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這首詩最難能可貴的是,即便大喜大悲之間不過幾個詞句,關于“葡萄美酒”與“征戰幾人回”的氣魄,卻依舊是奔放的、豁達的,甚至是熱烈的,有著馬革裹尸也不過如茨開闊和痛快。
他道:“葡萄釀成了酒,柔弱就成了豪情,驕矜也被無畏取代。葡萄從舌尖的一點愜意,成了苦中作樂的情緒來源,也成了邊塞詩里豪氣沖的引子。”
花若有所思,問:“講實話,不要夜光杯,實際上連葡萄美酒我都還真沒見過的,更不知道它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和體驗?”
姨搭腔,問:“花,葡萄酒都不知道啥東西,你笑吧?”
花認真地點點頭。
“要葡萄酒,就要先到葡萄。”外公放下茶杯,:“細究起來,葡萄原就來自西域涼州。”
花還是不理解,問:“西域又是指的現在哪里?”
毛插話,:“所謂西域,其實是漢代以來對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的一個總稱。甘肅的玉門關,你應該曉得的吧?”
“就是‘春風不度玉門關’里的玉門關嗎?”花抬頭問。
毛點頭,:“西域到了后來,就演變為我國的西部地區的含義,所以除開甘肅,現在的青海、西藏也大致是屬于西域的范圍。”
外公想了想,對毛道:“關于葡萄的故事,你曉得嗎?”
毛看看花,回答:“知道一些。”
“那好。”外公笑道,“那你先來我們國家葡萄的種植歷史好了。”
姨站起身來,道:“你們兩個孩,好好著和外公學習學習,曉得伐?我和你們外婆先去做菜了。”
大姐也站起身來,幫著一道去做飯菜。于是她們三人先走了。
外公眼光看向毛。毛沒有回避,閉著眼整理了一下思路,接著娓娓來。
據《史記·大宛列傳》記載,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為酒,富人藏酒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漢使(指張騫)取其實來,于是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
這里的蒲陶,就是葡萄。
可見彼時大宛國及其周邊地區不但生產葡萄,還精于葡萄酒的釀造和存儲。葡萄園或者還是財富的象征。新疆出土的文物中,曾有一枚約東漢時期的木牘上記載著居民的買地契約,與中原人士不同,鄯善國人買的不是農田,而是…葡萄園。
張騫鑿通西域后,葡萄的栽培技術、釀造工藝,甚至是釀酒藝人,也就順著絲綢之路從中亞來到中國。這種甘甜滋潤的果子給國人帶來了新鮮體驗,新鮮的是果子本身,更是其衍生品葡萄酒:可以香甜,可以醉倒;可以酌,也可以豪飲。
只是來自異域的鮮果和果酒恐怕價格不菲。在《續漢書》里,葡萄酒居然成為買官工具。“扶風孟他以蒲萄酒一斛遺張讓,即以為涼州刺史。”
毛介紹,張讓是東漢宦官,靈帝寵臣,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孟佗的籌碼是一斛美酒,也就是毫升,以今日一瓶紅酒750毫升計算,孟先生27瓶酒就換來一個州官,可見彼時紅酒價格之高。
及至唐初,葡萄得以廣泛種植,民間釀酒處并不罕見。但將釀造葡萄酒的方法確切記錄在冊的,不是酒坊的工匠,而是多才多藝的......太宗皇帝。
貞觀十四年,唐平定高昌。高昌產葡萄,以釀酒聞名。唐太宗開開心心搞到了高昌的“馬乳蒲桃”,還“於苑中種之”。最有探索精神的是,在獲得釀酒方法后,“帝自損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既頒賜群臣,京師始識其味”。
毛笑笑:“這里面還有一個笑話,的是太宗一鼓作氣釀了八種不同成色的葡萄酒,他還不忘賜給群臣嘗嘗,大概也是想堵住魏征的口,怕被老臣找談話。”
毛完,大姐和花對著他翹大拇指,笑道:“毛你見識多,知識還真是可以的。”
花想了想,偏著頭問:“毛古古,按你的法,那么這個葡萄其實也可以是進口品種咯?”
毛一愣,一下子竟然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外公笑笑,補充,實際上,我們國家食用葡萄的歷史很久,早在兩三千年前的《詩經·七月》中有:“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這里的薁指蘡薁,就是一種野葡萄。
我國原生的山葡萄,也叫野葡萄,有20多種,分布范圍很廣,《詩經·王風》中有:“綿綿葛藟,在河之滸。”這種叫葛藟的植物,也是一種葡萄科植物。
毛和花都安靜地聽外公往下講。
外公吃一口茶,繼續,葡萄和葡萄酒都是老早子文人筆下贈送之佳品,也是對當時客觀事實的如實反映,同時還體現了人們對葡萄的喜愛。比如剛才毛的孟佗用一斛葡萄酒換得涼州刺史的官職,蘇軾在《次韻秦觀秀才見贈秦與孫莘老李公擇甚熟將入》中寫道:“將軍百戰竟不侯,伯郎一斛得涼州。”
他道,不過毛的也沒有錯,確實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才引進的西域葡萄栽種和葡萄酒生產技術。
毛臉上一紅,輕聲:“還是我讀書做的功課不夠。我以后在這一方面還要加強的。”
外公笑笑,:“你今表現已經很不錯了。不過我還是有一句話要送給你,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校讀書如此,以后就是參加工作,進入社會,亦是如此,曉得伐?”
毛低頭,不響。
外公哈哈一笑,道:“毛你的古詩還沒有背出來呢。這樣,你背一首長一點的,算是將功補過,應該可以吧?”
毛坐直身體,閉眼思考了一會兒。正要往下背,只聽得院子外傳來“叮鈴鈴,叮鈴鈴”一陣腳踏車鈴響的聲音。
百镀一下“浦江東爪机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