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八章 張天師

  聽了士兵的解釋,朱樉沒有說好,沒有說壞。

  這與時代環境是分不開的。百姓怕官,怕兵很正常。

  自己的封地朱樉都覺得沒有多少改變,何況是這里。

  “巴雅爾,前面帶路。”

  清楚朱樉是怕士兵擾民,這讓一直充當聽眾的巴雅爾松了一口氣。

  巴雅爾跟隨趙敏多年,根本不知道趙敏有多聰明。

  趙敏的厲害之處,其實在與用心。她了解朱樉的不拘小節。同樣也知道朱樉執著自己的決定。

  每個人,當你用心一件事情。或者說執著一件事情之后。你身邊的人,不需要你述說他都知道。

  趙敏正是清楚朱樉是什么人,這才對癥下藥。只要沒有觸碰到朱樉心中的紅線,朱樉往往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在巴雅爾的帶領下。朱樉來到趙敏所居住的小院外面。

  “這里的人家去哪兒了?”

  看著小院外站滿了侍衛,朱樉開口問巴雅爾。

  在他看來,趙敏不管是通過什么方式,居住進這座小院。都是屬于強盜類型。

  巴雅爾聽到朱樉不滿的語氣,自然明白朱樉想的什么。

  一路來回,朱樉都是和士兵一樣居住野外營地。從不以自己王爺身份,搞特殊。

  朱樉這樣的做法,也正是無聲為他贏得了將士們的心。

  因為他朱樉不是說空話,做表面功夫的的人。

  其實巴雅爾不知道,朱樉根本就不是講究人。

  巴雅爾回道:“這小院是郡主當初自己買下的。”

  “有房契在。”

  巴雅爾怕朱樉不信,就特意提起這座小院的房契。

  朱樉聽了心中明了。畢竟曾經朱元璋造反,他朱樉跟著馬皇后躲難之時。趙敏是非常牛的。

  “進去。”

  朱樉大步向大門走去。

  守護小院的侍衛們,遠遠就看見朱樉到來。等朱樉走近后,齊齊跪地口稱王爺千歲。

  走進院落,便見到趙敏正站在對面笑吟吟的看著自己。

  伸手不打笑臉人。

  朱樉見到趙敏后,立刻將這句話體現的淋漓盡致。滿腔怒氣也隨著笑容,煙消云散半分。

  “臣妾見過大王。”

  “哈哈哈,愛妃免禮。”

  聽到稱呼自己大王的朱樉,連姓什么都忘了。他哈哈大笑的來到趙敏身邊,將趙敏扶起身。

  “愛妃怎么不呆在西安,卻要跑到這大山之中來受苦。”

  不是怒氣,反而充滿關切的語氣。

  趙敏依舊笑著說道:“臣妾得到大王安然返回的消息,便想著來天師府還愿。感謝神佛保佑大王。”

  朱樉聽后,微微一笑。說道:“可是愛妃這個愿還大了一些吧!不知那尊菩薩得罪了愛妃,愛妃竟要行滅神佛之事。”

  “大王說笑了,臣妾可不敢得罪菩薩。只是見不慣道士,坑蒙拐騙,騙人錢財罷了。”

  朱樉沒想到趙敏這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多半是遇上了假道士,被趙敏揭穿。故而將罪名強安在武當身上。

  可真道士不好惹,也惹不起。

  道士這個話題有很長的歷史了。要追溯到幾千年前的中華傳說中去。

  從盤古開天地后化三清,道士就有了。

  道士最開始被稱為,或者自稱修道士。

  顧名思義,他們是修道之人。

  傳說修道成仙,法力無邊。

  可是這群人,很不安分。有想法,因為他們有力量。

  有力量,有分歧就會發生戰爭。

  他們相斗,普通人就倒霉。

  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后來他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再打下去人都死絕了。

  于是,他們便介入普通人的社會。各自選一方人類勢力,來進行較量,分勝負。

  這才有了后人所知道的武王伐紂,封神傳說。

  可武王姬發不傻,他與修道士相互利用,取得勝利以后。便開始滅道。

  最后看結果應該是姬發勝利了。因為修道士改稱道士,成了神職人員。

  可即便如此,朱樉也不知道現在道士的手段如何。

  趙敏真要滅道,就會真把他們激怒。

  激怒的后果,未知。

  “道士里面出了一兩個蛀蟲,就要滅人家教派道統。這會讓人說咱們霸道。”

  朱樉可不想沾染這些方外之人。提別是道士。和尚朱樉不怕,也和尚是外來的。

  朱樉對趙敏表達的內容,是十分大度的。

  “再說,愛妃你是走錯地方了,要還愿,感謝菩薩要走寺廟。他們道士不管這個,他們只抓妖魔鬼怪。”

  趙敏不想與朱樉交流這個問題。既然朱樉不想上山,正好。

  “那好吧!看在大王的份上,我原諒他們這一次。”

  “這才對嘛!你是王妃,要大度。”

  朱樉說完便伸出手爪,將趙敏拉入懷中。

  好久不見,非常想念。

  “大王,咱們回去吧!這里太冷了。”

  朱樉懷里的趙敏,立刻撒嬌建議起來。一副小女兒狀,讓朱樉銷魂,難以承受。

  “好吧!咱們回去。”

  回到營地休息一夜自不比說。

  第二日一早,士兵們便開始收拾營地準備回去。

  這時候的武當山上,道士們齊聚一堂。

  昨晚官軍撤退了。

  包圍了武當派兩個日夜,讓武當派人心惶惶。

  特別是聽到秦王妃趙敏親自帶兵前來,更是讓人絕望。

  因為趙敏的名聲可不好。當然,這是針對江湖,說的是過去。

  過去趙敏也干過帶兵包圍武當,逼迫當代天師低頭之事。

  可當時趙敏帶領的是蒙古兵,是外族。武當自不會束手就擒。

  后展開激戰,蒙古退去。

  至于蒙古兵退去的原因,絕不是因為武當強大。這一點,武當人有自知之明。

  這時候,所有道士看向張無極。

  張無極年紀輕輕,如今不過二十八歲的年紀就已經是當代天師。

  “天師,聽說是秦王到了以后,大軍才退去的。”

  一個老道士開口說道。

  另一個道士也開口道。

  “秦王如今在西北可是有著賢王的稱呼。”

  老道士們聽后無不點頭。秦王朱樉的確是明事理之人。

  要不是朱樉趕到,他們武當必是血流成河。

  畢竟這次與上次不同。這次來的官軍,讓支持武當的教眾也不敢發聲。

  因為這些官軍是漢兵,是漢人。

  而且趙敏還通過官府審判,目的就是為了占據大義。

  絕望轉場,讓武當眾人欣喜不已。

  唯有張無極,張天師心情不佳。

  他說道:“秦王又如何?如此侮辱武當名聲,難道想這樣一走了之?”

夢想島中文    重生大明之秦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