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8章 年三十·團圓

  大年三十。

  清晨五點多,方年一家陸陸續續起床。

  方正國和林鳳洗漱之后,鉆進廚房。

  鍋碗瓢盆的聲音叮鈴當啷的響起。

  不多時,端上雞鴨魚肉等未經料理成餐點的食材以及貢果等,擺到了大廳神臺下的桌案上。

  方年帶著方歆在一旁看著方正斌、方正國兩兄弟忙碌。

  不多時。

  兩人燒紙錢、燃線香、點紅蠟燭,開始祭祀敬神。

  未幾,方正斌和方正國各卷開一掛長鞭,繞在各自屋前的地坪上。

  方年跟著去幫忙將兩桶煙花搬去地坪邊緣。

  ‘砰砰’

  ‘劈啪劈啪’

  煙花與爆竹的聲音交替響起。

  這象征著老方家開始正式除夕。

  多年的傳統一向如此,晨起先祭祀敬神,后準備早飯…

  …七點多,方正國雙手端著最后一樣菜‘炒魚’飛快的送上飯桌后,老方家才正式開席吃早餐。

  與很多地方的團年飯放在晚上不同,除夕這天,棠梨這邊的正餐是在早上。

  飯桌上會多擺幾副碗筷。

  椅子也會比平常多擺幾把。

  寓意年年有余。

  必不可少的是魚。

  早些年到現在最奢侈的依舊是扣肉。

  做法跟在城里飯店常見的梅菜扣肉有很大的不同:

  選用一塊大小跟菜碗差不多的帶皮肥肉,炸、煮、腌備用,再切數量不等、核桃大小的瘦肉塊。

  最后將肉塊放在菜碗中,加適量辣椒粉,蓋上那塊肥肉,加蓋一個菜碗,放入鍋中蒸熟。

  多數時候需要蒸上半天。

  之所以說這道菜很奢侈,一是過年前后要準備四五個。

  二是家庭條件稍微好點的,每個‘扣肉碗’就得小一斤瘦肉。

  大年三十、正月初一的早餐自不必說,初二和初三接待親戚的午餐也得擺上這么一個。

  “來,方年、方歆,吃魚。”

  身為一家之主,方正國先動筷子,給方年和方歆分別夾了一塊魚肉,年三十的早餐才正式開始。

  這大概是方歆最開心的時候,可以只吃菜,不吃飯。

  坐在椅子上也不安靜,一會說:“媽媽我能喝果汁嗎?”

  得到許可后,就去夠那瓶.5L的果汁飲料。

  一會又說:“我想吃扣肉。”

  “雞肉…”

  “鴨肉…”

  今天的飯桌對方歆的小胳膊來說,有點太大,得站起來才能夠上所有的菜。

  吃不幾口,額頭就開始冒汗,一半是累的,一半是辣的。

  方歆習慣的一伸小手,將被汗珠稍微沾濕的頭發往頭上一擼,就算完事。

  方年看得想笑。

  以前沒覺得,現在再看方歆小時候的樣子,其實也蠻可愛的。

  雖然黑炭了點,小動作也多。

  比起來,后來方歆長大后,白凈是白凈了,但一點都不可愛,書也不好好讀,講也講不聽。

  年三十的早餐很豐盛,但油也重。

  像是扣肉皮,頂多能吃兩口,幾乎是純粹的肥肉,下肚后就會顯得較為油膩。

  不過這頓飯還是吃了很長時間。

  跟往年不同的是,林鳳絮絮叨叨的說了不少話。

  “明年馬上高考,方年你要把心思都放在學習上,寫書的事情放一放,錢是掙不完的,準備高考才是你最大的任務…”

  “方歆!你要多學學你哥哥,也拿一墻壁的獎狀回來,不能一直像以前那樣,語文數學加起來只能打一百四五十分…”

  林鳳女士先對即將過去的200年做了一個總結。

  老方家目前主要的事情就是方年和方歆的學習。

  所以林鳳重點講的就是這個。

  方正國只吃飯喝酒,不插話,他是一家之主,主外,所以這種家務事都歸林鳳管。

  方年應了聲,旗幟鮮明的表達自己的態度:“媽,你說得對,所以我明年不寫書了。”

  林鳳面露滿意,正想說話,方年又補充道。

  “我已經寫完了,現在只剩下連載的事情了,十幾萬一個月的稿費還能拿個半年吧。”

  林鳳:“…”

  方正國:“…”

  這是自己兒子吧?

  大年三十可以打嗎?

  想是這么想,但林鳳只是在嘴上說了句:“那也行。”

  “不過我先跟你說好,考不上復旦的話,不管是什么大學,你都給我去復讀。”

  “你別以為當年讓你提前一年比別人上學,是什么準備都沒有的!”

  方年:“???”

  母親大人的心思這么深的嗎?

  算算正常情況下,方年大學上完都還未滿22歲,比起來確實是比較年輕的。

  再復讀一年上大學,也不算年紀太大。

  就以棠梨八中的情況來說,多數男生比方年大半歲到一歲,也就是說,多數男生都過了十八歲生日。

  不過方年心里清楚,當年之所以這么早送他去上學,純粹是因為他小時候比較淘氣。

  客廳墻壁上的獎狀能說明一切。

  小學一年級及之前一張都沒有。

  “好。”方年低頭扒飯。

  方歆也小臉嚴肅的點頭:“媽媽下個學期我就獎狀回來!”

  于是,林鳳又開始了下一步的展望未來。

  “過了春上的雨水就正式蓋房,請地師看了日子,在公歷6月份之前上梁,正好上梁之后是高考,討個吉利。”

  “方年你要是爭氣能考上復旦,把過火的時間放在7月份,來個雙喜臨門!”

  “另外你說得對,早點蓋好,接老人來家里打住一陣…”

  反正林鳳是不管怎樣,最近幾年都得在家。

  現在家庭條件好起來了,就沒必要讓老人一個人獨居在老宅。

  不只是方年能感覺到昨天老人格外的開心,林鳳身為人子,也能感覺到。

  也是這個時候,林鳳才覺得方年的提議是很有道理的。

  平常嘴上說得再好,頂多也就是每個月過去走一趟送點東西,不實在,遠比不上直接接到身邊照顧來的妥帖。

  人老了,總有個風寒感冒,身體不便的時候。

  雖然老宅周圍鄰居多,能照看一二,但真要發生點什么事情,聯系起來也困難。

  鄉下不比城里,盡管山寨手機算不上奢侈品,但每月的月租、電話費支出算得上。

  所以相互之間的聯系遠談不上多。

  哪比得上后來,茅壩很多家里都是無線,沒有無線也有4G信號,有時候一個微信電話就彈了過去…

  方正國、方年、方歆都沒開口。

  林鳳接著往下說去:“另外方年你說的那個水廠,我跟你爸覺得可以做。”

  “所以明年方正國你還是在家。”

  總結和展望都說完后,林鳳的絮叨才開始。

  從方年為這個家的付出,到方年取得的成績,到方歆長大一歲,到房子,到年三十等等等等。

  依次說了個遍。

  這時,臉上就多了喜色。

  方正國也時不時的插句嘴,臉上的表情較往常輕松許多。

  年過四十,年富力強的時候,家庭重擔忽然被自己的兒子巧妙的卸了下來,今天又是過年,喝了點酒,方正國話也多了起來。

  除了少不更事的方歆以外,大家臉上都有滿足的味道。

  方年也不例外。

  之所以將自己的努力有限的坦白,不就是為了能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家人心情更舒暢,談資也更多嗎?

  早飯過后不久,方年的電話開始震動。

  祝福的短信一條接一條的冒出來。

  多是通訊錄里面有名字的。

  比如柳漾、鄒萱、李雪、李安南、黃琳等同學。

  這時候已經開始流行轉發別人發過來寫得很好的祝福語了。

  所以,短信內容多是朗朗上口,還挺押韻的那種。

  方年一一回復了簡單的祝福。

  他就不湊這個轉發的熱鬧了。

  之后,方年也給關秋荷彈了簡單的祝福短信。

  順便給沒發過來信息的林語淙也彈了一條。

  粗略的看下來,方年的短信還挺多的,十幾條,其中有幾個陌生的手機號碼,又沒署名,便沒回復。

  在大多數是用短信的年代,總有些會發錯的短信。

  也不奇怪。

  跟往年一樣,林鳳跑過來問方年有沒有祝福詞比較好的短信,轉發給她用一用。

  方正國也不例外,他們也有各自的朋友或者遠房親戚,可能不怎么走動,但象征性的祝福還是會發一下。

  正好將寫得好的祝福詞通過短信轉發給林鳳,鄒萱的電話撥了進來。

  方年走到地坪里接通。

  “哥。”

  鄒萱的聲音洋溢著喜慶的味道。

  方年嗯了聲:

  鄒萱說了兩句閑話,然后話鋒一轉,小意的問道:“正月你會出去玩嗎?”

  “比如去桐鳳。”

  方年挑了下眉頭:“你們怎么都這么問。”

  “今年高三的假期很短,初七上課,我應該沒時間出門玩,只走走親戚。”

  鄒萱的電話剛掛完,接著就是李安南的。

  “老方,除夕快樂。”

  “我跟你說,我爸媽昨天晚上回來知道我的成績后,都嚇到了,盤問了我半天,說是一定要感謝你。”

  “哎呀,我也沒想到我才考這么點分,我爸媽就這么激動。”

  “你這個變態考了六百多分,回家是不是被夸上天了。”

  這次李安南是真的沒給方年機會,電話一接通就嘰嘰喳喳的說了一堆。

  隔著電話,方年都能感覺到李安南的那種興奮激動。

  “行,知道自己只考了這么點分就好。”方年故意打趣道。

  李安南嘿嘿笑了聲:“我又不跟你比,你可能不知道,我爸媽這次大方的給了2000塊壓歲錢。”

  “本來還打算今晚給的,見我考試這么好,太高興了,剛剛就給我了…”

  方年笑著說了句:“那記得請客。”

  之后接到了林語淙的電話:

  “打了三次都在通話中…”

  前一句習以為常,后一句咕噥讓方年笑出聲:

  關秋荷沒打電話過來,只回了條短信。

  年三十這天,茅壩的家家戶戶或是在地坪里曬太陽,或是在打牌娛樂。

  比如老方家的地坪就擺了個牌桌。

  方年同許多人一起充當看客,日頭西落,牌局即將結束時,方年手機又響了起來…

先更一章,順便說一句,現在均訂將近3600了,可以沖4千!開個玩笑,更新后就會掉唉

夢想島中文    我的重返人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