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80章 你們品,你們仔細品

第580章  楊謙徹底的迷了,我是誰?我在哪?我做了什么?

  對,我是楊謙,靖難軍之主,我在江都郡府邸里,我正在思考怎么把唐國這個封號給忽悠過來。

  但是,且容我說上一個但是,虞世基這位老爺子莫非是老年癡呆前兆?

  又或者是知禮那個貼身書僮馬屁精的靈魂附體?

  長孫無忌也是一臉的迷茫,你這個老貨嘛意思?是我智商不夠,還是臉皮沒你厚?

  韓世諤咧了老半天的嘴終于合攏,有些結巴地問道。“我說老虞,你這嘛意思?我怎么不明白…”

  “諸位…”虞世基一臉淡定從容,胸有成竹的笑容。“諸位且想想看,太原郡在何處?”

  “太原郡在北邊啊,這還用想嗎?”老舅韓世諤直接就樂了。

  虞世基整個人都不好了,特么的,為什么一幫子聰明人都不搭話。

  偏偏讓這個成日只知道舞刀弄劍,喝酒耍拳的糙老爺們來問自己,忒沒成就感。

  “…往前數,在秦漢之前,那里屬于哪兒?”

  虞世基的語氣明顯顯得有些所極敗壞了都。

  “春秋,是晉國吧?”長孫無忌好歹書也讀了不少,很快就想到了春秋之時的山西之地屬于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

  “若再往前,便是唐國。”李淵趕緊接口答道。

  “商末國于唐,周成王滅唐。分封其弟王子叔虞于唐國故土,虞之子燮即位后國名改唐為晉。”

  自己好歹也是承續唐國公的老司機,對于唐國的淵源,還是有一定的研究的。

  “而今,鄭國公為太原留守,此可算得是楊氏發跡之地,世侄以其父發跡之地為其王號,這里邊的道理,諸位還不明白嗎?”

  說到了這,虞世基亦是一臉欣賞之色地朝著楊謙微微頷首道。目光一掃,那意思就是,你們品,你們仔細品。

  長孫無忌以掌擊額,一臉的敬佩,韓世諤直接就喜笑顏開。

  好在這位親舅父知曉自己親外甥如今好歹也是自己上司,又是靖難軍之主,沒再舉高高以表達自己心中的喜悅,不過還是沖楊謙肩膀來上兩巴掌。

  “我就知道,我這外甥,如今的靖難軍之主是個至孝之人。”

  “…原來如此,看來老夫險些錯怪了賢婿。”李淵亦欣慰地點了點頭。

  越發地覺得自己這賢婿實在是不錯,如此厚道孝順,日后必定會是一代明君。

  最終,李淵十分大氣的表示,認可楊謙的想法,畢竟楊謙必定不會繼續存續隋朝,而是要取而代之。

  等到功成定鼎之后,到時候肯定不會繼續留著隋朝的爵位,而是肯定會重新封官授爵。

  自己這位慈祥而又善解人意的老岳父,難道他還能不銘記自己的恩情不成?

  自家那個雖然嘴碎,但是心思卻極為通透的賢妻竇氏可是說得極為清楚。

  三女婿此人,重信守諾,知恩圖報,不如此,就不會有今日之成就,咱們李家,甭管是雪中送碳,還是錦上添花,能做的盡量去做。

  正是因為如此,這一次李淵前來,更是將老李家的幾位才俊盡數薦到了楊謙麾下。

  例如堂侄李孝恭,而李世民同樣也寫信,把那個比自己年紀稍小,但是跟自己交情好得幾乎要穿同一條褲子的堂弟李道宗也給拉來。

  不過,至于那位跟自己關系極鐵的堂弟李神通,李淵原本也想舉薦給賢婿。

  不過遭致了娘子竇氏的反對,雖然話說得極為婉轉,但李淵還是聽出了味道。

  仔細深思之后也覺得,堂弟關系雖然與自己很不錯,但有一點,就是這家伙做事向來不太靠譜。

  若是呆在自己身邊也就罷了,好歹還能替他擦擦屁股,可若是將他薦到了賢婿麾下。

  如若這家伙捅出什么大漏子,呵呵…丟臉的可是自己還有老李家的顏面。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歷史上那位打仗沒贏過,升官卻沒停過的“唐朝名將”李神通。

  終于沒能登上更高的歷史舞臺,只能蹲在自家堂兄李淵的身邊,在滎陽郡小打小鬧。

  “丈人之恩,小婿定當銘記而不敢忘,日后定有厚報。”沒有想到老丈人如此大氣爽快,楊謙內心頗為感動。

  看來,老丈人可真是把自己當成了一家人了,李氏的英才李孝恭和李道宗都已經來到了自己麾下。

  至于大舅哥李建成,此刻楊謙也給他按排在了江都郡任職。

  自己與大舅哥之間雖然算不上一笑泯恩仇,可是過去其實也沒啥大沖突。

  老李家如此盡心盡力的幫忙,而且老丈人的退讓,更是讓自己完成了隋唐兩個時代的歷史傳承,讓楊謙對于自己的亂入,導致歷史產生的巨大偏差,少了幾許的內疚感。

  畢竟朝代的延續,楊謙已經努力地維持了,至少朝代名稱沒變,而且努力地讓那些歷史上的名臣都閃耀登臺。

  雖然自己無法力挽狂瀾,讓大隋王朝的歷史走向另外一條岔道。

  可好歹自己讓大唐王朝的歷史發生了變化,雖然外殼還是唐字號。

  可是里邊的發動機和底盤都已經進行了大改造。徹底的換了上了楊氏集團的標志。

  李世民這貨還在樂呵呵地高興,楊謙在親自送李淵出去之時,用關愛射手的目光,拂過了這位微胖界的小帥哥。

  這個傻小子不知道的是,他的皇帝夢,也已經被歷史無情的踏碎…

  第二天,就在江都郡太守府的公堂,七十余郡的代表,以及靖難軍諸文武,再一次的向楊謙請其登臨王位。

  最終楊謙點頭首肯,成為了唐王,至此,歷史終于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楊謙成為了唐王,從而預示著,昔日昌盛的大隋王朝,被掃入故紙堆中的倒計時的鐘聲業已被敲響。

  大業十四年春二月末,靖難軍之主,唐王楊謙親自主持了告祭大隋武皇帝楊廣的遷葬。

  二月末,已然是繁花盛景之時,一幫門牙缺損,面黃饑瘦,步履踉蹌的叛亂賊子,被李世民、沈光、麥孟才等一干人等率領精銳押送到得江都宮。

  二月的風,是那樣的溫柔,二月的雨呈現如絲如霧狀,宇文化及癡癡地看著那一路上的風景,還有這江都宮中那些奇花異草。

  被關押的這一個多月,對于自幼錦衣玉食的宇文化及而言,簡直特么的生不如死。

  若是,若是真的有機會,回到叛亂之前的那一刻,宇文化及相信自己寧可蹲在楊廣身邊繼續混吃等死,也不愿意去當特么什么郯國天子,受這份罪。

夢想島中文    隋唐君子演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