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章 謀濟南決意東進

夢想島中文    漢室可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次日,用過早飯,劉備聚集眾將,商議下一步行止,關羽張飛等眾將自覺按照職位、跟隨劉備的資歷等分兩列坐好,耿奇侍立于劉備身后。劉備見沐并坐得比較遠,招手讓他坐近一些。張式坐起,主動跟沐并換了個座位,劉備投以贊許的目光。張式也是跟隨劉備起軍的老兄弟,鄉里輕俠出身,但別說與關羽張飛趙云這樣萬中無一的絕世猛將相比,就是比之陳祿、周衢、謝榮等人也有所不如,勇武既遜,又無文才,只剩下一腔忠心,劉備遂讓他統領輜重曲。張式深有自知之明,在劉備帳下相當謙抑,人緣不錯。

  劉備掃視一遍帳下文武,開口道:“我軍取得漯陰,有了立足之地,下一步應做何打算,諸君且議之。”

  關羽一向沉默寡言,不愛說話,但作為劉備帳下諸將之首,他面對劉備的目光,不得不表態,直起身子,道:“羽以為當下應抓緊擴軍整練,然后進取濟南,東下可攻著縣、鄒平,南下可取歷城、祝阿,至于何者為先,羽唯劉君之命是從!”

  劉備向他點點頭,示意他坐下,又問張飛:“益德有何建議?”

  張飛道:“飛贊同關君所言,漯陰地處平原,無險可守,不是久居之地,飛聞歷城司馬俱、祝阿巢集二賊私好不協,我軍可攻之,而后東擊東平陵,掃平濟南。”

  劉備“唔”了一聲,點頭示意他坐下,向帳下諸將笑道:“諸君不要拘束,當直抒胸臆,直言無諱,方有益于大局。”直接點將:“國讓,君可贊成益德之議?”

  田豫向簡雍微微點頭示意一下,意思是劉備點我,非我一定要插在你前頭發言,簡雍故意很夸張地向他怒目而視,逗得田豫差點笑出聲來,忙肅容直身,向劉備拱拱手,道:“劉公,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軍當務之急是籌措糧食,今歲遭遇兇年,莊稼歉收,籌糧恐怕不易,擴軍也當充分考慮糧食儲備,又今冬苦寒,軍士御寒衣物也應盡快置辦。至于今后行止,豫以為當先定菅縣。”

  向張飛示意一下,繼續道:“若糧食充足,擴軍萬人,依張軍侯之計自是大善,但豫料我軍擴充至五千已是極限,若南下渡河攻取歷城,司馬俱、巢集雖然攜貳,但面對我軍,極有可能暫時攜手,兩者合兵有眾萬余人,此外還可能引來盤踞在東平陵的徐和等賊寇攻擊,徐和賊寇有眾萬人,左近臺縣李獨耳、土鼓縣王神矢亦各數千人。自東平陵至歷城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我部以五千新兵當黃巾三萬悍賊,實難取勝。因此,豫建議我軍東定菅縣,菅縣狹小,賊寇趙器僅有兵千余人,破之易耳。菅縣與臺縣、東平陵隔濟水相望,我部只要派兵把守濟水渡口,就可以與徐和、李獨耳隔河相持。然后我軍徐徐經營漯、濟之間,發展壯大后再渡河攻之,此萬全之策也!”

  劉備道:“國讓請坐下。諸君對國讓之策怎么看?”

  張飛大為贊許,道:“田參議之策大善,飛附議!”關羽、趙云也都表示認可。其余諸將都說不出什么成型的計策來,也大都表示贊同。只有簡雍提出可派人與泰山太守應劭、濟北國相鮑信聯絡,共抗黃巾。

  劉備對簡雍提議表示認可,繼續沿著田豫東進之策討論:“諸君以為當何時東擊菅縣?”

  田豫思索片刻,道:“如今我軍戰兵五曲近三千人,但既要守衛漯陰,防備漯水之北著縣黃巾來犯,又要防備祝阿、歷城黃巾北躥,至少需要留下兩千人。菅縣賊寇雖少,也得至少三千人方可攻破,而且破菅縣后還要防備徐和、李獨耳、王神矢,壓力不小。征集糧草、募兵擴軍、教習戰陣,事務不少,至少得一月時間,豫以為可在下月初出兵。”

  劉備雖見諸將都認可田豫建議,卻搖了搖頭,否決道:“太遲了,遲則生變。一旦徐和來犯,其人多勢眾,我兵少,且為新募,士氣勢必一落千丈。漯陰縣中百姓未服,大姓懷猶豫之計,則城難守也。著縣之賊說不定也會趁火打劫。那時我軍除了與城偕亡外,別無他途了。”

  田豫道:“劉公之疑亦有道理,劉公欲何時出兵?”

  劉備道:“兵貴神速,至遲十日后出兵。”

  田豫道:“十日恐難以讓新卒成軍,昨日之戰就反映出我軍教習不足,豫怕會重蹈覆轍。”

  劉備拍板道:“教習固然必要,但亦不可畏首畏尾。我意已決,十日后出兵。云長、益德、子通、伯光、子龍隨我出征,國讓和長運領所募新兵守漯陰。”眾皆領命。

  田豫雖心中疑惑,見劉備不想再說,也只得從命,按照劉備命令前往漯陰城中會見劉鄧周等大姓,籌措糧草。

  其實劉備也知道十日后出兵不太成熟,但又不得不然。因為他清楚歷史上公孫瓚即將被袁紹所破!

  現在黃巾只是懾于公孫瓚威名,倉促之下未能聯合,一旦拖延時日,被徐和聚攏起濟南全境黃巾,合攻漯陰,劉備軍能最多能堅持一月。而且這還是因為大家仗著有田楷做外援,才有守城信心。

  等到公孫瓚被袁紹所破的消息傳來,城中士氣必然一落千丈。堅守以待黃巾疲憊、再行反攻的打算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只能如歷史上般退到高唐依附田楷,在袁紹的攻擊下茍延殘喘。

  因此,最佳選擇是馬上攻取菅縣、搶占渡口,用濟水作為屏障對抗徐和。雖然再過一月濟水結冰,屏障喪失,天氣卻是數九寒冬,不利于行軍打仗,更不利于攻城,大家只能在冬天相安無事,等到開春再戰。那么劉備就有了兩三個月的緩沖期,公孫瓚失敗消息只要不是在戰時也就沒那么大危害了,屆時再徐圖他策。

  劉備麾下五曲戰兵,以公孫瓚最早撥給他的那個百人屯久經戰陣,跟隨公孫瓚抗擊過烏丸、征討過張純,最為精銳,周衢和謝榮原為其都伯,都勇武過人。劉備自募的四百精壯均不通軍陣,劉備雖然嚴加訓練,但一直沒有戰斗經驗,直到今年六月公孫瓚攻韓馥,才開始參與戰斗。

  東光之戰前,公孫瓚升劉備為別部司馬,撥給他的五百人是郡縣兵,并非精銳。

  東光南之戰和馬頰河之戰后,劉備的一千士兵損失兩百,余下八百人戰力大增,雖不敢稱精兵,但也可以稱得上老兵了。公孫瓚補充的二百士兵也是精銳。

  公孫瓚派劉備渡河,又撥給他一千黃巾降卒,劉備又在高唐募兵數百人,整編為三個戰斗曲,漯陰破宋弼,又編了兩個戰斗曲。五曲戰士近三千人,三分之二算是新兵。

  結合麾下士卒實際情況,參考陳祿、周衢、謝榮等陳述的公孫瓚練軍之法,劉備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將練兵之法簡化,不練陣法變化,也不練戰斗技能,而是重點圍繞辨認旗幟、識別金鼓、知道進退等。旗幟只需要記住自己所在隊、屯、曲的旗幟即可,旗幟左揮則向左攻擊,右揮則向右攻擊。金鼓也簡單,一聲一聲的敲鼓則是前進,鼓聲急促則是攻擊,一聲一聲的敲鑼則是停止前進,鑼聲急促則是后退。

  教練時采取“伍長教成,合之什長。什長教成,合之卒長。卒長教成,合之伯長”的辦法,先教會各“伍”,再“合之什長”,待各什練好,再合之各隊、各屯,以此類推。

  劉備將練兵之法以及高唐整編后制定的軍法軍紀統一編為千字左右的小冊子,命名為練兵紀要,命人用粗陋的蔡侯紙抄寫幾十份,分發各屯,命軍侯、屯長先行熟悉。蔡侯紙是八九十年前中常侍蔡倫所發明,取材于樹皮、破麻布等物,價格低廉,但粗陋易破,一般是民間使用,官府書簡律令等重要文書還是使用竹簡或帛書。

夢想島中文    漢室可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