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169.震撼的原因

  與此同時,華國方面。

  泰坦尼克號和探險家波克龍帝之墓也同時開啟了點映之旅。

  其實之所以兩部電影,都選擇了以北美作為首映點,是因為,兩部電影的基因。

  泰坦尼克號的故事是歐美的故事,珍妮號是英倫的大船。

  再加上電影的主演們也都是外國人,所以最終王逸凡還是答應了把首映放在北美。

  但是華國本土,會更早一步正式公映!

  算是對華國觀眾的一種補償吧。

  當然了,宣傳方面,并沒有什么明顯的側重!

  而另外一邊探險家波克龍帝之墓就更不用說了。

  整部電影,ip是北美的,導演是北美的,主演也幾乎都是北美的,所以,這部電影,肯定主打的是北美市場!

  當然了,宣傳方面,兩邊都是差不多,主要宣傳都還是放在北美和華國兩國!

  有意思的是,兩部電影的首映之后的第二天。

  影評人和媒體人關于這兩部電影的評價紛紛出爐。

  而有意思的是,有不少影評人都紛紛同時寫了兩部電影的影評。

  媒體也同樣如此。

  著名影評人艾格在個人影評專欄上給兩部電影都寫了影評。

  首先是對探險家波克龍帝之墓的影評。

  “杰克柯蒂斯作為百億大導演,對觀眾喜歡的元素駕馭的還是非常到位的,探險家波克龍帝之墓,作為探險題材電影,這部電影天然的是被打上了商業電影的標簽,想要看帥哥,有史蒂文李,想看美女,有伊蓮娜,想看古老的東方的第一位皇帝,有龍帝,浩大的場面,精彩的打斗,匪夷所思的劇情,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特效,可以說,探險家波克龍帝之墓是一部優秀的商業電影,更難得的是,杰克柯蒂斯,將故事講述的非常清晰,節奏把控的依然嫻熟無比。”

  然后是對泰坦尼克號的影評。

  “泰坦尼克號原型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上個世紀的珍妮號,其實電影本身的劇情,并不算稀奇,甚至有些老套,一個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的變異,不過這里不再是家族的斗爭,而是社會階層隔絕對于愛情的障礙。

  坦白的說,電影的故事沒有任何新意,但是令人贊嘆的是,王,這位來自華國的奇跡導演,能將一個老套到了極點的故事窮小子愛上富家女套入到了新的模板中,唯一不同的是,這次的模板是歷史上那次巨大的海難。就像過往一樣,他又一次成功了,電影沒有過分的炫技,故事的講述非常清晰,最為難得的是,他將不但展現了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愛情故事,同時也讓人感受生命之重,當災難發生的時候,有人展現了人性的光輝的一面,也展現了人性之惡,每一個角色,都顯得那么的活靈活現,仿佛重現了當年的珍那場海難,泰坦尼克號在細節方面的把控,令人發指,或許這才是這部電影能夠讓人震撼的原因所在吧!”

  而另外一名影評人,公認的最挑剔的影評人萊特,這一次,卻是給予了泰坦尼克號經典之作的超級評價。

  甚至一度讓看了影評的人,覺得,萊特是不是收了太多的錢。

  否則的話,經典之作?

  開什么玩笑?

  “上個世紀初一艘號稱永不沉沒的輪船沉睡在大西洋底,至今還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可能船上未必真的有一個來自英倫的貴族小姐露絲,以及美國的杰克,但我卻如此執著的相信這個愛情故事,相信有那樣兩個人,一見鐘情,一見永別。

  年邁的露絲通過攝影機看到沉入海底銹跡斑斑的殘骸時,回憶起了那艘郵輪上的明亮的燈火,精致的回廊,喧囂的筵席,但最美的不過是某人單純的笑容,盡管他從未說出那句“ilove誘”!

  故事是最簡單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卻格外的浪漫,格外的令人動容。

  這是個一見鐘情的故事,杰克靠打牌贏來了兩張船票,對于他這樣一個窮小子來說,能有機會登上珍妮號簡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大船起航,杰克向岸邊揮手,對于我這個知道結局的人來說,他如此幸運,又如此不幸,他登上了這艘豪華的游輪,他遇見了此生的真愛,但他又在最燦爛的時候沉沒!

  他為了阻止她說:你跳,我也跳!

  只是他猜到了開頭,卻猜不到結局。

  她為了他,放棄了獨自逃生的機會,而他為了她,同樣的放棄了自己生的機會。

  愛情之所以永盛不衰,或許也正是因為,真正愛彼此,勝過愛自己的生命,常人難以理解,但是搭配上愛情這兩個字,一切似乎又是那么的理所當然。

  當然,僅僅只是如此的話,這部電影,也不過是一部比較不錯的愛情電影而已,真正讓這部電影成為我認為的經典之作的原因,卻不是愛情,或者說不僅僅是愛情。

  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在于它不僅僅呈現了一段絕美的愛情,也展現了災難來臨前的各種沖突,展現了不同的階層,在生命面前的態度。

  下等艙的乘客被關在閘門之外,必須在上等艙的乘客之后上船,是誰決定了他們不該被拯救?

  為了減緩進水速度,鍋爐房的閘門落下,但是又有多少工人們被活生生淹死在水里呢?有的人沒有資格上救生艇,有的人卻在抱怨救生艇上位置太擠!

  有人千方百計的疏通船員,只為了救生艇上的一個位置,有的人拿起小提琴,拿起大提琴,譜寫生命最后的悲歌。

  “與各位合作是我的榮幸。”

  “這是怎樣的一種從容,面對死亡而以歌曲送別,他們縱然是貴族眼中低人一等的演奏家,縱然在這慌亂的時刻沒有人認真聽他們的音樂,但在電影里,那些或歡快或沉郁的曲調成為了震耳欲聾的背景音,船上的驚慌奔跑的人群都已成了遠景,生命的最后,只應當這樣尊嚴的告別。

  這是一部愛情片,但是更是一部災難片,是人性的光輝和救贖,是災難發生時的場景重現。

  而有意思的是,整部影片,露絲只有在落到冰冷的海水當中,想要放棄的時候,才說出了唯一的一句告白的話,然而,她卻始終沒有得到明確的回應......”

夢想島中文    音樂系導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