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寧方向為軍用飛機作戰和戰略彈道導彈,而海上防御多以防空、反艦、巡航、戰術導彈等為主,她雖有涉及,但并沒有參與過重大項目研發,故而,只能是紙上談兵。
然而,即便如此,也足夠上海上組拿到資料后,驚喜若狂。
時寧重點提到了反偵察,反偵察是電子防護重要組成部份,電子攻擊通常要以電子偵察作為輔助支持,而反導彈偵察一向是難題,時寧卻提到將導彈防御系統挪到水下,即“反魚雷技術”。
看著時寧提供的資料,對海上組專家來說時寧所寫的每一個字都價值千金,不不不,非金錢所能衡量,應該是無價之寶才對。
不過二十一頁的資料,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們已經看了不下一百遍了,明明每一個字、每一個圖型都記在心里,偏偏,每一次重新再看,又會有新的發展。
資料上方有紅色“絕密”兩字,下方印有“嚴禁私下傳閱”的小紅色字樣,二十一頁資料,禁止私人攜帶,禁止私下打印,禁止拓印,可見有多么重要了。
短暫的十分鐘休息時間,幾名海上組的專家揉了揉熬夜熬到通紅的雙眼,拿上資料,其中一名不過四十出頭,卻兩鬢已泛白的專家笑道:“不瞞各位,我現在對這位專家的身份不是一般的好奇,你們說有沒有可能,這位專家以前是他國的重要研究人員,然后…回國了?”
要不然,那能知道這么多他國的絕密資料?
還提到了他國有可能正在研發的項目,若不是親自參與,又怎么知道呢?
他的話引起其他幾位專家的共鳴,不是沒有可能,應該說是極大的可能。
“所以,航天空對這位專家的身份極為保密,誰也不知道他的存在,也不知道他現在隱藏在哪里,又是以何種身份示人,所以啊,我們也別想請動這位專家出山,拿著他提供給我們的資料,完全可以確認接下來我們的方向。”
海上組的資料非時寧專業,沒有辦法提供確切相關數據,還得海上組自己慢慢去突破,就算請時寧過來,時寧也解決不了,這一點,海上組也很明白。
看著手里的資料,海上組的專家表情極為嚴肅進行著討論,“反魚雷反導作戰,也是我們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資料里他也重點提到,可見,其他國家也和我們一樣列為重要方向,我們得抓緊才成,落后挨打,不變的生存法則。反魚雷技術她在資料也有提到…”
反魚雷技術又為“軟殺傷”和“硬殺傷”兩種方式,軟殺傷通過干擾方式讓魚雷丟失目標,而硬殺傷是通過攔截的方式讓魚雷引爆或失效,其中,時寧提到“微型自導魚雷”以及反魚雷反導作戰,并多次提到加美的“宇盾”防御系統具有全面的防御能力,如果我國能水下反導超前,那么,還有誰敢隨隨便便進入我國海下領域偵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