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48章新的天地

  《哪吒》才上映兩天,就徹底火了。

  不管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都火了。

  大年初二破三億,初三直接飆升到了3.6億,三天就9億多了。

  一部動畫電影,哪吒還那么丑,簡直顛覆了所有人的想象,以至于都有人懷疑票房有問題。

  這幾年來,多的是電影票房有貓膩,不過未來影業出品的電影是個例外。

  本身質量好、口碑好、票房高,也沒必要搞什么虛頭巴腦的。

  可是《哪吒》這逆天的票房,不免讓人浮想聯翩。

  3.6億的單日票房并沒有創造什么記錄,《捉妖記2》首日就六億了。

  可《捉妖記2》那是大賣電影續集,巨額營銷費加巨額票補堆出來的票房,次日就腰斬了。

  《哪吒》只是一部動畫電影,而且排片只有23。

  23的排片拿到了單日3.6億的票房,已經接近極限了。

  沒辦法,片子太多了,就算《哪吒》已經和其他電影拉開了差距,也加不了多少排片。

  影院給排片,不一定是誰上座率高就拼命多排的,也要講策略。

  《哪吒》這樣的電影,影院都知道不缺觀眾。

  而其他的電影,尤其是口碑不好的大片,只要沒有雪崩,影院即便減場次,也不會減太多。

  因為這些電影,過了節假日就基本上沒什么觀眾了,所以影院要盡可能地在七天長里壓榨完票房潛力。

  要不然口碑不好,又不給排片,更沒觀眾了。

  而《哪吒》這樣的電影,已經有現象級的潛力了,走長線也是可以的。

  就像對待男神和舔狗,一般的大片不抓緊假日的時候就沒機會賣票了,而口碑好的賣座電影,不管節假日還是工作日,都不缺觀眾。

  初四,《哪吒》的排片加到了29,雖然不是很高,不過同期還有那么多電影,已經足夠了。

  單日票房突破四億大關,四天13.3億!

  絕對現象級的票房數字,三十億已經是閉著眼睛的事了,四十億也大有可為,就看春節之后的走勢了。

  而其他的電影,此時已經完全跟不上節奏了。

  《飛馳人生》在首日2.4億之后,次日2.1億,第三天1.8億,初四1.4億,一直在下滑。

  口碑其實挺好,有沈藤在,笑料也不少。

  練車的那一段,一腳油門下去,車子直接爆缸,在短視頻平臺還是挺火的。

  口碑好,票房還不斷下跌,歸根結底就是娛樂性不足。

  電影前后兩極分化,有人認為前半段很搞笑,像是部喜劇,后半段就有些無聊了。

  有人又覺得前半段那些果體過安檢、偷車架、KTV尬唱尬舞,這些是為了搞笑而搞笑,太尬了,包括尹政、騰格兒這些角色也立不住,就是個為了搞笑的殼子,沒有靈魂。

  反而最后半小時才是經典,讓人大呼過癮。

  不同的人看的感覺不一樣,前半段是為了商業性,為了錢為了留住觀眾,后半段才是韓函想拍的東西。

  這片子就是為了紀念國內一個著名的賽車手徐浪,也是韓函的啟蒙老師,《乘風破浪》里的男主角徐太浪估計也是為了紀念他。

  32歲的徐浪去世時,他的妻子剛身懷六甲,他的兒子沒有見過他。

  《乘風破浪》片尾,阿正問徐太浪為什么開車開這么好,他說“遺傳啊”。

  2006年徐浪他參加達喀爾拉力賽獲得第19名,這是國內車手最好的成績,至今無人超越。

  2008年在參加穿越東方馬拉松越野賽時,發生事故,當場昏迷,搶救無效后死亡。

  那一年,他32歲,《飛馳人生》里的男主角張弛達到人生巔峰,被禁賽時也是32歲。

  重新復出的張弛,經過巔峰和谷底之后,想要再次攀登高峰,即便為了夢想粉身碎骨。

  一部拍給中年人看的電影,在春節檔票房不斷下滑,也是正常的。

  《飛馳人生》是因為內容不適合,《葉問4》其實也差不多。

  首日破億,初二1.3億,初三跌回到一億了,初四又跌了一千多萬。

  口碑比第三部強點,不過動作片到底是小眾,單日一億已經是極限了。除非能達到第一部的口碑。

  第一部那是干日笨人,還是在那個時代,觀眾的認同感會越發地強烈。

  動作戲其實還不如前三部,沒有兵器戰,沒有群戲,李小龍那段打斗也不算精彩,主要還是甄子單和吳越兩個人,最后和大反派的打斗要是不參雜民族情緒的話,其實相當拉垮。

  估計是葉問老了,而且診斷出癌癥了,不能太牛逼了,要不然不合理。

  配角也不怎么兩眼,大反派依然是我看不起華國人,挑釁,然后被干掉。

  吳越那個角色和洪金保一模一樣:我是地區一霸——我找葉問麻煩——和葉問切磋——我要忍——我忍不住了——我要打老外——我被老外打了。

  不過不管怎么說,這個系列依然是華語功夫片里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一座高峰,以后都不知道會不會有了。

  兩部電影都是因為類型原因票房潛力有限,不另一部大熱門《神探蒲松齡》就不一樣了。

  喜劇片程龍,在賀歲檔應該上限很高的。

  可是這次,都差點突破了程龍近幾年電影質量的下限了。

  男主角蒲松齡嘛,那當然會有聊齋的故事。

  也是很多觀眾都熟悉的寧采臣與聶小倩,不過這次的改編,真如同六老師說的一樣,該像全國人民謝罪了。

  聶小倩不再是鬼怪,反而是個人類女子。

  寧采臣成了蛇妖,燕赤霞也是蛇妖,更關鍵的是他們倆是一個人。

  別的不說,就沖這個改編,那就可以確定,不是神作就是超級大爛片了。

  這改的,比劉雨菲和古添樂那版《倩女幽魂》還離譜。

  群眾的眼睛也是血量的,首日票房只有3000萬,甚至不如《熊出沒》的一半。

  上映四天,票房甚至還沒破億,簡直撲倒姥姥家去了。

  也就比另一部港片《廉政風云》強一點,這片子四天才6000萬。

  總體來說,六部電影只血撲了一部《神探蒲松齡》,還算不錯了,《哪吒》的大爆足夠彌補這個春節檔的不足。

  接下來最后的三天假期,《哪吒》再度拿下11.1億。

  春節七天長假,轟下了24.4億的超高票房,也是唯一一部二十億級別的電影。

  這還只是開始,初八開工了,《哪吒》依然拿到了1.9億的高票房,走勢穩健。

  就沖這個跌幅,別說三十億了,四十億也就是幾天的事。

  火爆程度不僅僅局限于票房上,未來影業平臺上的周邊都賣的挺好,掏寶上各種手辦、玩偶,還有印著哪吒圖案的抱枕、杯子、書包,在這個寒假也火了。

  可惜這部分盜版太多了,大部分收益都拿不到手。

  完全可以說是現象級的電影了,甚至網上還有人寫哪吒和敖丙的番外。

  當然是男男向的那種,女頻站這種書都不少。

  確實離譜,好在李謙沒有看到更變態的。

  現在追星的小女生越來越多,微博上已經有了定制短篇的業務。

  就是你設定男女主角、性格、場景之類的,然后讓別人給你寫一段文字。

  那些追星的小姑娘,就找人寫以自己為女主角,偶像為男主角的。

  當然,短篇,頂多也就一萬字左右。

  有的還好,純愛類的,有的就受不了了,找人寫那種不和諧的內容。

  這次《哪吒》里的哪吒和敖丙大火,當然是變身后的哪吒。

  有人寫CP文章,幸好目前沒看到有誰找人定制自己和哪吒或者敖丙的,不和諧的東西。

  不幸中的萬幸。

  這種火的方向,雖然對票房有好處,不過李謙還是控制一下,別太過火了,太離譜了。

  那么多真人偶像,那些哥哥不好么,跑來禍害電影里的虛擬角色。

  這也是唯一一次,票房大賣,讓李謙有些糟心的時候了。

  春節之后,《哪吒》繼續橫掃著內地的電影市場。

  三十億,四十億,密鑰延期。

  終于經過一個多月的上映總票房突破了五十億大關,成為內地影史第二部五十億級別的電影。

  五十億!

  之前那個讓業內無數人瘋狂的數字,再度出現了。

  如果說《戰狼2》的大賣是偶然,是愛國情懷加成之下才能企及的數字。

  那《哪吒》就證明了,沒有任何外部原因加成,內地市場也能容納五十億票房的電影。

  五十億票房,足足超過十個億的純利潤,足夠讓無數人眼紅。

  一個項目賺十億,哪怕是現在的房地產,在普通二線城市蓋一個小區都賺不到。

  《哪吒》的大賣,讓所有影視公司為之瘋狂。

  “找國內和好萊塢最好的動畫制作團隊,不管是姜子牙、二郎神還是雷震子,一個月內我要看到項目方案!”

  企鵝影業,陳伍已經在策劃另一部動畫電影了。

  《哪吒》大賣五十億,雖然是企鵝獨斷電影行業的最大對手未來影業發行的片子,不過經過一開始的郁悶之后,陳伍也是欣喜若狂。

  《哪吒》是什么?

  動畫電影!

  連演員都不需要了,不再需要制造具備頂級流量的愛豆。

  在《哪吒》大火的現在,大眾對動畫電影的信心和期待空前的高漲。

  只需要找一個知名的神話典故,找一個大眾熟知的神話人物為主角,就夠了。

  而動畫制作,和電影不一樣,做好電影企鵝難,畢竟好的導演一半都在李謙旗下。

  而動畫電影,不是拍出來的,是畫出來的,是電腦制作出來的。

  就現在哪吒和敖丙的火爆程度,還是沒有刻意宣傳,短時間之內已經成了頂流,掏寶上各種周邊產品上百種,銷量都還很不錯。

  不需要組織,不需要營銷,觀眾就自發地去買。

  這種虛擬的偶像,比真人偶像還要好用。

  這次有哪吒,那企鵝也未嘗不能制造出一個同樣大火的二郎神,或者其他人物。

  陳伍發現,自己面前仿佛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

  將主要精力都放在動畫電影上面,企鵝影業,乃至企鵝都在為打造下一個哪吒而動了起來。

  一系列的事情安排下去,陳伍才開始關心幾個月后即將上映的《魔都堡壘》。

  電影的后期制作一切順利,好萊塢頂級特效團隊完全不用擔心,絕對是劃時代的科幻大片。

  再加上男主角六千萬微博粉絲的能量,雖然因為宣布戀情脫粉了不少,不過依然是當之無愧的頂流。

  《魔都堡壘》如果能達到期待中的成功,那打造行業閉環,就成功了一半。

  還有電影《誅仙》,已經快殺青了,估計年底賀歲檔上映,四大流量主演,也是雙保險。

  這兩部電影只要有一部達到預期,那就大有可為,這種模式就可以開始無限復制了。

  陳伍已經迫不及待地要看到暑期檔《魔都堡壘》上映的那一刻了。

  不只是陳伍,各大公司全都動起來了。

  動畫電影賣到了五十億,一部電影賺十個億,不跟著動起來的簡直是傻逼。

  不用名導,不用大明星,也不用流量,就能大賣,對所有影視公司來說,簡直是福音。

  短短幾天之內,業內大部分動畫公司的項目一大堆人搶著投資。

  有的干脆直接對一些動畫公司、工作室發起收購,這都是大公司玩的,不差錢。

  沒有項目的,也有人揮舞著支票上門,只要是神話人物相關的動畫,最好是封神、哪吒相關的,你做他就給錢。

  尤其是《哪吒》背后的幾個動畫公司,還有之前《大圣歸來》、《白蛇》、《大魚海棠》這些電影的公司,全都成了香餑餑。

  動畫電影市場迎來了空前的繁榮,甚至已經沒落的魔都電影美術廠,這家讓日笨動畫大師宮崎駿都稱贊不已的動畫制片廠,本來都名存實亡了,現在都有資本看中。

  看著這段時間外界的動態,不是某某動畫公司獲得了融資,啟動了某某項目,就是被收購了,還有的大言不慚地表示正在準備上市。

  李謙也是無語了,連電影都搞不明白,去搞純外行的動畫電影。

  不過,好像也不奇怪,人們總是對自己不了解的東西,沒有足夠的敬畏。

  不了解,就不知道到底有多難,以為就跟自己眼前看到的一樣。

  就這?這么簡單?我也行!

  連好萊塢,動畫電影也比真人電影難做。

  除了皮克斯之外,多少制作過經典動畫電影的動畫工作室倒閉。

  “我特么....”

  李謙都想爆一句粗口,本來《哪吒》的大爆有望國漫復興,正如網上很多支持國漫的觀眾想的那樣,他們都期待著更多《哪吒》這樣的電影。

  尤其是《大圣歸來》的導演,《哪吒》的導演,都在制作新片,更讓喜歡國漫的觀眾大感振奮。

  可是,這些資本和影視公司這么一搞,別說國漫復興了,估計他們一擁而上能把國漫打入地獄。

  一如當年的港片,賭片、僵尸片這些類型片,短短幾年內爆火之后就被玩死了。

  未來幾年一大堆跟風的動畫電影上映,一部接一部的爛片,能把觀眾的希望徹底踩碎。

  就這么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光公開了的,不算《哪吒》、《大圣歸來》這幾家公司的項目,就有一個關于二郎神、三個關于哪吒、一個花木蘭的動畫電影了。

  打開電腦,微博上企鵝影業打造《二郎神》動畫電影上了熱搜。

  視頻里面,是一場發布會,陳伍慷慨激昂地講訴著自己振興國漫的理想。

  而下面的留言,到處充斥著“支持國漫”之類的字眼。

  “操蛋的資本!”

  李謙有些無奈地關掉微博。

  這些事情,明知道對剛剛開始崛起的國漫會照成重大打擊,可是沒辦法制止。

  那些跟風的資本力量太強大了,沒有人能夠阻攔他們賺錢的決心。

  只能期待這些項目里,能出一兩部精品。

夢想島中文    我的導演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