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章 初會呂不韋

  邯鄲城郊,原本人來人往的莊園,最近冷清了不少。

  據說,其間主人外國有姻親發跡,要提攜他們一番,因而主人遣散仆從,打點行裝,準備前往外國投奔親戚。

  多數仆從家眷已經出發,只留下主人與少數仆從在此收尾。

  最近這主人多次進城,將莊園里的家什全都發賣,只剩下三兩間屋子留存,顯然是不打算再回來了。

  這座莊園不小,人多的時候還沒什么,現在人一少,立馬就顯出了冷清。

  夏天的余韻未消,秋日的涼意已悄然走來。

  呂不韋一身素衣,一副游商的打扮,身后跟著二十來個隨從門客,架著幾輛車,來到了這座寂靜的莊園。

  “呂相邦,咱們到了!”

  呂不韋聞言一振,抖擻精神,掀開馬車的帷幔,仔細打量著這隱仙之地。

  “這里就是妙瀾君隱居之地?”

  呂不韋看著這凋敝的莊園,有些不敢相信。

  帶路的鐵鷹劍士回望了呂不韋一眼,沒有解釋。

  他從懷里取出一枚短小的金屬管哨,含在嘴里,奮力一吹。

  一抹清脆悠揚的鳥鳴聲,自他的嘴里傳出,聽得呂不韋門客一愣一愣的。

  不久,莊園之中也傳來一聲銳利嘹亮的鷹鳴,那是莊園里的人在應和。

  二人你來我往,時而高亢,時而婉轉,顯然是在交流信息。

  呂不韋看著這位帶路的鐵鷹劍士,面色雖然沒變,但是心里卻掀起不小的波瀾。

  呂不韋一行人拿了地圖,便喬裝打扮東出函谷,沿韓國邊界穿行赴趙。

  哪想到,他們一行人才剛到趙國,就被這位諜報人員發現了。

  之后,他們更是在這位鐵鷹劍士的帶領下,波瀾不驚的到了邯鄲。

  要知道,趙國國內的形勢,他呂不韋即使在秦國也有所耳聞,知道趙國國內動亂不堪。

  呂不韋一行帶了二十余位護衛,就是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但是沒想到的是,他們這一路竟然比在秦國國內趕路還要悠閑。

  這其中的意味呂不韋非常清楚,這代表著妙瀾君對趙國的控制力比他在秦國的控制力還要高。

  此時再見到這鐵鷹劍士嚴謹且成體系的交流方式,猜也能猜到,這鐵鷹劍士絕對是一只超乎尋常的諜報隊伍。

  就連鐵鷹劍士都如此的不可思議,那訓練出鐵鷹劍士的妙瀾君的能耐,就可想而知了!

  “還請呂相邦在此稍待片刻,在下另有公務在身,要先行一步了!”

  哨音一落,那鐵鷹劍士回手一禮,囑咐一聲,準備離去。

  呂不韋見此也不氣惱,臉上露出和煦的笑容,拱手言道:

  “不礙的,不礙的,尊駕為我大秦奔波,尚不言苦,老夫只是恭候片刻,何足道哉?”

  呂不韋言辭十分懇切,可惜表錯了人,那鐵鷹劍士似無所覺,拱了拱手,轉身離去了。

  呂不韋望著那劍士遠去的身影,眉頭不由得皺了皺。

  都說秦軍好戰喜戰,以功為榮,但是他在這位劍士身上看不出半點痕跡,這個劍士就好似一樁木頭似的,完全看不出喜怒哀樂。

  這感覺十分不好,讓呂不韋的心神都緊了起來。

  這時,一輛造型樸素的馬車自遠處的小道趕了過來。

  趕車的車夫是一個身量不高但頗為健壯的漢子,身后的馬車輕紗帷幔,隱隱約約能看出是一位男子。

  “好了,到了,就是這里!”

  一聲清朗的聲音自馬車之中傳來,趕車的車夫聽到指揮,手忙腳亂的牽住韁繩,揮停了馬匹,停到呂不韋等人的面前。

  馬車停穩后,那車夫也不搭理呂不韋,跳下車板,扯開帷幔,殷勤的上前攙扶。

  車上男子望了他們一眼,微微點頭,就著那車夫的扶持,下了馬車。

  呂不韋看著男子,神情微動,微微向前跨了一步,抬手想要問詢。

  那男子下得車來,又打量了一番呂不韋等人,開言問道:

  “呂相邦?”

  呂不韋連忙點了點頭,拱起雙手,上前施禮。

  “正是,不知尊駕...”

  那男子點了點頭,隨口說道:

  “王觀瀾,諸位腳程不慢啊,都隨我進來吧!”

  說完,拉著趙盤率先走進了莊園。

  呂不韋見狀,精神一振,跟在那師徒身后,一并進了莊園,他帶的來門客隨從也一同跟了上去。

  人們都進了莊園,只有那幾輛馬車,停留在原地。

  只見原本無人的莊園大門,不知從何處鉆出一群身著迷彩的人,,那些人行動利索,牽著馬車,向著一處隱蔽的馬廄走去。

  還有一人拿著枝條掃動,只留下了一道車轍,其余痕跡全都消失不見。

  做完一切,那些人又迅速消失,只是片刻,莊園大門再次恢復了寧靜。

  王學斌進得莊園,喚來趙鷹,命他將呂不韋等人帶到會客室,自己將趙盤安置好,卸下易容,洗去風塵。

  待到一切都收拾完畢后,他才來到會客室中,準備面見呂不韋。

  “呂相邦...”

  呂不韋應聲抬頭一看,來人聲音語氣未變,但是容貌天差地別,初見時平平無奇,此時卻變得豐神俊朗,完全不似一人。

  “可是妙瀾君當面?在下呂不韋,見過君上!”

  呂不韋看見來人,連忙起身行禮,語氣說不出的誠懇恭敬。

  王學斌不在意的擺了擺手,坐到主位,淡然回道:

  “文信侯喚某觀瀾即可,妙瀾君雖是先君封敕,但在下辭未受封,這個稱呼只是朝臣們的慣稱而已,并無封君之實!”

  呂不韋聞言一頓,隨即笑言道:

  “先生說的是,此號確實不當,先生為大秦計,勞苦功高,封君之位豈能酬功?”

  呂不韋雙手抱拳,遙向咸陽一禮,暢然笑道:

  “先生有所不知,韋將行之時,大王言及先生,曾說先生爵不酬功,要為先生請侯爵,韋當拜會妙瀾侯才是!”

  王學斌瞥了一眼喜形于色的呂不韋,搖了搖頭,淡淡的說道:

  “文信侯誤會了,在下辭不受封并非是嫌棄位卑爵寡,純是因為這妙瀾君的稱呼不好聽罷了,并無他意!”

  沒錯,王學斌并沒有接受秦國的封君之位,原因就是因為秦昭襄王取名能力太過拙劣。

  妙瀾君,聽起來就覺得不對勁。

  看看別人的君號,武安君、信陵君、龍陽君、平原君,再次再次也是什么春申君、孟嘗君!

  他呢?妙瀾君?

  稍微聽岔劈一點,就會聽成妙郎君,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采花賊花號呢!

  呂不韋聽得此言,壓根沒當回事,只以為這是他找的借口。

  妙者,神妙也,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既有神妙莫測之意,又有涵蓋萬物奧妙而成就一家之言論的意思。

  既是彰顯觀瀾先生莫測的神威,又是顯揚他的經世濟用的學問。

  其中意味,非妙字不足以彰。

  可以說,這妙瀾君的封號,是昭襄王對王觀瀾其人最誠懇的褒揚。

  其中意味,豈是一句難聽可以表明的?

  這王觀瀾學識淵博,不會不解其中意味,此時提及此事,想來是被自己侯爵之位刺激,心生不滿罷了。

  呂不韋表情懇切非常,心中卻波瀾不息,不斷揣測著王觀瀾的心思,意欲抓準漏洞,找到切入之機。

  呂不韋心思紛紜,王學斌也有著自己的盤算,二人就在這小小的房舍之中,細細醞釀著,準備著接下來的交鋒!

夢想島中文    萬界旅者的自我修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