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八十八章 九華宮中現殺機

  賈府后街,香兒胡同。

  西廂。

  寶釵靜靜坐在炕邊,身上著一件蓮青紋錦云裳衣,鬢間簪一白玉簪,并無花墜。

  素雅,清淡。

  杏眸里目光淡然,也無風雨也無晴。

  但她身上的氣息,并不是李紈那樣槁木一般枯竭。

  是另一種,清冷的生機…

  鶯兒立于門邊,不無擔憂的看著自家姑娘。

  才不過月余時間,姑娘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外人都只道寶釵端莊大氣待人處事周到熱情,從不缺少禮數。

  獨鶯兒知道,她這位姑娘,原是個極守禮數規矩,不肯逾越半步,藏愚守拙之人。

  但,心中卻自有一番抱負和志向。

  雖是熱情周到,大氣穩重,可愈是這樣的人,心中又何嘗不是極驕傲的?

  只是,誰也沒想到,事情會變成今天這個境地…

  鶯兒心中好擔心,擔心寶釵會繼續清冷下去,直到將她自己埋入“雪堆”里,生生凋零…

  可她一個丫頭,連話都說不上,又能做甚么呢?

  正這時,薛姨媽從外間推門而入,鶯兒忙擠出笑臉迎道:“太太來了!”

  再轉頭看去,寶釵面上的清冷已經散去,也露出笑臉來,起身相迎。

  薛姨媽的臉色卻不怎么好,眼圈也紅著,沒有理會鶯兒,走進里間,看到寶釵沒有異樣的笑臉,眼淚就流了下來,泣道:“我的兒,委屈你了!”

  這樣品質的女兒,卻要被逼的上趕著給人做丫頭!

  甚么才人贊善,還不是伺候人的活計?

  寶釵臉上的淺笑聽聞此言也凝了凝,漸漸變得苦澀起來。

  終究也只是十五六的女孩子,心中絞痛的厲害,眼睛里緩緩落下淚來,手里緊攥帕子,手背都發白。

  看她這個模樣,莫說薛姨媽,便是鶯兒都心疼的嗚嗚哭了起來。

  薛姨媽摟住寶釵,放聲大哭道:“原不該是這般,原不該是這般哪,都是娘迷了心,都怨娘迷了心!”

  若不是她使人去禮部備名,沒有指婚二皇子的事,至少寶釵還有許多其他的選擇。

  怎會像現在這樣,成了都中各大高門名府,無人敢招惹的笑柄。

  敢招惹的,薛家反倒更看不上眼…

  進也進不得,退也退不得,將女兒家的清譽,折騰個干凈。

  如今,竟要給一個要出閣的郡主充當才人贊善,還是個啞女…

  經過這一遭,往后選擇的余地就更小了。

  且這才人贊善要當幾年也未說,旁的才人贊善,到了公主郡主及笄之年也就止了。

  可長樂郡主已經過了及笄之年,還要出閣下嫁寧國府,要知道,才人贊善是要和公主、郡主同吃同住一同讀書的…

  想起日后寶釵的難,薛姨媽心里就悔青了腸子。

  倒是寶釵,已經想的通透些了,擦拭了眼淚,輕聲勸道:“媽,命數如此,又豈是媽之過錯?難道媽還會故意害我不成?再說,原是極壞的事,到了這一步,已算是好事。且這好事中,又有另兩般好…”

  聽她說的明白,薛姨媽反倒不解,道:“不用去二皇子府遭難是好事,可還有甚么是好的?”

  寶釵目光悠遠,輕聲道:“薔哥兒說,那長樂郡主是極清靜無為的人,聽聞除了歧黃之術外,并無其他事可入她心,非是驕奢暴虐之人。第二樁好,是尹家郡主要嫁的,是薔哥兒。薔哥兒,到底是相熟的,不提賈家這邊的情分,便是哥哥這邊,也是極好的。如此,便總比去個陌生人府上強。這里離媽也近,不算骨肉分離…”

  薛姨媽聽了,覺得真有道理,點頭道:“乖囡不說,我竟想不到這些…”不過隨即還是反應過來,急問道:“那女兒何時才能出閣,又如何尋得好人家?”

  寶釵聞言,垂下眼簾輕輕笑了笑,道:“媽,如今又豈是想這些的時候?總要過上二三年,或是三五年,不急呢。”

  薛姨媽又想哭,豈有不急的道理?

  今年寶釵都十五了,再過三五年,都留成老姑娘了!

  可是,催婚的話到嘴邊又說不出來了…

  寶釵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雖然她也怪過賈薔,但發現賈薔已經高不可攀遠不是薛家能得罪得起時,就又開始自責了…

  也罷,左右這二年,是決計沒可能了,且再等等罷。

  “乖囡放心,我和你哥哥都商議好了,將來分出一半的家業來,給你當傍身的嫁妝!你哥哥雖混不吝,卻也是極疼你的,他不小氣。媽當年的嫁妝,也一并都留給你!”

  薛姨媽許下宏愿說道。

  寶釵也只是淺淺一笑,并沒有當真…

  果真到那時,家里能做主的,未必就是薛姨媽了…

  皇城,九華宮。

  來的總會來,清虛觀的張老道提醒賈薔仔細龍虎山的天師在太上皇面前上眼藥,也才不過兩天功夫,果然,中午時有九華宮中黃門侍郎來賈府傳旨,宣他進宮陛見。

  至宮中,眼看著這九華宮愈發像一座道宮。

  來往黃門內侍穿著的都非宮裝,而是道袍。

  賈敬在賈家沒建成的七層摘星樓,在九華宮里建出了九層…

  檀香彌漫間,這深宮大內,居然還有道場…

  看到這一幕,賈薔心里一嘆,今日不出血是不成了。

  眼前這一幕幕證明,太上皇在了卻身后名這最后一件大事后,全力以赴的化身修仙大業中,也希冀長生。

  賈薔有些奇怪,青史之上,好佛修道的天子不是沒有記載,明晃晃的寫在史書上,那些帝王沒有一個落得個好下場的,為何后世之君,就沒一個放在心上的?

  果真為了那虛無縹緲的長生,連腦子都魔怔了么?

  隨著身著道袍的內侍一路行至九華宮內殿,賈薔見到了近一年未見的太上皇。

  相較于醉仙樓上,如今的太上皇更清瘦了。

  穿著一身青布道袍,頭上綰著道髻,只是道髻間插著一枚白玉龍簪。

  所坐非御椅,而是一個明黃綾錦包起來的蒲團。

  太上皇御臺下不遠處,另設一青色蒲團,上坐一中年道人…

  賈薔行大禮拜后,未聽叫起聲,便只能跪著。

  檀香縹緲,不斷的從龍鳳瑞獸香爐中噴出。

  玉磬敲出的節點聲中,殿內有道經吟誦聲回蕩…

  “賈薔…”

  淡漠的聲音自上傳下,哪里像是在對他一手提拔出的太上皇良臣…

  賈薔恭聲應道:“臣在。”

  太上皇緩緩睜開了眼眸,清癯的面上,顴骨有些凸出,看著跪在地上的賈薔年輕俊秀的面容,眼中難掩一抹艷羨和嫉妒,目光也就愈發清冷,問道:“有道宗告你,仗勢欺凌化外之人,以兵威方外之地。又無孝道,不尊祖父,阻其向道之心。內宅中便修不得摘星樓么?那朕在這深宮大內,營建摘星樓問道,豈非也要被圈禁起來?憑你黃口孺子,也敢譏諷朕?”

  賈薔聞言,背后冷汗都流了下來,抬頭淡淡看了眼那位中年道人后,于太上皇道:“太上皇明鑒,臣乃太上皇欽點之良臣,如何敢譏諷太上皇,更不敢生出大逆不道之心。”

  太上皇聞言冷笑一聲,道:“朕之良臣?朕看你怕早就變了根腳,名義上打著朕的幌子,背地里干的又是甚么勾當?你當朕果然不知?”

  賈薔搖頭道:“太上皇,臣于太上皇誠敬之心,無一日改變。若是有人于太上皇面前進讒言,說臣有不敬之心,甚至有譏諷太上皇向道之心,那此人一定是搬弄是非的小人。是,臣的確勸阻了祖父進后宅建摘星樓,但并未阻其向道之心,如今他老人家仍在賈家修道。”

  “你還敢狡辯?果真當朕殺不得你?”

  太上皇聞言大怒,厲聲斥道。

  賈薔道:“太上皇要誅臣,自然不過一道旨意的事。但臣所言句句屬實!太上皇修道,是在退位之后,是在為大燕江山社稷勤政三十年后,也是在天下太平,黎庶安寧之后。太上皇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誰將臣之祖父與太上皇相提并論,才是真正居心叵測,大逆不道之人。

  雖子不言父過,更遑論祖父?然太上皇面前,臣還是要說,臣之祖父如何能與太上皇相比絲毫?臣之祖父世受皇恩深重,受朝廷恩惠巨著,然考取進士功名后,卻無一日報過皇恩,無一日做過于國于民有益之事,拋下皇恩,拋下家業,沉迷于修仙煉丹,這也能與太上皇相比?太上皇先替江山社稷,億萬黎庶謀福祉,建下古往今來之宏宏功德,之后才修己身,修大道。

  到底是何人如此居心叵測,將臣之祖父與太上皇并提,臣請斬此賊!!

  太上皇,臣知道,說的再多,也難取信于人。但臣為報太上皇深恩,這一年來遍尋天下,終于尋得一寶。本是想等到太上皇萬壽之日再獻上,以成祥瑞,也助太上皇尋得大道!

  但今日為證臣之忠敬之心,不得不提前敬上。

  臣對太上皇修道到底存了甚么心思,太上皇一觀此寶,便可知道!”

  太上皇聞言,面色有些陰晴不定,看了那中年道人一眼后,還是道:“你所言,是何寶物,能令朕一看便知你的心意?”

  賈薔道:“請太上皇賜清水一盞!”

  太上皇聞言,與穿了一身道袍的大太監魏五揚了揚下巴,魏五忙打發小黃門去取了一盞清水回來。

  賈薔接過后,心中一贊,將紋著三清道像的茶盞放在地上,然后從袖兜里取出一紫檀木盒,小心打開后,又取出一其貌不揚的紫檀木珠,放進了清水中。

  木珠先墜盞底,繼而上浮,而后于盞正中輕輕旋轉起來。

  太上皇不解其意,然那位中年道人卻已經激動得站起身來,張了張嘴,卻未發出聲,似唯恐驚動了接下來的事。

  太上皇先皺眉看了他一眼,再側目看向賈薔時,眼睛便霍然圓睜!

  亦是激動起身,一步步走下了丹陛御臺,不敢置信的看著這一幕…

夢想島中文    紅樓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