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盤大棋

  “張總,校萌經過改版,已經把校友網和短視頻放入一級頁面了。

  即時通訊,就正如你推測那樣,過了熱度后,就漸漸平息了下去。”

  荀密長嘆一口氣,“企鵝的根基還是牢不可破啊!”

  所以我們只能把即時通訊放入了二級頁面,不再作為主打功能了…”

  張益達點點頭,“只能如此了,努力把校友網和短視頻做好吧。”

  荀密笑著說:“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校萌的注冊用戶超過2500萬了,其中在校大學生用戶首次超過了已畢業大學生,達到了1300萬人。

  這個人數,基本上已經覆蓋了一半的在校大學生。”

  “啊,這么快就覆蓋一半在校大學生了?”

  見張益達有些驚訝,荀密就解釋道:“這要感謝原妙分期、樂分期、高盟的地推小伙伴,非常給力。

  另外校園時事、校園交友對在校大學生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口碑一旦形成,那增長起來很迅速的。”

  “照這個樣子來看,接下來“校園版”校萌的增長會放緩。我們得搞點活動來刺激一下才行。”

  張益達忽然想起了跟胡潤約定的U25精英榜,又特地問了問這件事籌備得怎么樣了。

  “只能延后了,大學已經放寒假了。”

  荀密苦笑,他這段時間忙得跟個陀螺似的,是真的沒顧上搞張益達所說的那些評選活動。

  張益達很久沒去學校了,連放寒假了都沒感覺。

  不過他也知道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于是說道:“好,先延后,過完年再繼續籌備。”

  “對了,“職場版”的校萌怎么樣了?我看增長還比不上“校園版”啊?”

  荀密點頭,“沒錯,我們運營團隊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了。

  我們分析,應該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已畢業大學生都進入職場了,時間精力有限;

  第二,軟件功利性還不夠,功能和內容還不夠吸引人;

  第三,宣傳推廣力度還不夠,很多用戶都還不知道有這么一款軟件。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按照你的吩咐,已經在開發職場社交和新聞聚合信息流功能了,預計最近幾天就可以開發完畢。

  但是開發的這兩個功能,只能解決第二個問題。

  對于用戶來說,職場社交板塊可以幫助他們拓寬人脈。

  新聞聚合板塊,我們和36氪等近百家優質新媒體達成了合作。

  他們將提供包括創投、財經、科技、時尚、體育等眾多領域在內的優質新聞內容。”

  “這你可得注意了,一定要篩選好,可不能讓那些濫竽充數的媒體混進來。

  特別是那些標題黨,娛樂八卦,胡編亂造的,堅決抵制。

  我們的新聞可以少,但一定得都是精華,言之有物。”

  校萌職場版針對的都是職場人群,張益達是怕不專業的媒體混進來,拉低了校萌的格調。

  今日頭條有自己的生存法則,而校萌不一樣,學習他必死無疑。

  荀密笑道:“頭條那也是商業化開啟造成的,任何產品開啟商業化,肯定都會造成用戶體驗下降。

  張總,你放心吧!我理解你的意思,是要用高質量的內容來吸引用戶。”

  “對了,張總,關于招聘板塊,還有企業號,我們什么時候開放?”

  “變現的事情不著急。”

  張益達擺手笑道,“談這個還太早,當務之急是把我們那1億目標用戶圈進來,能圈多少圈多少。

  圈進來了還不算完,還要用高質量的內容保持用戶活躍度。”

  “嗯,確實得再養養。”

  荀密又笑著說:“張總,那個投放預算,是不是得再追加一些啊?目前校萌已經打好了基礎,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時候。”

  “可以追加,但我更喜歡校萌是靠口碑拉新用戶。

  B站的例子很生動,自發而來的用戶才是黏性最高也最活躍的。”

  荀密點頭,“一定會朝這個方向去努力!”

  “聽說校萌上的短視頻挺受大學男生喜歡啊?”

  荀密“嘿嘿”一笑,一副你懂得的樣子!

  校萌上的短視頻和抖視不同,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選擇只刷本校的短視頻,然后還可以看到某些女生開放的實名信息。

  “嘀嘀、金沙河創投、經緯全球三家要出售惠民出行的股份?”

  黃曉峰突然通知張益達這一消息,后者也是楞了一下。

  嘀嘀想要退出,張益達還想得通。金沙河和經緯全球是為什么啊?

  按照協議,張益達作為創始人,是有股份優先回購權的,但他放棄了行使權力。

  開玩笑,自己都快揭不開鍋了,哪有錢去接他們的股份。

  不過三家股東早有對策,張益達不行權,他們選擇把股份賣給了軟銀。

  金沙河創投和經緯全球兩家各自持有惠民出行4.38股份,嘀嘀則持有惠民出行1.82股份。

  三家股份加起來一共10.58,全部被軟銀吃了下來。

  軟銀在輸掉B輪對賭后,無償轉讓了1.315的股份給惠民出行管理層,持股比例下降到了4.16。

  再吃下三家股東轉讓的股權后,持股比例將達到14.74。

  超越持股8.76的黑衫資本和持股10.4的企鵝,僅次于持股30.57的張益達,位列公司第二大股東。

  另外持股比例較高的還有兩家,銳向產業投資基金和中信產業投資基金各持股5。

  在進行完股權轉讓手續,以及完成股權變更后,軟銀方面要求重新召開了董事會。

  他們提出了幾點要求,除了要求增加董事會席位之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求惠民出行盡快達成盈利。

  惠民出行在去年4月完成了10億美元的C輪融資,這部分資金在完成300萬輛單車采購和各調度運營中心卡車采購后,直接花掉了將近2.5億美元。

  聚合打車和順風車業務上線后,又補貼出去了將近1億美元。

  共享單車業務在不包括單車和卡車折舊的情況下,每個季度的現金虧損是7000萬人民幣。

  另外惠民出行還背負著10億美元的股權質押貸款,每個季度需要償還1500美元利息。

  不過這部分利息被投資收入沖抵掉了,甚至還有剩余。

  在拿到10億美元投資款項后,惠民出行方面把其中7億美元投給益民網金公司了。

  益民網金根據惠民出行的財務模型,以及財務規劃,給他們制作了一個專屬理財計劃。

  這個理財計劃,可以看作是一款P2P產品。

  理財端這邊是惠民出行,出借金額7億美元;

  貸款端則是超過50萬人數的借款人,平均借款不到1萬,足夠小額分散。

  長、中、短期借款都有,兼顧了收益性和流動性。

  也就是說,惠民出行有資金需求了,就可以來找益民網金取出一部分資金。

  沒有的話,錢就在外面放貸產生收益。

  益民網金開出的利率不低,年利率10,同時為這筆7億美元的借款提供兜底擔保。

  惠民出行的股東自然沒有意見,益民網金也不是皮包公司,市值百億美金的公司,哪能說垮就垮。

  而且惠民出行還派駐了一支監察小組入駐益民網金,隨時在監督和抽查這筆資金流向和借款資產包。

  所以說,7億美元的借款收益不僅完美覆蓋10億貸款的利息,甚至還能稍稍剩余。

  但隨著時間流逝,到了今年,惠民出行在益民網金的存款只有6億美元了,每年6000萬的收益剛好和借款利息持平。

  惠民出行再這么花下去,估計收益都無法覆蓋利息了。

  10億美元股權質押貸款,借款期限是三年,到期日是2018年7月。

  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半了,惠民出行距離正向現金流都還差點,更別說包含單車折舊在內的營收平衡。

  至于全面盈利,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不過隨著聚合打車和順風車慢慢打開市場,一年有3億元的凈利潤,也就能讓惠民出行產生正向現金流了。

  軟銀方面,對惠民出行倒是不怎么悲觀。

  因為他們正在下一盤大棋。

  嘀嘀在15年3月投資了惠民出行5000萬美元,兩年時間,退出回報為5460萬美元!

  年投資回報率為4.6!

  看著助理拿回來的合同和報表,陳衛就氣不打一處來。

  馬勒戈壁,老子存銀行大額存單都趕上這收益率了。

  而且這點收益還要繳稅,繳完稅更沒兩個了。

  陳衛其實想讓張益達以60億美元估值,回收手里這1.82股份的。

  但張益達拒絕了,所以他又找到了軟銀。

  軟銀方面同意接手股份,但價格很低,30億美元估值。

  陳衛考慮一番,最終還是決定捏著鼻子認了。

  “陳總!”

  助理領著一位五十多歲的西裝男子走進了陳衛辦公室,后者笑瞇瞇的喊道。

  “哦,薛總來了,還請坐。”

  陳衛招呼客人坐下,又叫助理上了兩杯飲品。

  薛總戴著眼鏡,長相儒雅。

  他真名叫薛村禾,早年是UT斯達康的創辦人之一,后于2000年創立軟銀中國,并擔任主管合伙人至今。

  杰克馬6分鐘獲得軟銀2000萬美元投資,其實真實版本遠遠沒有這么扯。

  99年,孫正義來到中國考察項目,給每個會面者一個陳述機會,讓他們在6分鐘內介紹自己的項目。

  當時陳述完后,杰克馬團隊僅僅獲得了孫正義及其投資團隊的初步認可,并未當場就拍板一定要投他杰克馬。

  薛村禾當時負責對阿貍的盡職調查,完成調查回來后,薛便向日本軟銀總部上交一份報告說,強烈建議要投就只投馬云一家。

  當時,中國國內主要的B2B電商有MeetChina、8848、Sparkice、阿貍巴巴4家公司。

  在孫正義來中國考察前,Sparkice創始人曾強就已經在日本見到了孫正義,孫正義還向其承諾軟銀將投資Sparkice。

  薛村禾則支持阿貍巴巴,他認為杰克馬及其團隊更靠譜、更可信,而另一個項目的負責人曾強“太能吹”。

  在薛村禾和其他幾位軟銀中國投資經理的強烈力挺下,孫正義叫停了跟Sparkice的接洽。

  并于2000年1月,“6分鐘”陳述兩個多月后,孫正義邀請杰克馬前往日本,直接提出他要投資阿貍巴巴的決議。

  對于這位傳奇大佬,陳衛還是充滿敬意的。

  “陳總,嘀嘀55億美元的戰略融資,我們軟銀已經初步確定了投資意向。”

  陳衛面色一喜,又聽薛村禾繼續說道:“但是我們有個條件。”

夢想島中文    決勝新金融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