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六十四章 甚是想念

  (女生文學)

  宋茯苓一身男裝早就已經換好。

  正靠在炕墻上,腳穿黑色皂靴悠哉悠哉的晃悠。

  粉白的小臉低頭翻閱著手里的《山家清供》。

  她覺得這本食譜寫的非常有趣,寓志趣于山野美食之間。

  米壽在炕下興奮的東跑一趟、西竄一趟。

  沒穿那身小藍。

  宋福生說太扎眼了。咱們吶,今天就是瞧熱鬧,弄一身藍,棉衣裳還帶個帽子,人太多,造型奇特,扎眼。

  米壽大早上就跑個滿頭冒汗。

  看他這架勢,真能感覺出來離討狗嫌的年紀越來越近了。

  有時候打擾到宋茯苓看書,茯苓會瞟他一眼,米壽才能老實一會兒。

  灶房里。

  大郎在給爐子和灶坑的火壓住。

  既能溫著炕,還不能讓火滅掉。

  虎子在給高鐵頭換耳朵上的傷布。

  鐵頭的傷耳前幾日又有點不好,在倉場衙后院張羅裝貨時被凍了一下,每次換藥都疼的嘶嘶的。

  虎子就沖他耳朵吹涼風:“忍一忍啊,這就好。”

  而宋福生和錢佩英是掐著時間在小屋換衣裳。

  這小屋現在已經被錢佩英拾掇了出來,每次進城,她兩口子就住這屋。

  宋福生今日沒穿官服,也沒穿那件貴衣裳,就是老農打扮。

  他一邊系棉襖,一邊和錢佩英小聲八卦。

  那嘴啊,一直沒停,就和媳婦屁話多:

  “自古就講究禮大于天。

  天子,他也怕天下文人的悠悠之口。

  所以我說,怕被世人詬病,皇上為了羞辱魯王,也是煞費苦心。

  他不說游街什么的,他就是放出去信兒,魯王從哪個城門幾時被押回。他要是不默認,別人是咋提前知道的?別人咋能小道消息四處傳播?

  他弄一出,老百姓自己去瞧沒辦法呀。”

  錢佩英也在穿男裝,給胸裹緊些。

  一邊示意宋福生幫幫忙,一邊扭頭問:“那看來皇上是真恨他,指定是死路一條,夠嗆幽禁吧?不都說王爺一般是幽禁嗎?”

  宋福生聞言呵笑了一聲,“哪是真恨,是恨死了。我告訴你,越是親兄弟,那些熟的人,包括被朋友背叛,越是能恨不得對方立馬死。”

  他自個就是這樣的漢子。

  被外人傷害了,咱再不接觸就完啦。

  但被親人傷害,這事就過不去,恨不得每天早上起來都能生上一陣悶氣。

  這是人性。

  “更何況,那幾個王爺犯的是啥罪?那可不是生氣的事。

  十惡不赦里,謀反、謀大逆,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全占了。

  魯王又是個倒霉蛋,那幾個王爺備不住都跑了,就他倒霉被陸畔給逮住,據說,幾次想自裁陸畔都讓他求死不得。

  這個機會眼下送到了皇上手里,打了這么久,死了多少人,錢庫都要折騰空了,活捉了第一個王爺,要給老百姓們一個交代了。

  換成我,我也恨不得往死里羞辱魯王。

  我指定會尋思,特娘的,成王敗寇,這是我成了,我要是沒成,你一定會比我羞辱你還邪乎,你也指定往死里整我。”

  錢佩英斜眼瞅了瞅宋福生:你怎么那么會聯想呢,還你是皇上。

  宋福生卻誤會了,以為媳婦不信:

  “真的,媳婦,你別把皇上素質想的有多高,只要是人,他就是凡人,人性是相通的,兔子急了也咬人。

  而且他備不住還不如我這素質呢。

  沒聽咱閨女說嗎?

  歷史上那有多少皇上罵人,那比我個小老百姓罵的都花花。

  什么漢高祖、宋太祖,截你娘頭,截你爺頭。

  周烈王下圣旨問候別人老母:叱嗟,爾母婢也!”

  錢佩英疑惑,她咋不記得女兒聊過這個:“那個爾母婢也,啥意思?”

  “去你嗎的。”

  錢佩英:“…”

  艾瑪,她家小研究生咋啥都瞎研究呢,那種罵人的書也看。

  宋茯苓不知道父母在聊這個話題。

  要知道她會說,這個真不是很惡劣,有惡劣的她不好意思和老爸八卦。

  比如,有皇上給大臣下圣旨罵過:“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漢中去,你強要往漢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許多兵馬。驢球子,入你媽媽的毛!欽此。”

  看看,茯苓才是真的知識都學雜了。

  “快點走,別白話啦,還沒吃飯呢。難怪閨女當初讓你去說書,你不說書真白瞎。話說,你今兒真不上班啊?大郎他們不去也行?”

  宋福生最后掖了掖褲腳子,整理一番:“不去,老魏聽說你們來,非讓我歇兩天,點卯也不用去,對外說我跑貨源。”

  “為啥呀,他現在咋和你這么好?你不是說他那人可尖了嘛。”難道是吃飯吃出了感情?

  “哼,”宋福生笑了一下:

  “傻媳婦,你見過哪個官員幾頓飯就能給收買的?

  是陸畔火攻成功,咋打的咱不知道,但是火攻指定是用我魚油了唄,老魏批的款,功勞就在他身上,這叫有功。

  看著吧,等遷都完事,論功行賞,老魏搞好了去地方能弄個知府當當,那多有實權啊?他能不樂?”

  錢佩英聽完這個倒是沒咋詫異。

  這不是自古以來一向如此,哪是誰的功勞就一定是算誰的,說不清。

  閨女發表個獲獎論文前面還要將老師名寫前面呢,也沒聽說幫什么忙,那官場就更是方方正正性格的人干不了,會憋氣。

  宋福生帶著一家老小,羊肉泡饃,開吃。

  “大郎,你們幾個不夠吃再要,吃飽飽的。”

  “兒呀,瞧這小嘴吃的,來,擤擤鼻涕。”

  “閨女,出門還自帶辣椒面啊?來,給我也整點。”

  宋福生很喜歡吃辣,就是這里沒有汽水,要不然再來一口飲料打個嗝,這小日子過的正經不錯。

  今兒奉天城這個熱鬧。

  擺羊肉泡饃攤子的老板娘,都身系圍裙抽空跑出去瞧熱鬧。

  錢佩英邊吃邊回頭瞅一眼,“咋感覺好像有很多外地來的?”

  沒等宋福生回答,那老板娘就說:“聽人講,幾處城門那里是有從下面各縣城特意來的,今兒衙役都在那查呢,凡是拿著衙門給開的保具就可以入城。”

  說到這,特意湊近些,才小聲又繼續告訴錢佩英道:“那些人家的孩子去當兵差,都沒了,特許進城。人家咋能不特意趕來看看是誰給禍害沒的。”

  老板娘還說:“快啦,一會兒我也去看看。”

  被她夫君給喝罵啦,去瞧什么熱鬧,今兒城里人多,可下買賣好了,咋那么沒正事?去煮湯。

  所以說,沒等見到魯王呢,錢佩英就有點后悔:你說看這熱鬧干啥,甭管打贏打輸都伴隨著好些小伙子死亡,心里有點不得勁。

  但是望著前面隨著人流烏央烏央往前走的爺幾個,她也只能跟著去,瞧閨女和米壽那探頭探腦的模樣,越來越像她們奶。

  通往府司西獄大牢的城門口。

  咱也不知道是不是自發的,這里路的兩旁站滿了人。

  “借過,借過。”

  “謝謝啊,謝謝老伯。”

  高鐵頭、大郎、虎子,這仨大高個小子,先擠進一處視野還不錯的地方,讓抱孩子的宋福生、妹妹和三嬸進來,他們仨左右兩旁護著,別一會兒嘈雜起來被擠摔倒。

  這些“自發”的百姓們,在翹首以盼望著的同時,還在互通小道消息,說啥的都有。

  宋茯苓此時聽到最多的就是:定海將軍四個字。

  “知道嗎?定海將軍神勇極了。外頭當時黑乎乎的,誰也沒瞧見,就他瞧見了,一看要脫逃,當即跳進海子里。這天多冷哪?他一猛子扎進去…”

  “那是當然,定海將軍是誰,其父馬背上就蕩平了多少,到他這,更了不得,能馬背上打也能海上攻,真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那火攻,聽說海上的火光燃了三宿…”

  “哎呀,他才多大?據傳還未娶妻,少年將軍,這真是玉面將軍,出城時的風華我還記憶猶新。”

  “我也在,我也看啦,噯?咱定海將軍為何沒成家?是不是定親啦?是哪個府上的貴女你們曉得不?”

  “耽誤了,定親也得耽誤。”有一位老伯應該是與同伴小小聲講,將軍爹沒啦,定親可不暫時也沒用?

  那位同伴整了句:“耽誤咋啦?能被定海將軍看上的貴女,那是她們的福氣。”

  宋茯苓:“…”

  一個個說的就跟他們親眼瞧見了似的,還猜人隱私,比她還會編話本。

  米壽的小臉,不知是凍的,還是聽到別人夸小將軍哥哥激動的。

  小人心里有個大秘密,真想與這些人大聲分享:定海將軍我認識,是哥哥,我叫他,他應。

  不過,米壽小小聲再次問道:“姑父,哥哥這趟真的不會回來嗎?”

  “我不是說過嘛,不會。”

  宋福生猜:陸畔應該是在鎮守。

  一個地方被攻打下來后,后面的事老多了,比打仗時還要忙得團團轉,離親自回來且早著呢。話說,陸家軍這個年都得在外過。

  就在這時,人群忽然變得亂哄哄了,“來啦?來啦!”

  瞇眼一瞧,可不是,慢慢能看見有隊伍往這面來啦。

  當真正能看清楚隊伍時。

  宋茯苓不自禁與老媽對視一眼:犯人可真多,那么老長一條,男的女的都有。

  錢佩英:艾瑪。

  她也被震住了。

  第一反應是,做那么些刑枷和囚籠就得費很多木材吧?

  只看遠處浩浩蕩蕩隊伍里,最前頭就是穿著破破爛爛腳帶鐵鏈子、雙手被刑枷夾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個個低著頭,人頭都數不清了,一排一排又一排。

  兩邊是身穿統一服裝手持大刀的衙役,偶爾還會有衙役進入隊伍里推一推犯人,喝令快些走。

  這些人身后是手推車。

  手推車上面是奄奄一息的犯人摞成摞。

  宋福生看到這些手推車時,挑了下眉,心想:陸畔與他說話什么的,偶爾會感覺這小子性子溫吞吞。果然,是假象。真性情溫和,就干不出你瞅瞅那些人都那樣啦,摞成摞只吊一口氣,就讓死在那面得了唄?不滴,死心眼,費人力物力推也非得給送回來。

  宋福生抬眼再往后一瞟,正戲來了。

  浩浩蕩蕩的三十多臺囚車,那些人身上又是血又是破布條子的,囚車里每個犯人兩手被吊著夾住,只能站在里面,比他那時候坐囚車差遠了。

  鐵頭、大郎、虎子也三目對視了一番,與三叔三舅同步:

  和他們當初坐的囚車不一樣。

  他們那時候能擠著坐,像三叔一個人的那種還能伸腿歪一會兒。

  “姐姐,哪個是被哥哥費勁抓的?”米壽扯著宋茯苓的手問。

  她哪能曉得,又沒見過。

  不過,“前面的應該都是追隨魯王的那些重臣,往后面找吧,一般最厲害的壓軸。”

  果不其然,最后面的一個囚車,兩邊跟著很多騎高頭大馬的官員。

  其中最顯眼的一位是滿臉肅殺的耿副尉。

  而前面囚車里披頭散發的,身上帶著血跡的正是魯王。

  宋福生看見耿副尉,心想:啊,是你小子帶隊回來了。看你打頭的樣,陸畔是不是升你職啦?

  大郎也興奮地示意兄弟幾個看,讓好好尋尋,看看能不能在隊伍里再找出認識的陸家軍了。

  感覺上宋福生他們這伙人還算輕松,主要是大郎他們尋的站腳地好,附近沒有太多士兵犧牲的家屬,聊的都是定海將軍。

  但是當第一批犯人真的打面前經過,當路兩邊的老百姓共同群情激奮扔臭狗屎時,宋福生以及大郎他們表情也變的鄭重起來。

  他們是去過戰場的人,是親手下葬一路走的兄弟的人,才過去沒幾個月,音容笑貌還記得。

  “我的兩個兒呀,兩個,就是因為你們沒的,”有那老大娘當場哭暈。

  有那老爺爺將身上的筐卸下,手哆嗦著將一筐筐牛糞往這些犯人身上扔:“我讓你斷我家香火,我就那一個孫!”

  老百姓不懂彎彎繞繞的什么大道理。

  他們就知道,人家先皇都說了,將皇位傳給俺們這里的燕王,你們那些王爺就消停的唄,為何要放著好日子不過造反。

  你們要是不造反,我們這里會征兵嗎?不征兵,我們家的兒子孫子就不會死。

  不知是誰帶頭喊起來的,“給他們五馬分尸。”

  兩邊所有的百姓就跟著一起狂喊:“五馬分尸,五馬分尸!”

  耿副尉坐在馬上,表情絲毫未變。

  心里卻在想:如果說咱們這里的百姓慘,那么魯地的百姓更慘,魯王不停征糧餓死太多當地的百姓,那些人目下都沒有力氣哭沒兒沒女了。

  皇朝將面臨著要治理這些“傷地”。

  另外,最主要的害的他們將軍受傷,真是車裂死都不足以解恨。

  耿副尉邊想著這些,邊騎著大馬高高在上經過。

  忽然,他一拽馬繩。

宋福生立即感覺附近好多人在c花  c花他。

  錢佩英也表情不自然,她男人已經這么厲害了嘛?

  因為耿副尉在高頭大馬上,向宋福生遙遙一抱拳,再不是那副肅殺的模樣,而是眼里帶笑,嘴型蠕動:“先生。”

夢想島中文    我全家都是穿來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