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50章攻擊靶子

夢想島中文    明末之偉大舵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戚繼光和李成梁被譽為萬歷年間帝國雙子星,是因為他們敢領兵出關去草原打仗,并且獲得巨大的勝利,北方取得空前勝利,才有萬歷中興之說。

  但是兩位將星殞落之后,再也沒有這樣的猛人了,建奴崛起,大明連續處于守勢。

  一說出城與蒙古鐵騎交戰,邊將們都大為驚恐,紛紛向上伸手,要兵要糧,最重要的是要板甲、火槍和紅衣大炮,憑什么遼東軍全員裝備了這些東西,而他們則只能拿著刀子與敵人拼命,這不公平,這說不通呀。

  所以靠這些人,是沒有指望了,只能依靠北面的賀世賢部和在京城的秦邦屏部,他們將是支援前線的主力部隊。

  當然,米禮義部四萬人,也是一重兵集團,本身擁有強大的戰斗力,這并不是蒙古軍隊說打就打,說滅就滅的,他們全員火槍,配有紅衣大炮,蒙古軍想搞滅他們,不付出慘重代價,這是不可能的。

  而且米禮義的重兵集團占據險地,又有林丹汗在手,忠于林丹汗的部隊想對付他們,這可是不容易。

  米禮義他們在開原之戰結束后,就開始籌備旱天雷計劃,他們制訂一個龐大的計劃,并對部隊進行適應性訓練。

  為了訓練部隊的攻城和守城能力,他們選擇在與白城地形差不多的慶云堡進行訓練,并且把慶云堡改造成白城差不多的樣子,制訂了幾套進攻方案。

  他們對慶云堡及其周邊進行戒嚴,負責執行戒嚴令的是錦衣衛指揮同知掌北鎮撫司事許顯純。

  白城城址規模宏大,城市建筑布局主次分明,結構嚴謹,白城分內外兩重,呈回字形布局,并利用棋盤山作為天然屏障,在兩座山峰之間的山坳處采用夯筑城墻,中心辟有寬十米的白城南門。白城的內城位于外城的中部,城墻高大規整,防御設施完備。

  城墻址為正方形,邊長三百米米,內城建筑以宮殿為主。中央宮殿位于城市的中軸線上,四周環以7座配殿,形成眾星拱月式的格局。

  錦衣衛密探打探出白城大致的方位和布署,作為情報,給東北皇家軍,讓他們作出針對性的訓練。

  草原人逐水草而居,住的是蒙古包,全副家當都可以放在車上,這就為漢軍尋找他們主力決戰了難度。

  漢軍出關,并不怕與蒙古軍決戰,他們怕的是繞了半年,找不到對方主力,卻被對方繞暈了,糧道被斷,被拖垮拖崩潰了,任何一個英明的大汗,都不會在漢軍出關時迎頭痛擊,而是誘敵深入,利用主場作戰之利,與你捉迷藏,將你繞暈拖垮,再尋找機會發動攻擊,一舉擊垮。

大明打蒙古人,既有藍玉捕魚兒海這樣的大勝,也有邱福臚朐河  這樣的慘敗。

  永樂七年,韃靼把大明的使節郭驥殺了祭旗,在永樂年期,明朝國力強盛萬國來朝,殺了明朝的使節就等于挑戰明朝的權威,朱棣聽后只說了一句話出征蒙古。

  為了給淇國公邱福一個建立軍功的機會,朱棣任命他為征討蒙古的主帥。

  在靖難之役的白溝河戰役中,邱福奮勇當先,直擊李景隆軍,勇氣可嘉。朱棣調撥了十萬大軍給他,為了保險起見朱棣還派遣了四位大將輔助邱福,副將王聰和霍親,右參李遠,左參王忠。

  朱棣知道邱福很輕敵,認為這一戰肯定可以輕松取勝,大軍出發后,朱棣還是不放心,派特使趕上大軍叮囑邱福不可輕敵。邱福表面上假裝答應,實際上并沒有放在心上,指揮大軍狂飆突進,一路之上,邱福只遇到過幾次小規模的低檔,但都不堪一擊。見敵軍如此不堪一擊,邱福越看越高興,更是不放敵人放在眼里。

  右參李遠覺得不對勁,蒙古人大戰通常以勇猛著稱,怎么會如軟弱呢?李遠苦勸多次無效,最后更是直接站到邱福馬前,拉住馬繩,阻止邱福繼續前行。邱福大怒說到“再說有亂軍心的話,就拿你的人頭來祭旗”。

  就這樣邱福的部隊完全進入了阿魯臺的伏擊圈,無數的騎兵從四周直沖下來,明軍毫無防備,最后全部死在韃靼的鐵騎之下。

  最后朱棣親自率領五十萬大軍北征,這才找回了場子。

  大軍進入草原,有極多的危險和難題,其中最主要的,是找不到敵軍主力,如果對方一心躲,比后世中彩票頭獎難。

  現在林丹汗居然筑白城,這對于大明這些有識之士來說,是多么愚蠢的事,這為大明的斬首戰術了可能。

  米禮義親自將計劃由斬首改為旱天雷,他們就是要來一個晴天霹靂,轟動天下。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住的是蒙古包,小而窄,面對高大宏偉的建筑,確是容易生出自形慚愧,然后生出莊肅穆之心。

  林丹建察罕浩特,就是讓各部酋長定期來見,讓他們生出敬畏之心,草原人可是在盛世強大之時,才敢筑城。

  林丹建察罕浩特,確是有向各部炫耀武功,迫令他們屈服之心。

  為了建白城,他耗資巨大,羊毛出在羊身上,他當然是加大了盤剝其它各部的力度,加上迫令部民由黃教改信紅教,部民們怨聲載道,敢怒不敢言。

  林丹汗建察罕浩特,是為了威加四海,絕對不會想到,是讓自已成了活靶子。

  米禮義部自開原之戰后,一直在慶云堡集訓,對外在聲稱參與鐵嶺之戰,鐵嶺戰場上也有他的旗號,徐光啟還弄來了四萬雜兵前來充數,只是鐵嶺之戰久而未決,幾位大佬飽受指責和批評,不過他們不為所動,有條不紊,按步就班完成計劃。

  他們一直在訓練,在等待時機。

  開原之戰后,蒙古人防他們就像防賊,到了夏天,更是日夜派出偵騎,不敢絲毫有怠,至秋風起,天高氣爽,正是出兵大好時機,明軍還是沒有什么動作,蒙古人終于放下心來,他們是相信,明軍是被建奴拖在鐵嶺了,蒙古人是被建奴打拍了,他們是知道建奴的厲害的,建奴在生死關頭,會發出巨大的能量,硬抗明軍也不是什么奇怪事。

  明軍精銳與建奴在拼死一戰,這對于蒙古人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事了。

  八月中旬,草原上開始下雪,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自從小冰河期后,北方草原八月下雪,天氣奇寒,加大了糧食酒水的消耗,越往北越冷,讓游牧民族沒有選擇,逐漸南移。

  下雪了,天地之間雪花飛舞,整個世界白茫茫一片,大雪還沒有封路,但是寒冷的天氣讓人不想外出,儲存夠了過冬食物的牧民們,開始躲在帳篷里,準備過冬,辛苦了一年,終于到了可以稍為休息之時。

  蒙古人也放下了戒心,天高氣爽,草長馬驃之時,明軍都沒有什么動作,現在更不會有,不出意外,他們將撤鐵嶺之圍,龜縮回自己控制的城市之中。

  而且察罕浩特和開原、鐵嶺之間隔著一科爾沁草原呢?科爾沁有三十鄂托克,近十萬控弦之士,不是好惹的。

  明軍出動了,四萬明軍兵為兩路,沿著既定的路線出兵,路線由北鎮撫司的許顯純制定的保密路線,避過科爾沁各部聚居點,偶有外出的牧民,也讓他們一一扣留,確保不會走漏風聲,明軍攜帶了足夠的保暖衣服、帳篷,也有足夠的熱食,確保了不會在野外凍傷凍壞。

  人員和物資的轉移,不是問題,他們紅衣大炮的轉移才是問題,二千斤重的紅衣大炮,多達百斤,加上配套設備和炮彈,光是炮團就有兩個,共計五千人,他們大量的使用騾馬和車輛運輛,這也是他們日進五十里的原因。

  他們兵為兩路,南路由米禮義和徐光啟統領,疾攻對方望南門,另一路由戚金統領,他們負責攻鎮北門。

  察罕浩特連嘎巴山和棋盤山而建,填住了兩門,就封死了他們前后之路。

  這座古城最初應該是大遼王朝治下的一座城池,歷經塞北遼、金、蒙的數百年的風風雨雨,到了近年,早已默默無聞,在歷史文獻中更是無據可考。

  此時的華夏版圖可謂烽煙四起。南面,明王朝統治極其腐敗,各種此伏彼起,大明朝廷搖搖欲墜;東北,新興的女真人后金政權鐵騎縱橫,披堅執銳,拔劍四顧,虎視眈眈。

  不甘落后于人,誓要重振黃金家族聲威的林丹汗,在此時建白城,這是野心勃勃之舉,他要在蒙古東部諸王之中樹立自己絕對的權威,在塞北諸部爭鋒之中,傲占一席之地,這是他無比野心,自視英明神武之舉,但卻是因此招來了致命的攻擊。

  林丹汗無意中現出的破綻,讓東北戰區參謀部及時發現,迅速的制訂出了這個令米柱也拍手叫絕的旱天雷計劃。

  旱天雷計劃不是米柱制訂的,卻是有力的推動者。

夢想島中文    明末之偉大舵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