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638章?練兵與大比武的設想

  對于關平的理解能力,諸葛亮當真是有些詫異了。

  他自認為自己也是天賦極高之人,否則也不會自比管仲樂毅的,關于這一點,諸葛亮還是要臉面。

  現在他把八陣圖的核心法子告訴關平,沒等自己多解釋,關平就弄明白了?

  這事整的,諸葛亮都開始有些懷疑自己這革新的八陣圖,到底有沒有用!

  “你真懂了?”

  “諸葛軍師放心,你方才說的我都理解了。

  接下來只需要在實戰當中得到鍛煉,現在只能說是紙上談兵。”

  關平在草稿紙上寫了兩句核心,首要的便是紀律問題。

  否則一旦有人不按照號令進行,陣型必然大亂。

  二就是要因地制宜,不可居于形勢。

  八陣要視實際情況,將陣型調整為方、圓、曲、直、銳角等形狀。

  面對曹軍的騎兵優勢,要充分發揮弓弩兵的手段,綜合發揮步、弩、騎、車協同作戰的威力。

  公孫瓚手里的騎兵可比曹老板手里的騎兵要厲害,白馬義從還不是被強弩給擊敗了,幾乎全部陣亡。

  這也是諸葛亮從戰事當中得到的經驗,就是要用軍陣當中的強弩對付曹操的騎兵。

  管你的騎兵是不是精銳,再精銳,能比得過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諸葛亮接過關平手中的草稿紙,見他寫了濃縮的兩條,也不禁啞然。

  這算是把自己革新的八陣,給總結出來了幾個小技巧。

  “想不到定國的領悟能力極高。”

  對于這一點,關平自認為經過高考的磨礪,在閱讀理解與古文方面,一直是可以的。

  諸葛亮放下手中的草稿紙道:“若是想要陣型如同一人,必須要制定臨陣紀律。”

  軍紀什么時候都是最為重要的,懶懶散散的肯定干不過軍紀嚴明的。

  “對于軍紀方面,諸葛軍師可是有高見?”

  在紀律方面,關平也收到了不少的熏陶,興許能提出一些意見。

  諸葛亮本來就是來講武堂演練八陣圖的,故而對于軍紀早就有了腹稿,并且這個是真的寫出來了。

  關平接過諸葛亮遞過來的紙張,打開一瞧:

  “一、執行金鼓旌旗命令。陣內大將命令由金鼓向全陣發布,全陣必須堅決執行。

  旗幡麾前則向前,后左右皆是如此。

  二、保持陣型整齊,為了發揮軍陣的整體威力,臨陣陣型必須要整齊。

  沒有將軍麾令,在陣前擅自動者,斬!

  吏士向陣中騎馬、馳馬的,斬!

  追擊敵人時,不得獨自在前或者在后,犯令者,罰金四兩。

  準備迎敵以及追擊敵人時,不得妄取牛馬衣物,犯令者,斬!

  士卒各隨號令,又不尊號令者,有功不賞。

  后列兵突出到前列,前列落入到后列的,有功不賞。

  三、奮勇殺敵時,伍中有不前進者,伍長殺掉他,伍長有不前進者,什長殺掉他。

  什長有不前進者,都伯殺掉他。

  一部受敵,各部不救者,斬!

  士卒臨陣逃回的,斬!

  逃回家滿一天,家人不逮捕,不主動報告的,全家同罪。

  臨戰時,兵器弓弩不得離陣,如果離陣,伍長什長不檢舉揭發,與犯人同罪。

  陣中設有監督人員,監督金鼓旌旗命令的執行,監督陣型的整齊,監督將士奮勇殺敵。

  監察一切違令者與畏懦者,戰時拔鞘出刃,皆可殺之!”

  關平看完之后挑挑眉,果然軍法夠嚴格,幾乎都是斬斬斬。

  這應該是時代特色,否則馬謖也不會被諸葛亮給斬了。

  關平記得紀效新書,戚大帥的軍法是割耳朵,并且言明背后有傷者,并不會有撫恤。

  “如何?”諸葛亮掏出帕子擦了擦染黑的手。

  “挺好的。”關平把軍法篇還給諸葛亮:“軍師是要在訓練的時候實行嗎?”

  “訓練的時候自然是打軍棍!”

  諸葛亮把紙張重新疊好收了起來,如果要打散的話,這些學生將來可都是伍長什長曲長之類的。

  等到訓練熟悉之后,在言明真正的軍紀代價是什么。

  有他們填充軍隊,作為中堅力量,執行軍紀是沒什么問題的。

  “訓練好可有什么獎勵?”

  “獎勵?”諸葛亮瞥了一眼關平。

  “自然,焉能只有大棒沒有甜棗?”

  關平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這些士卒需要被獎勵,要不然怎么讓他們保證忠心。

  “你有何想法?”

  “就是可以舉行全軍大比武啊。”關平想了想隨口說道:

  “比如比試弩,以六十步為基準,樹立一個七八尺的靶子,中圓心者,三箭中兩箭為善射者。

  如此把人區分開來,測試為上等三則,中等三則,下等三則,記錄再案。

  一個月后原地踏步的人不賞賜,二次原地踏步打軍棍,保持上等的還會有賞賜。

  進一則者,賞肉,進二則者,賞肉賞酒,超進一等,不僅賞酒肉還要賞錢!”

  “倒是不錯。”

  諸葛亮點點頭,這都需要錢財:“賭坊的盈利如何?”

  “賭神大賽落下帷幕,熱度消散了一些,在觀察當中,我發現許多同鄉或者同宗都會自成一派。

  我準備下個月放出風聲,來一場季后賽,也就是按照區域,來組隊進行參加。”

  “花樣倒是新鮮,好!”

  諸葛亮贊同的點點頭,關平利用的這點很好,同鄉或者同一區域的人,有著天然的抱團意識。

  有了源源不斷的錢財,對于軍中士卒的賞賜,也就有了保障。

  “修路與建城的事情,今年怕是不行了。”諸葛亮覺得此事應該排在修路之前。

  如今從公安行船往水路向襄陽而去,才是最為便捷的。

  新建一座江陵城的計劃,也沒有展開。

  盡管從江東購買大批軍用物資,放進邸閣儲存起來,但百姓們還沒有步入正軌。

  今年是最為繁忙的一年,同時讓他們安穩下來,必須要手中有糧。

  故而今年什么基建計劃,都沒有開展,但也在對明年的基建進行著積極的準備工作。

  “只有我們的軍事實力上來了才是正事,其余都是輔助。”

  關平以前想要重建江陵城,創造就業,拉動經濟。

  但是拿下襄陽城后,江陵城就變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反而修路要排在江陵城前面,但江陵城該建造還是得建造,至少要防范一下江東。

  “全軍大比武的事情,我與元直等人商議后,在上報給主公。”

  行軍路上。

  黃忠騎著黑馬,瞧著這幫學生跑步,每個人腿上都綁有沙袋。

  對于關平的招,黃忠倒是沒有想到,他說綁沙袋練一段時間,等到去掉沙袋,便可以健步如飛。

  如此已經進行月余。

  到時候在全副武裝著甲奔襲訓練,打熬力氣。

  只有出去埋伏的一曲,以及作為修橋補路的學生腳下沒有。

  他們之間會進行一次對抗演練,自然要以輕便為主。

  黃忠對于前面的對抗根本就不在意,進攻方有張南在觀察,防守方有馮習在觀察。

  他們會把其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做個記錄。

  同樣的在跑步當中,如果有伍長發現學生掉隊不稟報者,也會受到責罰。

  宣揚的口號是,訓練的時候幫助他,那就是在戰場上的時候害了他以及整支隊伍的人。

  “平日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新卒余得水跟著隊伍中的曲長大喊一聲。

  在軍中他是一曲之長,但是現在他只是其中一個普通學生。

  只有變強,才能讓自己的學分搞上去,然后頂替伍長什長。

  關平一直在給他們灌輸強者上,弱者下,軍中本就是強者為王。

  黃忠打著馬慢慢而行,瞥著這一幫學生,他很清楚,這些人都是關平所說的骨干成員。

  學成之后,放到軍中,以點帶面,多點開花,興許能更加優秀。

  “疾如電,快如風,猛如虎,來無影,去無蹤。”

  黃忠走到隊尾后,又揚起馬鞭往前沖去。

  道路兩側稻田里的百姓,直起腰來,看著路過的士卒。

  這其中也有他們的子弟。

  余家老爺子滿臉皺紋,臉上帶笑。

  自從少將軍關平來了之后,不僅殺了惡吏包奎,還分了包家侵占的土地給百姓。

  現在他家不僅能夠耕種足數的田地,孫兒入伍當兵,家中還免了些賦稅。

  最為關鍵的是孫兒他娶了妻,現在還能進入講武堂當中讀書識字。

  老余頭老大欣慰,活了這么長時間,日子總算是有了更多的盼頭。

  “爹,我剛才看見得水了。”

  余得水他爹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就帶著光,享受著旁人的羨慕的目光。

  余家的祖墳算是冒青煙了,能讓小關太守如此看重。

  關平在益陽縣新招入伍的子弟,在講武堂學習的并不在少數。

  尤其是入伍當兵的戶口,門上都掛了一個木牌,一人當兵,全家光榮。

  就連本縣縣令都會對這些人家的老人進行慰問。

  尤其媒人對這種人家更是高看一眼。

  以前誰會想著要把女兒嫁給這種兒子在刀尖上舔血的人家啊?

  大多都是當兵的人家與當兵的互相聯姻。

  這種待遇簡直羨煞旁人!

  益陽縣當兵的氛圍很高,可惜如今小關太守不征兵。

  關氏父子對于百姓以及麾下士卒都很友好,這是百姓的常識性問題。

  如今關云長身為襄陽太守,鎮守襄樊。

  關平乃是長沙郡太守,自然而然就被益陽縣百姓稱為小關太守。

  天天喊口號跑步,都已經成為一景了!

  馬鐵腿上綁著沙袋,他想不明白自己一個依靠戰馬的兵種,為何還要練習跑步。

  他也曾想起要反抗,可惜一想到“關禁閉”那笑意滿滿的臉。

  馬鐵選擇性的把話給咽回去,乖乖跟著跑步了。

  但不得不說,綁沙袋練習跑步,時間一長,這些學生發現真的渾身都輕松了許多。

  今天劉備則是身著鎧甲,親自跟著張南一同觀察。

  他眼瞅著有人往路障里扔了馬糞,當即派人制止。

  掩蓋痕跡歸掩蓋痕跡,在戰場上可以這樣搞。

  但是現在是訓練,能不能別放這么多馬糞!

  當初江陵之戰的時候,劉備想起關平也是利用霹靂車,往城上扔各種糞便,用于打擊城內的曹軍士卒。

  那當真是迎風臭三里。

  由此可見,現在的年輕人一點都不講武德!

  “主公。”張南抱拳道:“已經讓他們分散弄好了。”

  “嗯。”

  劉備點點頭,對于這種對抗訓練的法子,他也是極其滿意的。

  而且他也能看得出來,許多學員的身體素質在上升。

  待到學生將千字文全都掌握之后,便可以開始講習軍法了。

  對于這種場面,劉備更加樂于見到。

  鄴城。

  頭疾稍微轉好的曹操正在批閱奏折。

  他的求賢令發出來后,也有不少的人前來投奔。

  別看赤壁一戰,損失頗大,但總歸是也是實力最為強橫的存在。

  而且孫劉兩家在赤壁之戰后,也并未表現出來,北上的動態。

  故而這些人也就開始紛紛下注,來曹丞相這里效力。

  軍中校事又把最新打探的消息傳遞過來,送到荀彧的手上。

  荀彧先是打開仔細看了一眼,做到心中有數。

  曹操見荀彧面色凝重,開口道:“文若,又有何消息傳來?”

  “明公,乃是劉備那里。”

  “說說。”

  曹操放下手中的毛筆,往后一靠,稍作休息。

  “劉備在長沙郡益陽縣設立了荊楚講武堂,從軍中士卒擇優而教,每日皆是要訓練,甚至還讀書識字。

  諸葛亮以及韓嵩等人編纂了千字文,用來學習,只是版本內容未曾流出。”

  曹操點點頭,他會帶著手底下的高級將領,一塊苦讀兵法,并且進行心得體會的分享。

  倒是沒想到劉備會專門培養軍中士卒。

  在他看來,這是費大力氣的事情,只要領兵將軍頭腦清醒,深得兵法。

  麾下士卒依靠軍紀能夠聽令行事,便可以立于不敗之地。

  “無妨,隨他去弄,此事云長必定是極其歡喜的,不會影響大局!”

  曹操說了一句,對于這件事關氏父子,都是樂于見到的,他們父子倆對于士人,好像都很厭惡。

  “明公,還有一件事。”荀彧拱手,微微抬頭看向了曹操。

  “何事?”

  “劉備上表華佗為太常!”

夢想島中文    從長坂坡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