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陣營滿營千人。
去年組建營軍時候,高順便向劉策請了千人數目,力求將陷陣營補足,當時劉策與高順說起,以燕國情形,連著燕國城中守軍,能供養的士卒不能超過一萬,高順直當堅持,陷陣營若要發揮十足戰力,不能低于六百數目,再少,便無陷陣鋒銳。
未曾想,劉策不僅應允高順千人,還強行讓高順再增五百人,組一千五百人成營,再擇一千五百人,為陷陣營輔兵,一并讓高順統領。
陷陣營由高順統領,輔兵一千五百人,也由高順統領。
高順請劉策派劉沖為他助手,協助他統領陷陣營,劉策只笑而言道,劉沖還要為他訓練騎兵,小黑又要司責城防,都不能脫身,只有讓高順多受些苦了。
兩人明面上推脫,實則是高順領三千士卒,不想旁人生疑,所以才想讓劉策派心腹人監查軍伍,而劉策亦是向高順示了心意,他既然讓高順成軍,便絕不會有疑人心思。
這樣的待遇,從高順跟隨何進,再到董卓軍,乃至呂布,都未曾有過。
高順口上沒有說出什么,心中實為感激,私下里,訓練陷陣營軍時,將一千五百輔兵一同受訓,經過幾月的磨煉,這些輔兵也可獨擋一面!
高順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助劉和擊敗公孫瓚,也是為了不負劉策對他的信任。
在劉策計劃中,以三百精銳騎兵為主,再從戍軍處調遣一千騎兵,由閻柔,太史慈帶領著,前后呼應,以騎兵的機動力,在探明了公孫瓚行軍路線時,設伏奇襲公孫瓚。
與太史慈,閻柔,已經配合過幾次,相互間多有熟悉,也不必花費時間磨合。
劉策之所以來見高順,也是想問詢高順心意,是否陷陣營能參與此次爭戰。
先前與高順探討軍陣時,高順曾與劉策說起,陷陣營成軍不易,非三年才能成精兵,所以一開始,劉策沒有將高順必然主力。
再則,高順駐軍的北方,就是漁陽郡,漁陽郡的鄒丹,是公孫瓚麾下,高順在此也要防備鄒丹忽而有些什么舉動。
劉策想的是,能從高順的輔兵中抽調些步卒,如此,就不必從燕國城中分派,眼下劉和不在燕國,鮮于輔統領弓箭營,燕國不容有失,在一時半刻,劉策不好隨意抽掉士卒。
高順聽完劉策說過,低下頭沉吟想了片刻,再爾言道:“嗯,劉策,你既然已經有了主意,可否說與我聽聽。”
劉策笑道:“高將軍善兵陣,今日來見高將軍,也是存著讓高將軍為我謀略一二的心思,我與黑山張燕有了協議,讓他放出風聲,將我帶去的兵馬截殺,我便以此為藉口,名義上與張燕再戰,調集兵馬,去往涿郡,到了涿郡,安下營盤,尋些理由按兵不動,
再分出精銳兵力,以暗度陳倉之計,掩人耳目,在公孫瓚行軍處設下埋伏。此間,只是粗略盤算,細節處,還要隨情勢一步一步來!”
高順想了一會兒,緩聲道:“我隨溫侯與張燕廝殺過幾陣,知張燕此人絕非容易之輩,且張燕與公孫瓚盟軍,劉策,你覺得張燕那里是否可靠?”
劉策當即安了高順心思,語色肯定道:“哦!其中有些緣由,我不便說出,我可向高將軍擔保,張燕絕不會有變,至于公孫瓚,眼下雖在界橋處,我也有九層把握,公孫瓚會兵發燕國。”
高順見識過劉策本領,自容城到燕國,一路上劉策做下的,從沒有半分失誤,高順雖看不透其中緣故,對于劉策,高順也是信服的。
高順放下了心思,口中再言道:“劉策你斷兵事的本領,遠在我之上,既是如此,我以為,你不必去尋戍軍,戍軍那里若是走漏了風聲,恐怕會毀了戰事,我見過劉沖訓練騎兵,比之溫侯親衛,也不逞多讓,當日溫候從袁術處營救劉和時,
只帶著百余騎兵,便沖擊萬人行營,如今盡然想要形事隱秘,那便以你統領騎兵,我以陷陣營,連燕國的城軍都不要驚動,這樣定然不會出了差錯!”
嗯??
劉策原以為,自己設計伏擊公孫瓚,已經算是劍走偏鋒,可眼下聽高順,竟然以一千五百陷陣營兵,加上劉策三百騎兵,就想與公孫瓚正面交鋒,便是劉策嘆服高順本領,也覺得高順未免有些太自信了。
不過,經歷了孤軍襲殺零難軍營,劉策也知戰局勝負,許多時候并不是依靠兵力寡眾,又想起當日麴義以八百刀斧手,破了公孫瓚五千騎兵,還有高順說的,呂布以一百騎兵,將袁術萬人營地來回殺了兩番,他們能做到的,自己為何就會有了遲疑?
劉策心中不免隱然起了團團戰意。
在燕國中,戲忠與劉策說的,多是些如何故布疑團,散布消息,好讓公孫瓚中計,又諸如連同燕國隱秘的有心人一并捉起的事情,到了最后,雖然劉策不知道為何戲忠對公孫瓚定然會來燕國,十足確著篤定,但是聽完了,雖不能盡皆明白,也覺得戲忠說的果然很厲害的樣子。
至于如何行軍布陣,戲忠卻是沒有說過只言片語。
也既是說,戲忠放任最重要的一環,讓劉策獨自去做。
劉策向來不獨斷,往常與小黑,劉沖入軍時,逢事也相互商議過,雖然來尋高順前,劉策有所盤算,如今聽高順說的,比自身想的,更穩妥了幾分,也就改了原有想法,再與高順商議過細節。
第二日,高順帶著駐軍的三千人,回到了燕國城外,大張旗鼓的運出許多糧食物資,讓步卒拖運著,隨同著向南行進。
雖然沒有說出原因,但是自從昨日小黑歸來,城中就開始傳過,因為張燕派兵滋擾涿郡,劉和為了守衛涿郡,派了人去與張燕商榷,卻沒想到張燕當場翻臉,將劉和派去的一堆人馬,殺了個干干凈凈,這次看到的城前那隊兵馬,就是要再與張燕爭斗的駐軍。
許多人聽了這個消息,先是有些吃驚,再爾面色就變得有些古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