貿易是必需品,大宗商品,這種貿易才最能刺激海運。

讓李進彥去漣水軍,其實也是一種手段。李進彥跟薛寧不和,原因是之前有過沖突。李進彥渡海來到東海,薛寧進兵來到海州,兩人隔著海峽相望。一度李進彥產  李進彥在李彥先戰死之后,渡海到了東海縣,收攏殘部。走的就是淮河出海,當時是倉惶而逃,現在則要好好熟悉水路。這一點李彥先之前做過,因為李彥先就是試圖通過淮河向楚州運糧,始終卡在金軍的水寨上。最近已經打到距離楚州近在咫尺的北神鎮,卻再也無法寸進。等金兵騰出手,結果將李彥先的艦隊殲滅在淮河上。

  薛寧點點頭。

  “李進彥。你帶人探一探淮河,之前你去過漣水軍,帶兵多熟悉一下水路。順便跟趙鎮府配合演練一番。”

  長江水道韓世忠已經摸清,他的水手肯定有自己的方法,畫海圖也好,憑經驗也罷,這些掌握的知識非常寶貴,最便捷,最廉價的方法,就是直接把人弄過來。

  “你也不要太擔心。韓太尉的大海船經常出沒于長江,我寫一封信給他。你去找他借幾個海員,出入長江沒問題。至于沿海南下,還得你摸索一下。”

  李進彥現在手里有一批大船,叫做弋船,說不上是海船還是河船,算是海州地區特有的船型,既能下海,也能入河。因為有帆,但也有拉纖的設計,“弋”這個字本身就是拖拽的意思。這是靖康元年,海州知州魏和請旨打造的。當時他以海州處于沿海登、萊一線,是宋金對峙地區,為防止金兵沿海南下,請求在海州打造弋船,以備緩急。這是四年前的事情,打造了數百艘弋船,一批被金兵摧毀,李進彥手里還搜集了兩百多艘。

  李慢侯能猜到他要說什么,肯定是海路不安全之類的話。中國古代王朝,是全世界對于安全追求最大的政權,西方人元明時期來到中國,很奇怪中國人為什么明明擁有大片海洋,卻用成本巨大的大運河來運輸漕糧。中國王朝何止不愿意冒海洋的風險,連長江他們都覺得危險。長江南北兩岸,修建了大量平行于長江的運河,而不走長江。就是因為拉纖更安全,不用擔心船只被江風吹翻。兀術能在韓世忠的封鎖下,將大量財物運輸到建康,原因就是有一條通往建康的平行于長江的內運河,只是這種內運河不像長江水道,時常淤積,結果兀術不熟悉水路,鉆進了黃天蕩。

  薛寧看似有話要說,但卻以一個降臣身份,不敢說出來。

  如果說宋朝人這么做,是因為造船技術不行,連江風都抵御不了,那也就罷了,可偏偏宋朝的造船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擁有水密隔艙技術的中國船,從唐朝開始,就是最安全的海船。波斯來的海商,往往選擇乘坐中國商船往來,哪怕他們的貨物用他們自己的船,他們回去也一定要搭乘中國商船。

  終于抽出了一點空,加上軍中輪休,李慢侯帶著家人在海州逛起來。

  如果不是李慢侯的到來,他可能已經渡海南下,因此他對這片海路更加熟悉。但李慢侯卻派薛寧去探路,實在是因為這兩人無法合作。李進彥跟趙立合作就沒有抵觸,他的上司李彥先就是因為為救趙立而戰死的。一方面他不抵觸繼續完成先輩的使命,另一方面趙立肯定會顧念李彥先的情誼,對他照顧。這兩人的合作,將會互相體諒。

  如果說趙立死守徐州和楚州,打造出了一支守城強軍,李彥先多次沖擊金軍水寨,他手下的部隊很會打水戰。將這兩支部隊組合起來,就能沿河野戰。王襲恰好是此中高手,把這三人都放在漣水軍,不知道能擦出什么樣的火花來。

  讓李慢侯好奇的是,這里竟然接受揚州來的糧票。原來主要消費者目前是軍屬,而這些軍屬則習慣使用糧票,竟然讓這里的商鋪都開始接受糧票。反倒是官府引發的錢引,沒人愿意接受。因為錢引在蔡京時代,還勉強能保持一定的信用,南渡之后,大肆濫發,錢引的信用早就在破產的邊緣。

  城里現在多少有了些人氣,李慢侯帶來的兩千步兵和他們的家屬,總計五千多人進駐城里。留三千在揚州,為的是一旦那些女真戰俘出現問題,可以有力量絞殺他們。五千多人加上一些本地人,總共差不多一萬出頭。哪怕以前海州只是一個小城,但一萬人也顯得過于稀少,這座城的規模,容納三萬人是合適的。

  海州平闊,城北有一片山地,甚是難得。山由大小九座山峰組成,后世稱錦屏山,此時叫朐山。最東端的山峰叫孔望山,山北、東都是大海,山西、南則是縣城。這座縣城的地理位置還是不錯的,背山面海,兼顧了安全和經濟。李慢侯在山中設了幾座營壘,堵死敵人從山北偷襲的可能,結果發現但凡他選擇的隘口,竟然都有縣城的故壘,也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將領設置的,埋沒在一片荒草之間。

  城西有鹽河通往淮、泗。附近有洛要、板浦、惠澤三個鹽場,都有運河溝通。交通非常便利,唯獨缺人。

  一座沿海的小城市,城邊就是海港。碼頭上有宋朝原來設置的榷場,十分冷清。監官逃的逃,死的死。商人也都還沒來,招商也需要時間。

  三月中旬,來海州已經十余日,一直忙的都沒空好好看過這座城市。

  隨著大量軍屬到來,城里的商店開張了不少,經營的貨物十分有限,大多是一些衣食住行的物品,讓金枝好一番抱怨,聲稱比公主集差遠了。而且價格高昂,問著問著價格,都能跟掌柜的爭吵起來。

  生過南下打算,因為無法收復朐山縣,東海縣地處孤島,物資無法自給。其實他都派人去過越州,跟韓世忠聯系上了,因為他以前也是韓世忠部將,曾是一個流放罪犯,被韓世忠收入軍中。韓世忠逃跑后,他被李彥先收攏過來,一起北上到了海州。

夢想島中文    宋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