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

  事實上,在漢朝時期,現代所謂的民族意識還沒有完覺醒,雖然仍有以炎黃貴胄為傲的人,但在普世價值觀里,決定華夷之辯的始終是文化的認同,而非是那虛無縹緲的血緣。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之名,本就來源于文化的高度認同與自豪,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若能習禮儀,沐教化,蠻夷亦是中土之民。

  對于漢人而言,他們蔑視的并非是夷狄的血統,而是夷狄的不服王化。不沐王化者,不配為中土之民,也不配與文明人相提并論。

  而對于內附的諸異族,漢王朝至少在表面上還是頗為善待的,畢竟他們雖然還未完歸化,卻也有對中原禮教的敬服之心。如對內附的烏桓,漢王朝在幽州給他們劃出了大片的土地放牧,地方官員一般也無權插手烏桓內部事務,他們享有高度的自治,只是在戰時需要接受護烏桓校尉的征召,為漢王朝出力。

  這也是理所應當的交換,是以百余年來,雙方倒也是相安無事,烏桓騎兵也為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當一個王朝走到末路之時,各種問題都會一并爆發,四處補窟窿的漢廷不得不加大頻率征發軍隊,這些內附的仆從軍自然也逃不過這一劫。

  偏偏東漢末期時期的戰爭敗多勝少,再也不復當年的強漢雄風,漢人數量眾多,勉強能經受的住大量損失,可烏桓人口本就極少,青壯勞力與戰馬再大規模的戰歿于沙場,這對他們的影響實在是太過惡劣。

  中平二年,漢廷征發三千烏桓西征涼州,這批軍隊中便出現了大量的逃兵,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是以中平五年二張反叛之時,丘力居才能拉起泰半烏桓部族追隨。

  而當劉虞來到幽州,依靠自己的聲望與手腕,剛柔并濟的鎮壓了叛亂,烏桓部族自然不會一條道跟著丘力居走到黑,丘力居也只能低頭向劉虞表示臣服。

  這時候的烏桓便形成了分裂的局面,一部分人選擇相信劉虞和劉表,安安心心繼續做起了大漢順民。另一部分人卻越發聚集,選擇繼續追隨丘力居,對漢廷極度不信任。

  荀攸原以為公孫瓚只是極力打壓那些曾經叛亂的烏桓部族,畢竟這些人曾經一度將他薊侯逼入了絕境;卻不料公孫瓚竟然是無差別對所有烏桓動手。

  陳群冷笑道:“他不是膽大包天,只是看的比較清楚。薊侯在異族中的兇名可謂人盡皆知,縱然他善意對待這些烏桓人,他們也只會選擇相信劉景升,想要扭轉印象,那要付出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薊侯可沒有這般耐心。索性無差別動手,徹底激起烏桓與漢民的矛盾,如此,劉景升也難得到烏桓的支持。”

  “如此作為,他難道真的不怕邊疆不穩?”荀攸蹙眉不已,這并非危言聳聽,而是由時代特色所決定的現實。

  漢王朝疆域遼闊,但邊疆之地大多苦寒,幽并涼三州都是荒涼貧瘠之州,其中漢民數量還不如中土一座大郡,又不易生長作物,價值著實遠遠不如中土。

  而數百年間能夠守住這遼闊的疆域,離不開以夷制夷的手段。在幽州拉攏烏桓,在并州拉攏南匈奴,在涼州拉攏一部分羌人,將漢人無法利用的一些土地分配給這些游牧民族,再征發他們守衛邊疆,抵抗北部的異族。

  否則若只是靠三州漢民之力,恐怕鮮卑輕輕松松便能一鼓而下,連撐到中原援軍到來的機會都沒有。

  對叛亂既往不咎,對各族百般籠絡,并非漢廷軟弱,而是烽煙四起之時,確實需要他們作為第一道防線來鞏固邊疆的防御。

  若真的將塞內烏桓部逼反,里應外合之下,并州的今天便是幽州的明天。

  陳群默然半晌,悠悠道:“他只是自信,自信自己能夠將所有異族打服罷了。”

  “狂妄!偌大的幽州,百萬黎民生計,難道都要壓在他的自信上?”荀攸一甩袍袖,冷聲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他公孫瓚是孫武再世還是太公復生?如此草率的樹敵,豈是名將所為?吾當真是看走了眼!”

  見荀攸有些憤憤,陳群失笑道:“若他真的做到了,你我今日所言便是笑柄,尚有萬一之可能,又如何能輕下斷言?”

  荀攸冷聲道:“為一己之利,將黎民生計、國家大事壓做賭注,這便是不可饒恕之罪!薊侯絕非幽州明主,北疆也不能交到他手上!”

  “這還要看明公如何決斷啊。”

  荀攸沉默了片刻,肅然道:“大仁小義,明公會做出決斷的。說到底,走上這條路便不可能如雪般潔白,李明遠過于天真了,也正是被他的天真所影響,明公如今才會顯得有些優柔寡斷。”

  陳群翻了翻白眼,嗤笑道:“君侯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了,這半年來,他可再沒有干涉過明公的決定,公達勿要推卸責任,你才是左將軍府長史。”

  荀攸頓時有些哭笑不得,指著陳群罵道:“好你個陳長文,你我自幼相識,十幾年的交情,還比不過你在李明遠麾下這不到一年的君臣情誼?”

  陳群樂呵呵的道:“荀公達,你又何嘗不是這般?叔侄同族情誼,比不過年余同僚時光?若你力支持文若,冀州的情形也不會是如今這般吧?至少,文若如今的地位應該高于沮公與他們才對。”

  荀攸愣了愣,撫須道:“唔…李明遠所言,初聽之時頗有一種離經叛道之感,但若事后細思,頓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不論是他慎刑嚴罰的思想,還是重視工匠技藝的偏好,都讓攸頗覺新奇。是以他拜托我不偏不倚之時,我也一時鬼迷心竅的答應了他。

  但后來見到那封書信后,我很慶幸自己做出了這一決定。但卻又生出一種恐懼感,他究竟在想什么,所求又為何?難不成真的是堯舜在世,不需名利?”

  陳群啞然,半晌后悠悠道:“或許這次亂世真的是天下的一次巨變,明公與君侯,都是很特別的人啊,這神州大地上,或許只有明公能容得下君侯,也只有君侯,才能理解明公。你也無需現在便恐懼,君侯之所求,遲早會向明公坦白。屆時,你又會作何決定呢?”

季漢長存愛搜書  季漢長存iisoshu

  即可找到本書.

夢想島中文    季漢長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