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零二章 老外也不例外

  當然,除了環路熱管技術外,在騰飛集團最為欠缺的金屬材料,系統整合,工業設計,精密加工等領域,這些來中國重溫當年過往的蘇聯專家們都給了不少幫助。

  不僅如此,那些聯絡獨聯體各國的援助渠道還弄回來不少蘇聯時代之名設計局、科研院所、大學以及制造廠的設計圖紙、技術范本、工藝說明等資料。

  一摞一摞就往莊建業這邊使勁兒塞,還美其名曰是老毛子這么多年的戰斗民族,性格很剛,不喜嗟來之食,中國同志的好意他們心領,可就這么白白收下白給的援助,毛子們覺得老臉掛不住。

  因此要么二十瓶高度伏特加走起,最后能站著的當大爺;不成就得公平交易,毛子們手里也沒啥好東西,干脆就拿一堆廢紙當成破爛折成斤兩沖抵了。

  面對這么一幫正值、淳樸的毛子兄弟莊建業能怎們辦?除了派出眼鏡男好好教訓下幾個跳腳的,告訴他們騰飛集團的援助是認真的外,其他的也只能勉為其難的收下。

  畢竟超級酒桶子,眼鏡男就一個,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莊建業只能再次認慫,畢竟廢紙換援助,得力的還是墮入地獄的獨聯體民眾,既然如此莊建業又能如何?吃虧就吃虧吧,誰讓騰飛集團的宗旨就是世界和平,人類發展呢。

  既然如此,打掉牙往肚子里吞就是了,于是一車皮一車皮的廢紙便運到騰飛集團,實在太多,原來的檔案室、資料室裝不下,最后只能出錢出人,在集團編制內設立一個俄羅斯文化交流中心,除了關照那些留在騰飛集團重溫當年過往的蘇聯老專家外,就是整理那些廢紙,翻譯里面的內容。

  畢竟那些廢紙太雜亂,就算回爐也要篩選下,不然又如何價值最大化?沒辦法,莊建業就是這個勤儉持家的人,哪怕是廢品也要榨干里面最大的價值,不為別的,只為了不辜負毛子們的深情厚誼。

  林光華向保理集團高管介紹時自然不會說的這么詳細,更不會像莊建業表現的那么不要臉,只是大概的說了一下。

  可僅僅是這些簡略的介紹,聽到保理集團高管耳朵里還是讓這位從總參專業過來的領導大吃一驚。

  這才多少時間,騰飛集團就已經消化了那批引進過來的蘇聯專家的技術成果了?

  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

  是的,的確是有些快的不可思議。

  其他人不知道,曾經在總參任職過的保理集團高管不但清楚,甚至還親身參與過對蘇聯人才和技術的“雙引工程”。

  對此這位領導絕不會像莊建業那般不要臉,把來華的蘇聯老專家說成是重溫過往,把獲得的技術資料說成是回收過來的破爛,把研究這些技術成果的機構包裝成所謂的文化交流中心。

  搞得自己跟圣母一樣,好似全天下就莊建業一個好人似的。

  事實上哪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兒,蘇聯解體,社會動亂,曾經能跟美國叫板的龐大科研隊伍樹倒猢猻散,連朝鮮、伊朗甚至阿富汗的游擊隊都伺機想分一杯羹,中國那可能作壁上觀,自然要傾巢而出。

  只不過與其他國家大公司、大財團在國家的支持下一窩蜂涌進去,人腦袋打出狗腦袋不同,國內實行的是統一領導,組團攻略的模式。

  等把人和資料帶回國內在按照實際情況分配給科研院所或重要的制造企業。

  在這一過程中,騰飛集團的確是提供了一批所謂援助獨聯體的生活物質,也得到二十多位蘇聯時代的航空航天專家、三十多位經驗豐富的高級技術工程師,以及一大批重要的技術資料。

  可這些都是總部根據騰飛集團的實際情況以及在國內航空航天領域的重要性分配下來的,哪兒有那么多高大上的無私,如果有那也是想要把蘇聯的技術無私的榨取干凈才是。

  然而時至今日,“雙引工程”依然在持續,但從蘇聯解體到現在也有三年多的光景,第一階段已然結束,國內科技領域在這些外來的和尚幫助下,經念得的確有所長進,可距離出成果,成為自己的一家之言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正因為如此,總部包括更上一層的首長們預計,十年之后,也就是世紀交替之際,國內才會完成一部分消化,屆時會有個爆發式的增長。

  卻不成想,騰飛集團這邊卻在不聲不響間只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把連美國都不曾掌握的技術完全消化不說,還能大大方方的拿出,向這個世界上技術第一的美國客商公開展示,這說明什么?

  騰飛集團的在消化蘇聯技術上不斷迅速,而且轉化率非常高,以至于都已經能夠批量工業化實現大規模出口。

  相比之下,其他分到蘇聯專家和技術資料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單位要么對蘇聯人的思路還沒摸透,要么就是在西方技術與蘇聯技術之間搞平衡,好一點兒的的確出了成果,可充其量不過是在實驗室中得到驗證罷了,距離工業化批量生產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是那些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單位不努力嗎?不是,那些單位的技術人員一個個都是拼了命的在工作。

  是他們分得的專家和技術不如騰飛集團嗎?更不是,相較之下騰飛集團的蘇聯專家和工程師之多只能算是中流,根本達不到頂尖。

  是其他機構軟硬件設備落后?也不是,雖然國內科研條件比不上國外,但改革開放快二十年,一些重點科研單位的設備早就換了一茬,甚至某些領域的設備并不比發達國家差多少,這從不少來華蘇聯專家驚訝于國內先進科研設備時抑制不住的仰慕目光就能探究一二。

  要人有人,要精神有精神,要設備有設備,要資源有資源,可其他科研機構的成果轉換怎么就比不上騰飛集團,這可讓保理集團的高管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最后只能皺著眉頭問身旁的林光華:“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林光華眉眼頓時笑彎了,頗為自豪的說道:“我們莊總一直強調,單位上下人浮于事,見異思遷,無外乎兩種可能,一是委屈了,二是錢沒給到位,解決好這兩樣,能力再差的人也能爆發出無窮的潛力,國內的人如此,老外自然也不例外。”

夢想島中文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