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廷議,雖然稱不上十全十美,但問題終究還是解決了。
首先軍隊的問題,由兵部尚書吳兌負責從各行省抽調,共計兩萬精兵,屆時交由宣府同知馬棟。
兩萬這個數字,是大家一塊兒商議定下來的,感覺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的話朝廷負擔太重,少了的話又無法保證東番的穩定與安全。
軍隊的問題解決了,跟隨朱翊鈞前往東番的文官也確定下來,就以刑部侍郎邱橓為首,雖然不全是罰跪午門的那二十多名官員,但都是朱翊鈞親政后被重新召回啟用的人。
盡管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情愿,但一來他們的處境尷尬,二來朱翊鈞又要他們,再加上朱翊镠的攛掇與各項福利加持,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這時候倘若退縮,那他們反對朱翊镠支持朱翊鈞就成了空口號。至少不能表現出他們迎難而上的決心。
朱翊镠也算抓住了他們的心理,讀書人不是講究高大的氣節嗎?
除了在廷議上確定下來的官員,朱翊镠還下旨各大小衙門,任何有意向的官員都可以申請前往東番。
當然也包括全國各地的居民。鼓勵東南沿海那邊的居民前往東番。
有沒有主動愿意去的先且不說,但朱翊镠開出的福利的確誘人。
官員包括士兵俸祿一概翻倍,居民去了東番絕對能分到可耕種的田地,而且每月都發放生活補貼,發放的標準是朝廷普通士兵的一半。
至于資金援助方面,朱翊镠也已經想好了,就將朱翊鈞曾經送給他的新婚賀禮翻倍送回去。
這個數目可不小,而且還是第一筆援助資金,后續肯定追加。
總不能一下子給得很多。
援助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培養他們自力更生創造財富的能力。
施人以魚不如施人以漁嘛。
倘若他們過去不思進取坐吃山空,援助他們再多也沒有用。
這些問題都解決后,其實還有一個問題讓朱翊镠有點焦心,因為不是依靠政策與他的權力能夠解決得了的,那就是后宮中朱翊鈞的女人。
數量雖然不是很多吧,與三千佳麗還相差甚遠,但據《起居注》記載,被朱翊鈞臨幸的妃嬪包括宮女也不少,畢竟從萬歷六年春大婚至今已經過去了好多年,一年總得臨幸一些。
多少其實也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安置他們,如果他們全都心甘情愿無怨無悔地跟隨朱翊鈞而去倒無所謂,路是自己選的嘛。當初被臨幸或許被逼不情愿,但只要情愿跟隨朱翊鈞而去,朱翊镠還是欣然同意。
可問題是并非所有女子都愿意,甚至都有不愿意出宮的,就更別說跟隨朱翊鈞去東番了。
那這部分女子怎么辦?
鄭妙謹可以留在宮中繼續做她的淑嬪,那是情況特殊,其他被朱翊鈞臨幸過的女子,朱翊镠可不敢留,可她們又賴在宮里不愿意走。
鄭妙謹協助李之懌處理這件事的時候也是感到頭痛。
強迫她們吧,她們哭哭啼啼,說與朱翊鈞本來就沒有感情;可不強迫她們吧,總不能留在朱翊镠身邊。
李之懌與鄭妙謹也心知肚明,說與朱翊鈞沒有感情多半只是借口,更大的原因是去東番存在著太大的未知,倘若能留在宮中,至少可保證安逸。
鄭妙謹更是當著朱翊镠的面兒調侃道:“都怪你,當初若不是你答應給她們自主選擇的自由,她們現在這不會賴在宮里不走。要不,你將他們全部收了據為己有算了?”
朱翊镠又是搖頭又是擺手:“女人不在多而在精,再重申一遍哈,我有你們三個就夠了。”
“那你說現在怎么辦呢?她們不愿意跟隨番王而去,你又不愿意留她們在身邊,且答應兩宮太后要善待她們,倘若這時候將她們遣出宮,那她們指定被人說三道四,日后生活更是不堪,著實會害了她們的。”
朱翊镠點點頭,不得不承認鄭妙謹所說的是事實。
所以也不得不答應:“既然如此,那就讓她們留下吧。”
“是要留在宮里嗎?”鄭妙謹追問。
“嗯。”朱翊镠點點頭,“倘若她們真的不愿意離開,又不跟番王走,要也不能強行趕她們出宮。”
“可留在宮里如何安置她們呢?”
“將她們集中起來,統一安置在一座宮殿里。”朱翊镠道,“必須給她們找事兒做,不然她們會覺得日子很難過。”
“在皇宮里能讓她們做什么?”
“可做的事情不少,待送走番王,我自會安排。”朱翊镠胸有成竹地道。
心想找事情給她們做還不容易嗎?
即便都是女人也一樣有事做。
對此朱翊镠當然有信心。
既然他已經明確表態,鄭妙謹也不再糾結,李之懌就更不會了。
想著反正東西十二宮,現在除了翊坤宮和景陽宮,其它都還空著呢。暫時將她們統一集中起來安置在一處,對朱翊镠的名聲也更好。
這樣,關于朱翊鈞就藩的事宜基本就已經處理完畢了。
朱翊镠再去慈寧宮向李太后稟復。
李太后自然沒意見,只提出一點要求,就是不要為難王喜姐的家人,不要因為王喜姐現在不是皇后了,就剝奪對她家人之前的封賞。
朱翊镠當然從未想過那樣做。王喜姐她父親封了爵,依然保留其爵位,不會因為江山易主便剝奪。
當然,倘若日后對宗室、對外戚的改革涉獵到了,需要他們做出相應的改變,那自然另當別論。
對皇親國戚必須做出調整改變,這已經是勢在必行迫在眉睫。早在朱翊镠還是潞王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問題,而且曾經還與李太后交涉過。
但眼下剛登基不久,朱翊镠還不想給自己招來太大麻煩。
畢竟皇親國戚尤其是朱家的子孫這支隊伍實在過于龐大,倘若這時候對他們動手,那天下將會大亂。
反正朱翊镠的目標是讓他們自力更生,不再依靠朝廷的寄養,成為拖垮大明王朝的寄生蟲、毒瘤。
雖然必須等到他的根基穩固之后方能著手,但他一直惦記著從未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