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篇-俠論

  “俠,何為俠?何以稱俠?何以為俠?游俠之士,他們的行為雖不符合正式法紀的軌道,但他們說的話一定會兌現,他們辦事一定很果決。他們已經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誠心去辦。他們不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別人的危難。一旦將別人從危難和死亡線上拯救出來,也決不自恃自己的能力,同時羞于夸耀自己的品德。”墨子于臺前,負手于后。侃侃而談。

  “人生于世皆不可躲避平安或危難。太史公說:‘昔者虞舜窘于井廩,伊尹負于鼎俎,傅說匿于傅險,呂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飯牛,仲尼畏匡,菜色陳、蔡。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災,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勝道哉!’”

  “那么先生。”一學生站起,向墨子作揖。“仁的評判標準為何?”

  墨子看了他一眼,捋了捋須,點了點頭示意其坐下。

  “不同之人判定仁之一詞有不同的定義,鄙野的人常說:‘辨別仁義否,就是以給我以好處為標準,對我好的人就是有德性的人。’所以伯夷恥事周天子,餓死在首陽山,而文王、武王并不因此而貶損王號;而跖和蹻殘酷暴戾,他們的崇拜者卻不斷地稱頌他們的仁義。由此看來,‘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

  “那么先生,非子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那么俠到底是仁義還是目無王法呢?”有一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當然,現在有一些拘泥的學者,頑固地抱著短淺的道義,長期地孤立于世俗之外,他們哪里比得上那些議論不高、與世俗一般見識、隨波逐流追求名利的游俠呢?這些出身平民的游俠之士,一旦許下或取或予的諾言,便千里仗義而行,為別人赴死而不顧世俗議論,他們也有所長,并不是隨隨便便而能辦到的。所以有身陷危難的人是能夠向游俠以性命相托的,這難道不是賢能、豪杰嗎?如果讓鄉間小巷的俠士與季次、原憲他們比較一下的話,他們為當時社會所作的貢獻,不能同日而語。但是從功效的顯著、言語的信用來看,俠客的正義行為,又怎能輕視呢?”

  “學生受教。”學子稍加思索了一番墨子的言論,恍然大悟。

  “那俠客如何能與孟嘗君,春申君,平原君等儒門高士比較呢?他們俱是廣納賢才,以仁義道德著稱于世。”還不等上一位學生坐下,又有一學生站起發問道。

  “古時候民間俠士,其據已不可考。但對比近代的延陵季子,孟嘗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這些依仗是國君的親屬,憑借著封地和卿相的富厚,廣招天下的賢能,從而使自己的名聲在世間傳揚的人,俠士之所為是更加的光輝偉岸了。這不能說延陵季子,孟嘗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這些人不算賢能。但這就好像是順風呼喊,并不是聲音加快,而是風勢激揚罷了。反倒是民間的俠士,他們修煉自己的一言一行,磨礪自己的品行,使得聲名傳于天下,讓天下人都稱贊他們賢能,這才是難能可貴的啊!”墨子笑著對這位提出問題的學生解答。

  “從我朝以前,因出身卑賤,俠客們的事跡都被埋沒而無法見到,我很痛惜。就我所知道的,我朝興起以來,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這些人,雖然他們常常觸犯了法律,但他們個人的美德,以及廉潔謙讓的作風,卻讓人有很多稱道的地方。他們的名聲并不是憑空建立的,人也不是憑空歸附他們的。至于象結成黨羽、巴結豪強、互相勾結,倚仗錢財欺壓貧窮的人、以野蠻暴力侵害孤弱之輩,以此放縱貪欲,圖得自身快樂,游俠們也是很憎恨這些丑行的。我嘆息世俗不了解游俠的用心,而輕率地將朱家、郭解等人與豪強暴徒看作同類而加以嘲笑!”墨子自顧自地說道。

  “郭解為人個子矮小,精明強悍。他年少時期殘忍狠毒,心中憤慨不快時,殺人如麻。他不惜犧牲生命為朋友報仇,他不僅包庇亡命徒去犯法搶劫,他還私鑄錢幣,盜挖墳墓,他所做的犯禁之事根本數不清楚。但每次都能得到上天保佑一般,在危險的時刻脫身。

  等到郭解年齡慢慢大了,就開始反省自己的行為,開始用恩義化解怨恨自己的人,他常常布施于人,而且不求他人回報。他救了別人的性命,也絲毫不自夸功勞,深藏功與名。久而久之,他的仁義之命傳播開來,越來越多的人依附于他,慢慢地就自成勢力。

  郭解的侄子依仗郭解的勢力,與人喝酒,讓人家飲盡。直到那人不能再喝了,他都要強行灌酒,并且羞辱其家人。那人發怒,拔刀剌死了郭解的侄子,便逃跑了。

  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兇手的去處。兇手惶恐,自己回來把真相告訴郭解。誰知郭解卻說:“你殺了他是應該的,是我的侄子無理在先。”于是命人放走了那個兇手,把罪責歸于自己的侄子,世人聽到這消息,無不稱贊郭解的道義行為,更加仰慕于他。而他的姐姐發怒地對人說道:“郭解真是仗義,人家殺了他的侄子,卻反而放跑兇手。”于是她把兒子的尸體丟棄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郭解一次外出歸來,人們都紛紛恭敬地為他讓開道路,卻有一個人傲慢地坐在擋住他的去路,郭解派人去問他的姓名。那人不說也不動,繼續擋住郭解的去路。門客之中有人認為那人侮辱郭解要殺那個人,郭解阻止說:“身在鄉中,得不到別人的尊敬,這是我自己的道德修養得還不夠,同他有什么罪過!”門客這才罷手。

  郭解后來得知其家中有寡母需要照顧,還為此暗中囑托尉史說:“這個人我很關心,輪到他服役時請以免除。”從此以后縣中官吏再也沒找過這位對郭解不禮貌的人服役。對此這人感到奇怪,跑去官署問其中的原由,得知原來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非常感動,并且自責之前傲慢對待郭解的行為。為了報恩,他向郭解負荊請罪。百姓們聽到這消息,越發仰慕郭解的行為。

  一日,洛陽有人結仇斗毆,城中數以十計的賢人豪杰從中調解,兩方面始終不聽勸解。豪杰們束手無策就去鎬京求見郭解說明情況。郭解去會見結仇的兩人,兩人出于對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聽從了勸告,準備和好。郭解卻阻止道:“之前洛陽諸公為你們調解,你們不肯接受。如今有幸你們能聽從我的勸告,但是我郭解不能奪了洛陽諸位賢豪大夫們的面子。”因此郭解當夜離去,留下話來給二人:“待我離開后,你們切記要讓洛陽豪杰再次調解。”

  “郭解時刻保持著恭敬待人的態度,從不乘車走進縣衙門。他替人辦事,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一定竭盡全力把它辦成,而辦不成的,也要使各個方面都讓人家滿意。由此,江湖中人無不尊重于他,爭相為他效力。”墨子說完這個故事,看著眾學子若有所思或幡然醒悟地樣子,點了點頭,悄然離去。

  .........................................................

  本文素材取自史記·游俠列傳作者司馬遷。

夢想島中文    世蹉跎兮自逍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