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聚精銳劉備進兵

夢想島中文    漢室可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二月中,劉備在魯縣悄悄集聚起射聲、征虜、摧鋒、陷陣四軍,接近萬人。摧鋒軍主將典韋。歷史上典韋、許褚主要擔任曹操衛隊首領,劉備認為大材小用。典韋、許褚皆是摧鋒陷陣之輩,完全可以當作戰略機動力量使用。保護自己有更加親信的耿奇等即可,耿奇雖然武力不如典、許,但知根知底,忠心耿耿。典、許這樣的人還是要放在戰場上殺敵立功,豈能圈養!劉備對趙云也是如此使用的。

  趙云在演義中列為五虎上將,歷史上職位并不高。正史中除了當陽長坂一戰,沒有太過顯眼的戰績。公元二二八年,趙云六十歲時,與鄧芝拒曹真失利,被從鎮東將軍貶為鎮軍將軍。次年就逝世了。云別傳里記載了趙云不少事跡,包括舉薦夏侯蘭、拒趙范寡嫂樊氏、反對征用成*都逃民之田宅、漢中戰曹軍大眾被劉備贊一身是膽、諫劉備攻吳等。

  劉備總結出趙云的幾個優點。第一是忠,劉備顛沛流離,屢戰屢敗,趙云一直跟隨。第二是武,不僅是武力,尤其是騎術,在當陽長坂、漢中之戰足以證明。第三是明,認為國賊是曹操,反對進攻吳國,建議歸還成*都逃民田宅,收取民心。第四是慎。認為趙范是迫降,不宜親近,托辭拒絕其嫂,與俘獲的曹軍將領夏侯蘭是同鄉,少小相知,舉薦給劉備任軍正后,極少往來,謹小慎慮之極。此外,還有一個為后世文人最推崇一個特點:仁。整個三國志中,只有趙云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從仁政所在”而擇主,而非勢力強弱。

  趙云未能出頭,一是統兵能力、兵法韜略可能確實有所欠缺,二是沒有發揮特長的機會。歷史上劉備前期養不起騎兵,南下后多山多水,又沒有騎兵用武之地,本來“主騎”的趙云武功自然廢了大半。

  天生的統帥是極少的,熟能生巧,只要多學習、多練習,統兵能力完全可以提升上來。劉備下定決心給趙云機會,一次不行,就給兩次,不信趙云這一身本領就施展不出來。

  去年與曹操一戰,從臨機決斷上看,趙云確實表現不佳,當時最佳方案是留兵后拒,大部立即脫離,然后與劉備主力匯合,再攻曹操。趙云先是輕視曹軍,后又不能壯士斷腕,應對失當,驅使折沖軍硬拼兵力占優的曹軍,損失慘重。然而因為趙云有五百騎兵在手,卻在不利局面下將其個人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一戰而殺曹仁、牛金、牛蓋等曹軍將領,給曹操造成重創。

  劉備愿意給趙云機會,也愿意給典韋機會。典韋乃是戰場殺將,豈能看家護院!

  典韋、劉猛這兩軍被劉備打造成重裝步卒。身披鐵甲,頭戴鐵盔,使鐵桿精矛,配環首長刀,作為戰略突擊力量,專門打擊敵軍強悍部隊。當然,使標配刀矛是普通士兵,像典韋、劉猛這樣的將領則按照個人習慣打造專門兵器。典韋使一雙大鐵戟,背后插著十幾支手戟,“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劉猛則使一雙長刀,比普通環首刀更長更寬,有點近似于后世的陌刀。單刀重二三十斤,雙刀合重五十多斤,正合劉猛施展。

  射聲、征虜、摧鋒、陷陣四軍九千人,再加上呂虔、臧霸的六千多兵,劉備在魯國已經有一萬五千精銳。此外,趙云上次報告說他已經到達莒*縣、陽都之間。若能將這一萬七千精銳合成一體,趁曹操在徐州腹地時,向其發起突襲,必奏奇效。

  ************

  曹操屠彭城后,渡過泗水東下,直撲徐州首府郯縣。沿途經過武原,一舉破之,脅迫精壯,搜刮糧草,打造攻具,意圖破郯擒殺陶謙。

  郯縣城堅墻高,陶謙經營多年。曹操猛攻數日,不克,著急上火,嘴角生了好幾個火泡,更加暴躁好殺,雖夏侯淵也不敢當其怒。戲志才憂心如焚,抱著必死之心,切諫之道:“曹公,人死不能復生,當節哀順變,以大局為重。如今我軍看似所向無前,攻取徐州易如反掌,實則危如累卵。若不早作決斷,亡無日矣!忠不忍見曹公遭辱被擒,亦不愿受辱敵手,請曹公賜死罷了!”

  曹操清醒了一些,瞪著通紅的眼睛道:“何至于此!”

  戲志才道:“曹公眼中只有陶謙,已忘劉備虎視在側乎?”

  曹操啊呀一聲,出了一身冷汗,急問道:“劉備現在何處?有何動向?”

  戲志才臉色凝重,道:“密諜報其在高唐,元讓亦言關羽無異動,青州平靜如水,似乎劉備對我軍與陶謙之戰毫無想法。然,以忠之見,此更表明劉備必有大陰謀!若如此,劉備將在何處,不言而喻。”

  曹操緩緩道:“劉備必在魯國,此獠欲擊吾等后背,破我軍于徐州。”

  戲志才道:“然也。我軍孤軍深入,連番惡戰,劉備以逸待勞,又與陶謙前后夾擊,我軍實難擋。”

  曹操腦中電轉,突然冷笑一聲,成竹在胸,道:“劉備果然雄才過人,但欲破吾,卻還欠些火候!”下令放棄攻擊郯縣,向南轉進,進入下邳國。

  ********

  劉備在魯縣并不停留,繼續南下,進至魯國南部的蕃縣,與呂虔、臧霸合兵。臧霸見到劉備,大喜,忙請劉備帶兵入徐州,救援陶謙,對抗曹操。這時從齊國、濟南轉來陶謙的求援書信。劉備看書信落款時間,應是陶謙在留縣被曹操所敗后就寫了此信。以為劉備尚在齊國、濟南,輾轉送達,孫嵩等接到信,飛馬呈給劉備。

  劉備決定立即整兵南下,擬斜斜經昌慮、蘭陵直插郯縣。剛欲上路,張闿到了。劉備暗自皺眉。

  張闿拜倒在地,聲稱愿將曹嵩財貨全部獻上,求劉備收留。劉備冷冷道:“爾受陶公信重,不思報效,反而見利忘義,求財害命,陷陶公于險地,致徐州遭禍亂,實乃不忠不孝之輩!來人,推出去殺了,將首級送給曹兗州!”

  張闿萬沒料到劉備突然翻臉,又驚又怒,罵道:“劉備!爾虛偽小人,無恥之徒…”不等張闿說出完整的話,典韋一閃上前,大鐵戟砸下,將張闿連刀帶人砸為肉泥。

  劉備向張闿麾下將領斥責道:“張闿若取曹嵩財物倒還罷了,為何還要殺人?曹嵩乃曹兗州之父,兩軍交戰,罪不及妻兒父兄,爾等為何下此毒手?”

  張闿麾下將領有些知道劉備在說服張闿投效,但確實是要張闿攜帶曹嵩歸效,從未讓張闿殺過人,紛紛推卸責任,指責幾個賊兵見財起意,擅動刀兵。那賊首名喚朱賈,忙跪地求饒,叩首謝罪,聲稱是曹嵩部曲只因為自己士兵撿了一塊金子就下令殺人,自己忍無可忍之下才動了手,不慎誤殺曹嵩,殺曹德及曹嵩親族乃是張闿下令,在場將領個個都有份。于是大家亂紛紛咬做一團,爭執不休。

  劉曄插話道:“即便不是張闿下令殺曹嵩,但他統率不力、軍紀敗壞,殺之無錯。不過他麾下只是聽命行事,不宜誅殺,不如先行囚禁,以后再詳加審問其罪行。”

  劉備從之,下令將張闿麾下全部繳械看押,派人下令給關羽,讓他派兵前來接收,并押曹嵩財貨回臨菑。從劉猛麾下撥出一屯兵,負責臨時看管。然后與臧霸向郯縣進發。

  臧霸聽到張闿殺曹嵩來投,為劉備所殺,不由扼腕,嘆道:“張闿貪鄙,自取死耳!然,必為徐州招來大禍!”

夢想島中文    漢室可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