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02章 豐年宴

  年三十這天的早飯沒什么講究,湊合吃罷,季妧熬了點漿糊,開始和關山一起貼對聯。

  她刷漿糊,關山貼,不過有時自己順手也就貼了。

  然后她發現,關山手一抬就能完成的事,自己卻需要踮腳甚或墊東西…

  橫批這種東西更是十分的不友好。

  季妧手里拎著一個已經刷好漿糊的橫幅,放棄踩凳子的想法,等著能者多勞。

  結果關山把手里那個貼好后,并不接,擦了擦手,直接掐著季妧的腰將她舉了起來。

  季妧瞬間高出了橫梁許多,愣了下神,才趕忙把橫批給貼上去。

  剩下幾處關山一直如此,樂此不疲。

  季妧也不知他是圖省懶事,還是故意折騰自己。

  雖然房間比較多,但兩人分工,效率倒也快。

  院里院外,需要貼的地方全部貼上,就連疾風的馬棚和大黃的別墅都沒漏掉。

  放眼望去,一片通紅,年味更濃了。

  最后才輪到大門。

  內院各個房間的對子全部都是關山自己寫的,雖然不似文人寫的那般拗口,但也很講究。

  大門的對子是季妧想的,不過并非原創,只是前世春節時看外公寫過,記下來了。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很通俗易懂。

  猶記得關山聽罷看著她的眼神,那叫個怪異。

  季妧反問了一句:“不好嗎?”

  既淺白又應景,多好呀。

  她給謝寡婦家寫的“福旺財旺運氣旺,家興人興事業興”,把謝寡婦高興的不得了,直言自己頭一回能聽懂對聯的意思。

  關山默然片刻,道:“好。”

  既然好,那就寫。

  不過季妧只寫了一半,碰上有人來找就擱筆出去了。等辦完事回來,另一半已經被關山寫好了。

  兩人字體雖有相近處,但相比季妧的行云流水之閑,關山的每一處都透著筆掃千軍之勢。

  現在貼到大門上,看上去十分詭異,卻又離奇的透著幾分和諧。

  兩人并肩站著,看著這副對聯,一個嘴角含笑,一個眸底微溫。

  對聯貼完,距離晌午還有些時候,但有些準備工作要提早做。

  泡、洗、刷、弄——忙活完,差不多也就到了中午。

  有些地方是年三十晚上那頓飯比較重要,但在大豐村這邊,年三十中午的這頓飯才是重中之重。

  家家戶戶都盡可能講究,季妧自然也怎么豐盛怎么來。

  她先是讓關山燒鍋,用開膛老母雞、豬五花肉與豬腿棒骨熬了鍋清湯。

  待煮到雞肉極爛時,撈去雞、肉、骨,用蘿過濾一遍去渣,剩下的湯水白如雪、濃似奶、味極鮮美,可以直接喝,也可以加到菜肴或湯羹中提鮮。

  菜單是一早就列好的,別的都還好,獨有兩道大菜比較費時候。

  一道是胡椒肚包雞。

  這道菜光食材處理就很麻煩,尤其是豬肚,用鹽和醋反復揉搓了不知多少遍,才算把異味洗凈。

  豬肚洗凈后,將一只治凈的土仔母雞塞進去,用棉線封口,再用竹簽扎眼放氣。

  最后加上蔥姜料酒鹽糖胡椒,大火燒沸,轉文火慢煨一個半時辰至肚子軟爛,才算完成。

  雖然做起來無比費事,但做成后,喝湯湯鮮,吃肉肉香,再費事也值了。

  大寶平素最喜歡這道,尤其入冬以后。

  另一道是火腿燉肘子。

  火腿是辛子期派人去南邊采購藥材時帶回來的,他早些年在南方游歷時最愛吃這個,所以即便回到北地也念念不忘。

  這次帶的有些多,便給季妧勻了兩個,季妧當即就想到用這個來燉肘子。

  切下需要用到的火腿,在沸水中浸泡小半個時辰,再把表面的油和蠟清除。

  肘子冷水入鍋,加入蔥姜料酒適量,大火焯水兩刻鐘,煮到筷子戳進去沒有血水為止。

  黃豆也要在冷水中浸泡半個時辰以上。

  這些準備工作完成后,將三者一起冷水入鍋,大火燉煮。

  煮到筷子可以輕松戳進肘子里,黃豆外皮呈透明,撤柴停火,將火腿和肘子撈出,用冷水接涼去骨。

  最后把煮熟去骨的肘子火腿,以及煮酥的黃豆,齊齊放入冷水鍋中,加入蔥姜料酒和香料,大火燒開,蓋上蓋子再轉中火。

  熟爛要適度,火候一定要掌握好。

  煮上一個時辰差不多就能看到白湯,直到火腿也可以輕松用筷子穿透,便可調味出鍋,

  經過蒸燜的肘子,皮潤肉酥,入口即化,裝盤后澆上湯汁,醬赤飽滿,香氣蒸騰。

  她之前就做過一回,關山雖然沒說,但比往常多吃了兩碗米飯,顯然是喜歡的。

  季妧自己的的口味就比較小清新了。

  先是將熟雞脯肉切成黃豆大小,用清醬和酒拌勻,放到干面粉里滾一下,入鍋用素油炒了盤清鮮無比的“珍珠團”。

  又以魚為原材料,剔骨去皮、取用魚肉、制成魚蓉,與雞蛋皮、辣椒絲一起,做了道“如意卷”。

  這兩樣雖說是她的最愛,大寶也很喜歡。關山既然說過季妧做什么都好吃,自然也不能不捧場。

  剩下的就是些諸如溜雞脯、醋摟魚、麻辣肺片,以及上湯白菜、三鮮丸子和肉絲跑蛋的家常菜了。

  另外白狼送來的山雞和野兔也做了兩道,還有一道辣鹵拼盤,以及一甜一咸兩盆湯。

  總之擺了滿滿一桌。

  吃是肯定吃不完的,但這天興剩菜,越剩越好,年年有余嘛。

  大寶幫著季妧擺碗筷,等關山去院外放鞭炮回來,一家三口落座開吃。

  席間季妧問關山要不要喝酒。

  除了火腿,辛子期還給她送了兩壇子鶴泉酒。

  “也好。”

  關山去雜物間把酒取來,扯掉泥封,先給自己倒了一碗,嘗過之后便將酒壇放下了,沒有給季妧倒的打算。

  對此他的解釋是“易醉”。

  季妧雖說不懂酒,但對于他給的這個理由還是不咋信的。

  古代的酒水多是自然發酵,酒糖度較高、酒精度卻很低,所以那些故事里的好漢們才會動不動就大碗喝酒,卻少有人喝醉。直到宋末蒸餾技術傳入,酒的度數才開始提高,好漢們自此也改成了小口喝酒。

  她所在的大周,至少北地目前還沒有聽說過蒸餾技術。

  鶴泉酒雖說是南邊的,有沒有運用這項技術不得而知,具體的釀制工藝也不清楚,但它是黃酒,酒精度想來也高不到哪兒去。

  不過季妧本身對酒就沒什么執念,也就沒和關山較這個勁。

  大寶倒是眼巴巴盯著看了許久,關山雖沒說什么,季妧卻是不肯松口讓他喝的,所以再看也沒轍。

  要不怎么說一個家里也存在食物鏈呢?

夢想島中文    福運娘子山里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