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郡的天空好藍,比西域胡女的眼睛更藍。
腦袋下的戈壁灘地面好燙,像是躺在熱炕上。
耳畔本該是貳師泉潺潺流淌的聲音,可此刻,卻是嗡嗡作響,腦子里一片空白…
沒錯,這場手搏較量里,任弘只扛了七八個回合,就被傅介子毫不客氣地撂倒在地。他胸口遭到了重重一擊,差點把下午飯吐出來,至于手里的胡楊枝,早就被傅介子擊飛出去老遠。
任弘盡力了,真的不怪他。
他前世又不是警察,以一敵三這種事完全做不到。
只靠著這從小能吃飽飯的八尺之軀,以及“任弘”的身體記憶,會點耍劍的功夫,跟過往懸泉置的士卒學個三拳兩腳。
原本任弘還對自己挺自信的,畢竟平日里,他起碼能跟懸泉置里,那個身高馬大的羅小狗打個不分勝負。
可萬萬沒想到,面對傅介子時,連十個回合都沒撐下來。
不愧是一頓飯能吃兩只雞的,傅介子的力氣大得驚人,揮舞胡楊枝時虎虎生風,沒有半點花哨,都是軍隊里搏命練出來的本事。
“若他手里拿著的是環首刀,我的下場,估計和龜茲那個匈奴使一樣了吧…”
任弘記得孫十萬說過,傅介子在龜茲時,可是能親自斬殺匈奴使者的,而且是一刀斃命,刀身透胸而出!
這年頭做漢使,可是要求能文能武的,因為去了外面,隨時可能遇上危險,諸如卷入他國高層斗爭,主導親漢勢力發動政變,跟沙漠里的匪徒胡虜火拼…都是尋常之事。
“漢使官屬幾十個人,不要求人人都能提起刀就是武士,但至少要不做累贅。”
傅介子走到任弘面前,笑著如是說。
任弘暗恨自己時間太少,在手足之術上沒下夠功夫,臉色有些燥紅地起身,朝傅介子拱手:“下吏技不如人,讓傅公見笑了!”
“倒也不算手無縛雞之力。”
傅介子肯定了任弘在與他交手時的努力,任弘這個人心里想法多,也體現在了手里的招式上,手持胡楊木,虛虛實實地朝傅介子攻來,可在二十年老行伍的傅介子看來,這些招術煞是可笑。
他點評道:“都是輕俠惡少年私斗的招式,遇上真正的軍中刀劍之術,必敗無疑!對了,你今年幾歲?”
任弘道:“剛滿十八。”
傅介子有些驚訝:“十八,比終軍請纓出使南越時,還要小些。”
他思索了一會后,走到胡楊林里,解開了坐騎,卻丟給任弘一句話。
“看來,我不能讓你做我私從,一同回長安了。”
任弘心里一驚,傅介子卻已上了馬,笑道:“先別急,回去的路上,我給你說一件往事吧,是關于孝武皇帝時,博士狄山的…”
日入時分(18點到19點30),日頭開始朝西方的祁連雪山落去,使節團的吏士們已從小憩中醒來。
孫十萬打著哈欠,扛著一個裝滿烤馕的筐放到方廂車上,卻被傅介子安排了一個任務。
“孫十萬,這烤馕好吃么?”
孫十萬連連點頭:“好吃,比西域胡餅好。”
傅介子笑道:“既然如此,讓你天天吃可愿意?”
孫十萬遲疑了一下,但傅介子的話語,已變成了命令:“就你了,從今日起直到長安,每天朝食,都要吃半塊烤馕,記著每日口味如何,若是覺察到壞了臭了,立刻稟報我!”
安排孫十萬做試吃員后,傅介子讓副使吳宗年招呼眾人動身:
“立刻啟程,入夜前離開懸泉置,去到下一站再歇息!”
和他們來時一樣,懸泉置眾人也已全部出門相送。
“恭送傅公!”
任弘亦在人群中,傅介子臨上車前看了此子一眼,想了想后,又喚來騎吏奚充國:“將我那匹騂色牝馬牽來。”
傅介子在西域時,得到了胡王們不少贈馬,除了他最愛騎的烏孫西極馬外,其余幾匹也不俗。
等馬兒被牽了過來,卻見渾身赤紅,只是額頭有一點白,肩高近七尺,個高腿長,有相馬經驗的人一看便知道是好馬。
傅介子卻做了一個讓眾人驚詫的決定:
“任弘,這匹馬,便送給你了!”
此言一出,不論是蘇延年、陳彭祖,還是吳宗年、奚充國,都有些驚訝,這任弘果然頗得傅公青睞啊,居然當場贈馬!
即便河西本就是優良的馬場,這兒的馬價也并不便宜,差點的劣馬三四千錢,好些的良馬則八九千,甚至上萬。
而若是來自西域的馬匹,更是動輒兩三萬錢,像任弘這種普通小吏,不吃不喝攢上幾年才買得起。
傅介子送任弘一匹西域好馬,就跟后世第一次見面,就送你一輛車差不多,這車還是性能不俗的進口好車…
使節團的吏士們看向任弘的眼色都變了,盧九舌更是嘖嘖稱奇:“我送那任弘十幾顆安息芹種子,就心疼到現在,傅公卻直接贈馬!”
這份禮,實在是夠重了,重到任弘不得不再三推辭。
傅介子卻定要他接受:“此馬是敦煌郡中索氏所贈,齒歲尚小,和你一樣,需在邊塞風沙中磨礪,隨我回中原,關在馬廄里精心喂養反倒對其不利。”
任弘聽懂了,肅然應諾道:“弘必不負傅公厚望,更不會忘了在貳師泉的約定!”
傅介子點了點頭,便手持節杖上了軺車,與使節團眾人一起,揚長而去!
“愿傅公早日歸于漢闕之下!愿傅公來年開春,再度西行!”
任弘站在路邊遙遙拱手,送傅介子等人離開,就像懸泉置過去二十多年里,送走的無數人一樣…
等到傅介子行遠了,徐奉德和夏丁卯便一左一右湊了上來,關切地問道:
“傅公為何要送你馬?”
“你與傅公在貳師泉聊了何事?”
“約定了何事?”
任弘撿著能說的簡略一講,末了說道:“回置所的路上,傅公給我講了一個故事,關于博士狄山。”
他招呼兩位長輩回懸泉置,回到塢壁的陰影下。
“當年孝武皇帝在位時,馬邑之謀未發,期間匈奴又派人來請和親,孝武皇帝讓群臣議論,究竟是該繼續和親,還是應該與匈奴開戰?”
“當時有博士狄山,認為和親為便,他說興兵動武會讓中國空虛,人民困貧,為此,還與主戰的御史大夫張湯當堂爭論。”
“狄山善于狡辯,引經據典起來頭頭是道,還老是拿著孝文、孝景時的事說項,哪怕是張湯也難以駁倒狄山。”
這家伙,妥妥一個古代鍵盤俠啊!
“于是孝武皇帝問狄山:你說不動兵戈就能讓匈奴降服,現在派你去治理邊郡,可以讓匈奴不進犯為盜么?”
任弘笑道:“狄山嘴上功夫不錯,但哪里有什么治郡之能?當然是連連推辭。”
“孝武皇帝卻不放過他,繼續追問問:“那一縣呢?”
“狄山還是說不能。”
“孝武皇帝又問:那一鄣呢?”
“狄山不敢再推脫,又覺得區區一障,應是能管下來的,便硬著頭皮領命。”
“于是孝武皇帝派狄山去治理一個邊塞上的烽燧,過了一個多月,匈奴來犯,竟斬狄山之頭而去…”
這件事的結果是,朝中再也沒人敢主和了。
嘴炮和仁義道德,對匈奴無用。
“真是個蠢人,還是孝武皇帝能治得了他。”
徐奉德聽完這個故事后,哈哈大笑,他最討厭那些身居安定的內郡,卻對在邊郡辛苦戍守的將士指手畫腳的文吏。
任弘搖頭:“傅公說,這世上偏偏就有很多這樣自以為聰明的蠢人。”
“他們在長安時夸夸其談,分析起大勢來也頭頭是道,可得到使命,真正到了邊塞后,就是另一回事。”
“無能、膽怯,當孤立無援,當陷入絕境時,先前被掩蓋的一切,都一一顯露,最后像狄山那樣,不但丟了自己的區區性命,還有辱國威。”
任弘聽完這個故事后,其實還是有些心虛的,甚至曾捫心自問:“我雖自視甚高,但究竟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網上打幾行字,遠比身體力行來得容易,要是現在扔給他一個郡、一個縣,任弘覺得,自己絕對是管不下來的。
而傅介子便拋出了那個提議。
“傅公說,我年紀尚輕,見識已遠超同輩,但要在西域闖出名堂,光靠言辭和智謀可不夠,還要能吃苦,修武藝。他認為,我需要在軍中磨礪一番!”
“所以傅公便與我約定,在他回長安復命的這段時日里…”
任弘抬起手,指著懸泉置以北數十里外的長城烽燧,笑道:“我得去敦煌邊塞,試任燧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