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九十一章 結盟(完)

  賈詡的腦回路的確清奇,他看問題的角度也和其他人不同。

  龐統是出于荊州的戰略地位,加上對蜀漢實力有信心,所以才會采取不結盟策略。

  但他不同,論其思想只有兩條,要么直接掀桌子,大家一起完蛋。

  要么一支茍著,等茍不下去了再去掀桌子。

  極致激進,也極致保守,非常矛盾的一個人。

  此時整理思路,賈詡先是低頭沉吟一番,過了良久,才開口說著:“以臣之見,應與朱元璋結盟。”

  “哦?文和可有高見?”劉峰頓時來了興趣,坐直身子靜聽下文。

  賈詡看到這一舉動,無奈之色更添幾分。

  這種坐直身子、一臉重視的姿態明顯是故意的,心里恐怕早就有了決斷。

  只是沒有人同意結盟,所以才將自己推出來。

  不過無奈歸無奈,他還是要“配合演出”,從列班站出對劉峰行禮,欠身說道:“王上明鑒,結盟的益處極大,一可消弭朱元璋的威脅,讓其代替蜀漢抵擋劉徹和趙匡,二可專心攻伐交州司馬懿。

  司馬懿實力稍弱,雖掌管交州一地,但人口不過六千萬,兵不過兩百萬,將才、謀臣稀少,南面又要面臨南越國的威脅,反而更適合謀劃,蜀漢可先易后難,逐步統一交州,最后占據東南亞諸國,積蓄力量與劉徹等人決戰。”

  一石激起千層浪,只要明眼人都清楚,這話純粹在胡扯,屬于為了反對而反對。

  不僅龐統聽不下去,連荀彧也出言提醒:“交州多以山地為主,除珠江三角洲尚能養活人口,其他地區占之何用?且自古以來,都以益、荊、楊為主,只需將這三洲占據,交州便不攻自破,何必多此一舉?

  況且東南亞諸國皆異族矣,尤其南越國,對華夏仇恨極深,貿然攻打對方恐怕會陷入泥沼之中,每攻伐一步,便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智者所不為。”

  聞言,賈詡也不反駁,他清楚自己提的意見有些扯,不過內心里對于荀彧等人的建議并不完全認同。

  在沒到掀桌子的情況底下,謹慎一些沒有壞處,而且蜀漢的實力不算強,即便聯手做掉朱元璋,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占據一到兩個郡。

  到時面臨劉徹和趙匡的圍攻,他實在想不出任何足以抵擋的辦法。

  當然,公然說蜀漢實力弱太過得罪人,他也不會犯這種錯。

  說倒底還是大家不愿揭開這塊遮羞布,當年曹操的實力夠弱了吧,比袁紹差了兩倍不止,但郭嘉仍然提出了十勝十敗論。

  這是一篇鼓舞士氣的激勵文,放到現代和雞湯文差不多。

  等賈詡一言不發地回到自己位置,整個大殿再次寂靜起來。

  不論他們如何討論,最終決定權還是在劉峰手中。

  但經過賈詡的“攪局”,原先不愿被提起的事實已經若隱若現。

  蜀漢的實力的確弱小,南華夏四大勢力當中,蜀漢敬陪末座。

  人口規模最少,軍隊數量最少,武將和謀臣同樣不占優勢。

  唯一的特殊兵種陷陣營也僅有三千人,影響不了大局。

  之前力主不結盟,一是出于士氣考慮,二是出于面子問題。

  爭霸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如果連想都不敢,還如何參與其中?

  南華夏僅剩四大勢力,能躲過一時,卻躲不過一世,終究要面對戰火洗禮。

  與其被動防御,龜縮在一隅,還不如主動出擊,興許還能找到一絲勝機。

  實際不止龐統、法正,連荀彧等人同樣抱著賭一把的心態。

  這才是眾人不愿結盟的主因。

  劉峰做了一年多的蜀王,不說政治水平多高,至少能看透一部分人的心思。

  抬頭掃視四周,見沒人出頭,便開口說著:“孤自登基以來,已一年有余,蜀漢能有如今局面,全賴諸位將士浴血奮戰。

  孤感念如此,自不會失了雄心,也不會讓將士枉死。

  但結盟事關重大,關系蜀漢未來發展,不能一言而決,孤會慎重考慮。”

  沒有明說結盟,也沒有明說不結盟,說的模棱兩可,但態度已經非常明確。

  前面表明心志是為了讓眾人安心,即便放棄荊州也不代表龜縮一隅,仍有爭霸天下的雄心壯志。

  后面說出慎重考慮,則是為了給龐統、荀彧等人面子,不想在大殿之上反對他們。

  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結盟一事穩了。

  雖然心里有疑惑,但想到突然出現在蜀漢境內的北海郡以及之前的一系列“神跡”。

  一張原本模糊不清的“路線圖”便出現了。

  相傳,蜀王得天之幸,身具大氣運,總能逢兇化吉,實力暴漲。

  他們聽說過這件事,也時常感懷,但總覺得不踏實,不敢將所有的“賭資”都壓到上面。

  這時看到劉峰的態度,知道無法更改,也就默認了結盟。

夢想島中文    網游之王朝爭霸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