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5章 查無此人

夢想島中文    從1979開始做文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時,從院外又走進來一個小姑娘,張偉認出這是孫大叔的小女兒蘭香,正在縣里的高中讀書。

  小姑娘背著行李,雙手還都拎著書本,孫玉厚見到女兒這副樣子,忙上前去接過行李,往屋里面送去。

  蘭香見到家里有客人在,還挺拘謹,但是等看到來人是張偉以后,就親切起來,說道:“張偉哥哥,你怎么來了?”

  張偉在孫家住的那幾年和這三兄妹的關系都特別好,大哥孫少安經常幫張偉干一些知青點的農活,二哥孫少平則經常幫他借一些書回來,和他討論學習上的事情,而張偉為了報答這家人,也經常把母親郵寄來的糖果點心分給這個最小的妹妹,因此蘭香和他也特別親。

  張偉說道:“我出差路過,來看看你們。香兒你都長這么大了啊,大叔剛才和我說你中考時考了全縣第三名,挺厲害的啊,你這是高中放假了么?”

  蘭香點頭說道:“恩,昨天開始放假的。”

  張偉說道:“哎呀,我昨天晚上就是在縣城里面招待所住的,早知道昨天就去看看你了,今天也能順便帶你一塊回來,你這是走回來的么?”

  蘭香點頭說道:“是啊,沒碰到順路的車。”

  張偉招手道:“快點過來坐下歇歇吧,你也夠厲害的。幾十里路還背著那么多東西就走回來了。”

  蘭香說道:“我不累,習慣了,以前你和我二哥去縣里不也都是走著去的么?”

  說著話,張偉又從包里翻出一盒巧克力,遞給她說道:“這是我專門帶給你的,還是從德國進口的呢,我在長安好不容易才買到的,我記得以前給你吃過一次,后來每次我家里寄東西過來你都問我有沒有巧克力。”

  蘭香不好意思的接過來,說道:“張偉哥哥,你真好。”

  張偉隨手翻著蘭香帶回來的那一摞書本看起來,除了高中教材之外,還有很多的雜志,這個年代沒有電視,沒有手機,學生們假期里面除了幫助家里做農活之外,也都喜歡讀一些文學雜志來消磨時光。

  張偉問道:“這些雜志你都看過么?”

  蘭香說道:“這些是我從城里同學那里借來,準備假期在家里讀的,對了,張偉哥,我前段時間讀了一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作者和你同名,而且也是名軍人呢。”

  張偉故作詫異的說道:“是么?我怎么不知道?”

  蘭香說道:“是啊,你平時不看書的么?這部小說現在很多人都看的,特別感人,我讀的時候都哭過,廣播也在播,我們學校好多同學都讀過呢,我們語文老師也推薦我們看。是啦,你以前在我們家住的時候就不愛讀書,還總拉著我二哥讓他逃課帶你出去玩。”

  張偉沒有道出實情,而是繼續翻著這摞書,上面有好幾種不同的雜志,但是這摞書的底下十幾本卻是一整套延河,是1979年全年的十二期雜志,書的主人顯然很愛惜圖書,還將十二本雜志用絲繩綁在了一起。

  延河雜志是在1956年創刊的,在新華國文學的奠基時期有過非凡的表現,曾號稱“小人民文學”,在秦省和周邊的省份影響力舉足輕重。

  張偉記得此時那個作家應該就是這本雜志的編輯之一,也經常在上面發表作品。

  張偉順手拿起這厚厚的一本雜志,翻看著每一期的目錄,想要尋找那個熟悉的名字,結果竟然沒有找到,接著又翻看起雜志封面上的編輯人員一欄,也沒有看到。難道這個時間段他還沒有用筆名,而是使用的真名,張偉又重新翻看目錄,找起了王偉國的名字,還是一無所獲。

  旁邊蘭香剛吃過一塊巧克力,正回味著那滋味,就見張偉在那亂翻,不依道:“張偉哥,你找什么呢?別給我弄壞了,我好不容易才從同學那里借來的。”

  張偉停下翻看的動作問道:“香兒,你平時很愛看這些雜志么?”

  蘭香說道:“是啊,我有個同學,她父親是縣里的領導,單位上面定了好多種雜志,她經常帶到學校來看,我這里有一些就是向她借的。”

  張偉問道:“那你看過陸遙寫的詩歌和散文么?很多應該就是發表在這個延河雜志上面的。”

  蘭香想了想說道:“沒看過,最近兩年的延河我都讀過,上面的詩歌有好幾首我還摘抄了呢,陸遙是很出名的作家么?”

  張偉又問道:“那王偉國呢?這個名字聽說過么?”

  蘭香仍舊是搖頭說道:“沒,張偉哥,你認識這個人么?”

  張偉說道:“哦,那可能是我記錯了。”

  張偉思忖著難道又是哪里出現了偏差,居然沒有陸遙這個人,那平凡的世界這本被譽為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萬千青年的不朽經典”呢?這部小說不該被埋沒啊,這本書可是曾經的自己最喜歡讀的一本,帶給了自己很多關于人生的思考。

  孫大娘和兒媳忙碌了半天,終于準備好了午飯。

  這時孫少安也回來了,他見到張偉十分高興,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孫少安和他爹孫玉厚一樣勤勞本分,心地善良,他年輕時也曾經有過遠大的理想,并為此認真讀書,以全縣第三的成績考入縣城中學,但是最后為了扛起這個“爛包”家庭,肩負起兄長的職責,他坦然的放棄了學業,回家拿起鋤頭下田種地,當起了一個從土地里刨食的農民。

  為了這個家庭,他放棄了很多東西,他甚至不敢去愛,不敢去幻想不切實際的愛情,而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一個晉省姑娘。

  張偉從小在家里就沒干過什么重活,剛來雙水村插隊和其他知青一起下地干活時,他根本干不了什么,被很多人嫌棄,要扣他的工分,是孫少安幫助了他,他的那份工有一多半都是孫少安幫他干的,因此他把孫少安當成了是自己的親哥哥一樣的人物。

  張偉問道:“少安哥,聽大叔說你開了磚窯,成了咱村致富第一人,而且還要箍新窯,你這都快成了‘萬元戶’了吧?”

  “萬元戶”的概念此時才剛剛被提出來沒多久,始自于新新社的一篇報道,1979年底,隴省的一位姓李的公社社員,從隊里分了一萬多元錢,社員們把他家叫做了“萬元戶”,該報道被國內外五十余家媒體轉載,成了改革開放之后,華國百姓逐漸富裕起來的象征,自此,“萬元戶”的叫法在華國流行起來,成為了20世紀80年代的熱點詞匯之一。

  孫少安說道:“可不敢這么說,蓋個磚窯廠就已經把我打工賺的錢都花進去了,箍窯還是找人借的呢。倒是你在部隊里面干得不錯吧?”

  這時孫大爺在旁邊說道:“小張娃子在部隊干得不錯,剛才聽他說已經是團里的干部了,到咱們地方應該都是個鎮長那么大的官了吧。”

  張偉說道:“大叔,您可別抬舉我了。”

  孫大娘端菜出來,對兒子說道:“少安啊,快點洗手吃飯,你陪小張喝點酒,你們哥倆有四五年沒見面了吧。”

  吃過午飯,張偉又跟孫少安去他辦的磚廠看了看,規模不大,都是手工制磚坯,然后拿到窯里面去燒,磚窯也不大,一次大概能燒出兩三千塊來,而且一個月也就能出幾窯。

  張偉說道:“少安哥,你怎么想起來要開磚廠了?”

  孫少安說道:“去年上秋以后,縣里小學要擴建教室,找人給拉磚,我就找人借錢買了個騾子去干活,休息的時候,我在磚廠跟老師傅偷偷學了一手。”

  張偉說道:“還是少安哥你腦子活,現在國家政策好了,你好好干,沒準以后能成咱這的首富呢。”

  孫少安連連擺手,說道:“可不敢這么說,可不敢這么說,小偉,你消息靈,你說這國家政策不會變吧?”

  張偉說道:“少安哥,你放心吧,肯定不會,即使會變,也只會越變越好。不過我看你這磚場規模不大啊?”

  孫少安說道:“我倒是想辦大點,沒有錢啊,我去問過了,一臺制磚機至少都要四五千塊,而且買了制磚機就要開新的窯口燒磚,再加上雜七雜八的費用,算下來至少要七八千塊。”

  張偉聽到這個數字也是有些咋舌,沒想到這個年代開個如此不起眼的小廠子,花費也是這么大。他本想拿出點錢來幫幫忙,但是看來自己剩下的那幾百塊錢也是杯水車薪。但是還是開口說道:“少安哥,你要是缺錢的話跟我言語一聲,一兩千塊錢我還是有的,你以前那么照顧我,幫我干了那么多活,我一直把你當成親哥的,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孫少安錘了下張偉的胸口說道:“那我就先謝謝你了,有需要肯定去找你。”

  張偉又去孫少安箍的新窯看了看,剛開始弄,不過這邊箍窯也快,一兩個月就能弄好。

  張偉在雙水村待了兩天,又去看望了一些當初認識的村民,了解了一下雙水村這兩年的變化,看到過去對自己頗為照顧的村民們,在全面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后,日子過得都頗有起色,很為他們高興。

  由于這次出來時間已經比較長了,回去后還要考慮報考軍校的事情,兩天后,張偉就匆匆踏上了返程。

夢想島中文    從1979開始做文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