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房間里又沉默下來。
外面的風還是一陣陣“嗚嗚嗚”的刮過。有塵土和落葉被刮起來,天空更灰蒙蒙的了。
不知道是哪里來的一只馬夾袋,忽而被風吹向空中,旋轉著起起伏伏,最后飄到前面的樓房頂上不見了。
“是的呀。現在條件稍微改善了,人們歡喜懷舊,懷念舊時的美好時光。而實際上,舊的東西未必都是美好的,甚至有些很丑陋。”徐進感嘆。
“歸根結底都是房子惹得禍。”謝雨生想了想,說,“在大上海,居住不易啊。”
他說,講起來上海的典型住宅,大致經歷過三次變化。
第一代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代表住宅石庫門;
第二代是50年代以曹楊新村為代表的一室戶不配套的筒子樓;
第三代是80年代開始大批出現的小廳、小煤衛、大臥室布局的新村工房。
上海人喜歡將這批擁有獨立煤衛的住宅稱為“新工房”,以區別此前煤衛合用的“老工房”。新工房是上海住宅史上的第三次變革,也使很多上海人改善住房條件的夢想成真。
1985年,市建委制定了《上海市“七五”期間職工住宅設計標準》。
這是上海最早一版的住宅設計標準,將多層住宅每戶平均建筑面積的上限,從此前的45平方米提高至50平方米。
他想了想,說,如果仔細看看這年制定的上海職工住宅設計新標準,其中有不少設計在當時的條件下還是很人性化的:
比如,考慮到上海的氣候冬冷夏熱,又不屬于供暖區,居室的朝向以朝南為主。廚房的平均面積為4平方米左右,配有洗菜池、煤氣臺和操作臺,還附設有吊柜。廁所取消暗間,面積為3.5平方米左右,配備抽水馬桶和浴缸,留出了雙杠洗衣機的位置,并設有兩用地漏和三眼插座。煤衛空間可謂麻雀雖小,但是五臟俱全。
當然,與之前的的兩代戶型相比,這一標準最突出的變化是改變了過去無廳大房間的格局,設置了“過廳”。
也許是考慮到當時遷入工房的家庭人口多,一室、兩室不一定夠住,所以“過廳”的功能靈活機動。按照設計,“可作就餐和會客之用,大小以能布置一單人床為宜”。
過廳里放一張小方桌,則可以供一家人平時吃飯用。要是來了客人,還有地方臨時打地鋪。
現在王建浦分到的房子屬于第三代住房的后期。這時候已經比第三代當初的房子又有所改進:為滿足人們會客、客房的需要,房型設計得更為合理,發展為一室半或一室一廳。
就像王建浦他們分得的這套房,雖然面積小,并且廚房和衛生間的窗戶面向過道,缺乏隱私。但是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變化為“一室半”的房型。
在還沒有商品房買賣的時代,什么樣的人可以有足夠的幸運,得到這樣一套煤衛獨立的“新工房”,改善住房條件呢?
一部分就是像小區里得大部分人家一樣,拆遷分得的;另一種是作為居住困難戶被照顧。
謝雨生感概,說:“阿哥你們運道好的。說實話,光是有獨立煤衛這一點,你們這房子就足以甩出石庫門房子、兩萬戶房子幾條橫馬路了。”
“能有一室戶做婚房是真心令人羨慕的。現在很多人結婚,婚房都還只能是在男方石庫門的房子里搭出一個閣樓的。”
唏噓歸唏噓,只要是有了房子,也算是終于有了自己獨立的小窩了。
胡曉輝看向李尚,笑問道:“大嫂,你們準備什么時候搬進來住?”
李尚笑笑,說:“不著急的。”
“搬來之前,這里的毛坯房應該要裝修的吧?”
李尚不響。
胡曉輝看向王建浦。
王建浦抽一口煙,說:“可能得要過一段時間。你們知道,建好剛剛通過去美國的留學考試,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雖然說有全額的獎學金,但總不至于讓一個女孩子在異國他鄉受委屈的吧?所以我們家里把所有能拿出來的鈔票,都找打樁模子兌換成了美金,以備建好不時之需。”
謝雨生說道:“講實話,你們住這里,去徐家匯那邊單位上班,路程確實老遠的。”
提到單位,講著講著,一會兒就說到了王建浦的工作。
謝雨生問:“阿哥你上次‘十一’去北京開會,聽說還是夏主任直接‘借你’去開的,這里面應該有內容吧?”
王建浦笑笑,說:“看看,做記者的就是不一樣,狗鼻子就是比平常人靈敏。每時每刻都改不了想挖內幕新聞的沖動。”
王建東幾個哈哈大笑。
“職責所在,都成職業病了。”謝雨生恨著呵呵一笑,看著王建浦說,“阿哥你和我們幾個,還有什么能講不能講的?”
王建浦彈彈煙灰,說道:“不瞞你們說,我工作的安排上半年可能會有變動。上次去北京開會回來后,我再一次向單位打了調動申請了報告,去向就是浦東。”
“來浦東工作一直都是你的想法。”
王建浦抽一口香煙,說,是的啊。不過因為馬上面臨市里兩會的召開,我們單位是其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單位領導的意見,推遲到兩會以后再做考慮。不過后來夏主任私下里告訴我,我們單位應該已經基本同意了的。
“很好。我們兄弟幾個終于能有機會又會師了。”徐進笑道。
李尚看向王建東和胡曉輝,說:“單位分房,早登記早排隊。這個簡單的道理你們倆不會不明白的吧?”
王建東不作聲。
胡曉輝顯然有些很不好意思,低頭囁囁嚅如說道:“我們還小,我也才剛畢業不久,”
王建浦哈哈一樂,笑道:“可你們要知道,房子不等人的啊?說不定過了這個村,就沒有合適的那個店了。曉得伐?”
李尚笑笑,說:“我們聽說,市里福利分房的制度這幾年可能會有變化,所以你們倆要抓緊時間。”
王進東和胡曉輝對看一眼,低頭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