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等著被逼的自刎么?”
李牧雖然是武將,但是口舌之利也是一等一的。
這一刻,一出手便是絕殺。
大秦武安君白起之死,天下人心知肚明。
不外乎。
功高震主!
這一刻,李牧提出來,徹底將馮去疾之言抹殺,大秦在這一件事,確實干的不地道。
“哈哈哈.......”
在未來出將入相的人物,馮去疾又豈會在口才之上不如李牧,在微微愣神之后,大笑一聲:“今日武安君的處境,只怕是比我大秦武安君的處境更為兇險,你覺得在等我秦軍退去,趙王能夠容得下你?”
提及痛處,這一刻,李牧雙眸之中殺機凌厲,朝著馮去疾,道:“說明你的來意,然后離開,否則別怪本將無情!”
“這個時代,雖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慣例,但是死在兩軍之前的使者,也不再少數,馮去疾,你想做其中一員么?”
面對李牧赤裸裸的威脅,馮去疾臉色驟然一變,隨及輕笑一聲:“武安君不會殺我的,畢竟,我是秦使.......!”
“噌!”
話尚未說完,一柄凌厲的長劍已經落在了馮去疾的脖頸之間,只要李牧輕輕一用力,馮去疾立即就會死去。
艱難的吞咽了幾口唾沫,生死安危之下,馮去疾也是有些害怕,只是一想到嬴高的吩咐,只好硬著頭皮,道。
“武安君,我來之前,曾問嬴帥若一去不回如何?”這一刻,馮去疾直視著李牧,笑得有些張狂:“要不武安君猜一下,嬴帥是如何回答的?”
“哼!”
劍鋒極為的鋒利,李牧只是輕輕一動便割破了馮去疾的皮膚,有血珠從傷口之中涌出,空氣中淡淡的血腥味彌漫出來。
脖頸之中傳來的疼痛,讓馮去疾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一刻,他更為理智,抱著死在靈壽的想法,朝著李牧,道。
“嬴帥,告訴我,若本使身體出現傷勢,踏遍屠殺趙王一脈,若本使一去不回,便屠了整個邯鄲!”
這一刻,當馮去疾說完,幕府之中充斥著一股肅殺,就算是李牧心頭也是一跳,若是換一個人威脅,李牧會當做耳旁風,但是這個人是嬴高,另當別論。
這個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
看著李牧臉色陰沉似水,馮去疾作死一笑,道:“武安君,其實本使不相信嬴帥有這樣的魄力,屠殺邯鄲一城,人數就算是沒有兩百萬,只怕是也有百萬之眾了。”
“要不要,武安君我們賭一把,我賭嬴帥不敢怎么樣?”
遲疑了半響,李牧終究是放下了劍,他不敢賭。
被馮去疾威脅,李牧神色難看,大喊一聲,道:“中軍司馬,將這個瘋子趕出去!”
“諾。”
馮去疾臉上的笑容,已經全部收斂,他本就是清楚這一次的會談根本沒有作用,見到李牧心中忌憚,不由得開口,道。
“武安君,嬴帥有言,若是武安君投降,在秦,你同樣為武安君!”
這一番話的意義很深。
當然了這要排除嬴高不是真心實意的之外。
這個時候,李牧語氣之中充滿了肅殺,朝著馮去疾,道:“本將就不勞秦公子費心了,若你還在這里逗留,本將不介意不顧一切,殺了你。”
“大將軍,如今秦國境內空虛,要不要我軍奔襲咸陽?”
聞言,李牧搖了搖頭:“沒有這個可能了,嬴高都這樣干了,嬴政不可能不防備,畢竟天下人都清楚我軍是騎兵。”
“靜觀其變吧!”
“諾。”
望著中軍司馬離去,這一刻,李牧心中念頭閃爍,他需要為自己,也為這支大軍考慮未來。
這個時候的李牧是艱難的。
同樣也是不被很多人理解的,李牧心里清楚,這個世界上理解自己的,也許就是將自己逼入這等絕境的嬴高。
李牧對于荀子很熟悉,兩人更是故交。
對于已經故去的那位摯友的著作,李牧曾經拜讀過,他心里清楚,荀子曾著《臣道》一文,荀子認為,君上有錯謀錯事,即將危及國家社稷之時,能夠救亡存危,解救國難者,只有諫,爭,輔,拂四臣。
諫臣,乃勸諫之臣。
諫臣以禮勸諫君上,用則留,不用則去。
爭臣。
死爭之臣,以生死強諫君主,用則生,不用則死。
鋪臣,就是輔弼之臣,轉能夠合謀同力,率領群臣強力匡正國君,國君雖然不安,卻得不接受,國家的禍患由此得以解除,最終得到君尊國安的結果 拂臣,乃拂弼之臣。
拂臣抗拒君王的命令,竊取君王的權,糾正君王的錯誤,安定國家于危難之時,解除君王于失政之辱,最終大利于國家社稷。
李牧心里清楚,他此刻的所作所為,便是一個十足的拂臣。
雖然李牧清楚臣道的根本,是從道不從君,國家社稷在先,君主帝王在后。但是,對于趙王而言,這便是最大的背叛,他的處境很不好。
當此之時,他的行為,不顧生死而無私心,忠誠無畏而至于大公,可謂通于臣道之極致,臻于四臣之峰巔。
但是峰巔的極致,也是危險的頂點。
拂臣之行,已經抵達臣道的極限,雖然挽救了國家社稷的危難,卻動搖了君王統治的根基,也斷絕了繼續為人臣的后路。
信陵君能夠善終,那是因為戰國之世,大爭天下,在也前往趙國,但是他卻未必有這樣的機會。
這個天底下,沒有一位君王能夠容忍拂臣,拂臣出現之日,就是君王危殆之時。
李牧心里清楚,拂臣根本就是以君臣俱傷的非常手段,拯救國家社稷于萬難,不論成敗與否,都失去了在同以朝廷之上相處的可能。
但是站在這個位置上,李牧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可以說,嬴高此舉誅心。
這一戰雖然沒有徹底的擊潰他,但是卻讓他與趙王之間,沒有了共存的可能,那么他死,要么趙王死。
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站在幕府之中,李牧南望邯鄲,在這一刻,他的心里竟然期望趙王死在嬴高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