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上架感言

  關于這書的幾個問題,想要接著上架談一下。

  第一這本小說我準備寫一個系列,高皇帝我想說的是朝代末年,士人朝臣的選擇。

  文皇帝朝代就主要討論一個新的朝代如何安穩渡過動亂期。

  仁皇帝(本書)就是討論前朝遺民的心態。

  武皇帝(耀棣)就是國立強盛之后,君王的選擇,當然按照我的設定,武皇帝最后會有失敗,但是無傷大雅。

  昭皇帝,如何中興,如何挽救武皇帝帶來的損害。

  惠皇帝,虞朝最鼎盛的時期,如何由盛轉衰,有外部變化,也有內部變化。

  宣、成、安、三帝我只是有大概構思,但是沒有具體想法。

  到了神帝,我也是構思到了末期,他想要中興,廢除古制,結果讓虞朝更加衰落。

  孝帝,這個構思就多了,孝帝改革大方向都寫好了,最后也因為孝帝剛愎自用,所有新政都以失敗告終。

  哀帝虞朝徹底滅亡,虞朝忠臣無力回天,完成一個輪回,寫高帝的時候,主要筆墨在新朝,而哀帝就注重舊朝這邊。

  第二為什么要寫這個,其實就是讀史書的時候,一種沖動,我設想一個沒有工業化沖擊的封建社會會走向什么道路,有沒有完美的法子能夠讓朝代延續下去,高皇帝的朝代是我心目中最為完美的時代,但是隨著自己寫著寫著,我才明白,這個完美其實不堪一擊,只是一種空想空談。

  我不斷修正,不斷改進,最后也是越來越絕望,因為封建社會最大的弊端是任何權利都操控在皇帝手中,皇帝英明天下就無事,皇帝若是昏庸,任何法子都不行。

  最后哀帝是我最為理想的一種破滅,當然我還是想寫,因為只有不斷寫著,才能明白,朝代的成敗興壞,這也算自己讀史的一種樂趣吧。

  第三,為了這本書,我準備了很多,關于各種設定大綱都已經寫了,大約二十多萬字,這里就貼出一小部分來。

  比如大地圖的二十二府。

  北四府是幽燕府(幽州和燕州,魏朝龍興之地,于是合二為一,設立幽燕府。)

  宴元府,最小的府,作用就是保護幽燕府,魏帝當初設立的原因,就是要找一個屏障,日后退后幽燕府,也有容身之地。

  上陽府,北方最重要一處要地,在三代的時候,是中原,后來因為北狄入侵,趙朝放棄北方,南下之后,就放棄了,后來魏武帝收回,勒石頌功,于是設立上陽府。

  云歌府,北狄地盤,魏武帝再收回上陽府之后,追亡逐北,乘勝剿滅狄人,狄人最后投降,那時候恰好有卿云出現,有朝臣做卿云歌,于是命名云歌府。

  西北二府,梁州府,原本的梁靈十八州,因為各地交通不便,在魏朝的時候也沒有設立府,虞朝兵不刃血收下之后,于是就設府了。

  青州府,梁靈十八州之一,因為武涼府還有新合并的梁州府太大,于是兩邊同時拆了一部分,就成了青州府。這書的一部分重點就在青州府。

  山西二府,武涼府,這是趙朝南遷之后根基,也是當時的糧倉,原本有二十二州,魏朝設府,虞朝拆了一部分出去。不過在虞朝后期,這個糧倉地位就轉移到了河左四府了。

  隴右府,這是趙、曹、宋三朝的根基。原本的京畿之地,后來陳朝實行五京制,隴右府的京城也成了西京,魏朝雖然廢五京,還是保留了西京這個稱呼,虞朝時候也保留,文皇帝年輕時候主要發生在這段時間。

  西南二府,益安府,原本的巴國,在宋朝才被政府,被化作五州,到了魏朝設立府。

  祥云府,魏朝時候平夷族,占了一部分,在文皇帝時候還沒有完全占領,要等到武皇帝登基的時候,才徹底占領。

  河左四府,玄河南岸的四府,一是東南府,魏朝大打下之后,取這個名字表示不在向東南擴展。不過這都是廢話,在魏朝末期,魏朝大敗土人,括地千里,東南府太大,只好又拆了。多出一個悅華府。

  悅華府,土人故地,虞朝最頭疼的地方,虞朝中后期作亂,尤其虞惠帝時候的扎木赫之亂,動搖虞朝國本,虞朝由盛轉衰的關鍵。

  賢賀府,原本叫襄荷府,魏朝特色兩州合府名。虞高帝占領之后,因為立都的事情,爭論不休。有賢臣來,說明厲害還關系,最后立都荷城,虞高帝取得天下之后,就改名賢賀府。

  懷化府,最南邊的一座府,是南蠻的所在,不過宋朝就被占領,魏朝廢州設府,虞朝沿襲舊名。

  東海四府,這書重點了從北到南介紹,第一就是金陽府,和幽燕府隔著一條齊云山脈,陳朝的時候眾人認為最北邊的地方(至于當時的燕州和幽州,陳朝還試作蠻夷之地。)

  然后衍圣府,圣人的家鄉,魏朝特別設府,表示尊文教,敬圣人。虞朝改衍圣為繼圣,因為當時圣人之后嫁給了虞高帝。

  滄海府,魏朝叫做海安府,取得海寧和安水兩城,虞朝覺得不雅,就改名滄海府。

  海晏府,也是因為海寧府太大,尤其是魏朝遺民太多,所以拆出來的。這書時間段就是要說這里。

  京畿四府,直隸府,南直隸,天輔,天弼,因為魏朝和虞朝的京城都在在平原上,無險可守,于是分出四府來。

  直隸府主要面對北方,南直隸面對南方,天輔,天弼和京師成為犄角。

  這是二十二府,還有四瀆。

  玄河位于最難,從青州府南下武涼府,到益安為壯闊,穿賢賀府而過,陳朝之時,以玄河為界,河左四府為南蠻所占,魏武帝繼承陳統,揮師南下,收地百里,設懷化府。后經文帝,武帝,穆帝三代之力,收東南府千里沃土,為表不在南進,設東南府。后歷英帝,元帝二朝,南蠻作亂,明帝再次南征,收地百里,設城二十,建悅華府。

  北上便是京淮,上古本無,因為宋哀帝無道,欲從西京南巡,于是開鑿帝江,后歷代定都西京,為聯系山東諸府,大興修煉,后魏武帝定都永安之后,淮水繞永安,遂名京淮。

再北便是帝江,上古之時,玄帝出生帝江,建立遠玄國,以帝江而下,后五王相禪,接定都帝江左右。然西北出現西人,晏元府出現北狄,趙、曹、宋、陳四朝之時,北方皆以被蠻夷所占,后魏武帝起兵幽燕府,攻克蠻夷,設晏元府,上陽府,以三府為基,承天授命,盡收陳地。而魏武帝北征云歌府后,重病不起。后魏孝帝,魏惠帝,魏仁帝,皆重文治,魏仁帝殯天之后,子嗣相爭,魏哀帝,魏泯帝,魏殤帝,魏元帝皆英年早逝,到魏哀帝崇圣年間,百官貪權,上下相爭,各地叛亂,終被虞替  最北就是護洛,和帝江同源,不過流經北方四府府,乃是北狄的母親河,上古之時,因為北狄不知舟船,無法過洛而攻華族,五王相禪,哲王之子商云不肖,起兵相爭,敗伯勞于帝江,伯勞之子太安北渡護洛,授北狄舟車甲車之術,北狄遂成華族之患,后歷朝南遷,直至魏武揮鞭,追亡逐北,武帝性甚仁,雖收其地,但設四城,以通貿易,城立之時有卿云之兆,北狄懷恩做卿云之歌,君臣融融,顧名云歌府。

  各地的小知識也有很多,不一一貼了。

  除了地形,還有人物小傳。

  比如魏末的武英將軍。

  言家,歷代都是執掌朝政大權,現任言家家主便是執掌天下兵馬的言太師,言太師只有一個兒子,而這個兒子體弱多病,受不了疆場之苦,而這個兒子也只生了一個女兒言靈,言家的重任就只能交給上言靈。

  言靈雖然身為女人,但是懂事以來,穿著多是戎裝,很少女兒裝扮,言靈也以男兒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十六歲便隨著元帥王長軍東征西討,四年之后,成為朝廷十將軍之一的武英將軍,有了自己的軍隊,虎英軍,鎮守西北,讓西域各國不敢東進一步。

  首次和高皇帝相識,便是高皇帝前往天山尋找天山雪蓮,兩人在漫漫雪原中相處了三天,找到雪蓮的時候,更是合力戰守護雪蓮的異獸摩蹉,高皇帝的紅蓮劍法和言靈的赤陽刀法相輔相成,如同天造地設一般,此戰之后,言靈對高皇帝有了好感。

  高皇帝為了報答這次采取雪蓮之恩,于是不顧重傷之身,和言靈一起前往驪山剿匪,言靈藝高人膽大,決定孤身試探山寨,言靈化作翩翩公子進入到了山寨里面,以自己的機智和辯論,躲過了幾次殺機。

到了后面的剿滅的時候,言靈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憑借一支百人軍隊就剿滅了這山寨一千多山賊,可惜山賊頭子詐死,等待機會暗放冷箭,高皇帝為言靈擋了這一箭,受了箭上之毒,奄奄一息  言靈找到了神醫,神醫告訴言靈這毒險惡異常,必須以女子純陰之力才能治療,而且高皇帝的命只有一天時間了,讓言靈好生考慮,言靈見高皇帝如此,無奈只好舍己救人了,在高皇帝醒來之后,表示自己想要迎娶言靈,言靈拒絕了。高皇帝無奈,和她在月下談天,知道了言靈不能隨便嫁人,她為了朝廷,必須要嫁給王長軍。

王長軍是貧民出身,但是十分有軍事才華,他拜入言太師門下,成為最得利的弟子,但是因為出身問題,被朝中貴族而藐視,自己嫁給他,他成為言家之人之后,才能進展才華,幫助朝廷平定四方叛亂  男主知道王長軍大了言靈整整十六歲,他詢問言靈是否愛王長軍,言靈搖頭說沒有什么愛不愛,只要有利朝廷,她都會去作。高皇帝不是滋味,留下一朵百花環給言靈就離開了。

  在言靈出嫁的前夕,高皇帝讓屬下大肆傳播言靈亦非貞潔之軀,并且說自己將前往言府提親,而這個時候的言靈遭受巨大的輿論,也才明白高皇帝真正的身份,悔不當初,在巨大的壓力之下,雖然王長軍不介意自己,但是她無法接受自己。

  婚禮被毀之后,言靈回到軍中,一如往常,而這個時候魔教起兵,魔教教主沈徽音以以一己之能,集合數十萬魔教教眾,加上燕王相助,兵鋒銳利,不可抵擋,歷經五年戰斗,高皇帝也在東南起事,雙方聯動,王長軍疲憊不堪,王長軍見大勢將去,再次前往見言靈,勸她若是自己身亡,言靈就以虎英軍守住西北自保,切不可領帥,若是言太師也不敵,那么就嫁給高皇帝。言靈拒絕了,她決心和朝廷共存亡。

  不久之后,王長軍率領大軍和魔教決戰,雖然戰死沙場,但是重創魔教,后言太師掛帥,以一年時間平定魔教,而這個時候,高皇帝病重,一切事務交給孟韶韻和吳聽雨,兩人設下毒計,在和言太師決戰的時候,偷引西域之兵,西域之兵突然殺出,言太師不敵,此戰大敗,而這一戰之后,朝廷和虞朝只能形成平局,在無力征討。

  后魏哀帝繼位,任命言靈為帥,言靈兵行險招,趁著虞朝大勝輕敵,大破敵軍,扭轉攻勢,幾場大勝下來,虞朝覆滅就要在此刻了,而孟韶韻讓自己在朝中的勢力大進讒言,臨陣換帥,將言靈關押在天牢。新元帥平寧將軍貪功冒進,被敵人包圍之后,率領數萬之眾投遞,言靈苦心得來的勝果就此消失,后來言靈雖然舉薦孤云侯,但是新帝聽信讒言,暗殺孤云侯,孤云侯無奈離開,孤云侯離開之后,朝廷再無得力干將,虞朝三路大軍北伐,兵臨城下。

  在最后關頭,新帝重命言靈,而言靈建議要主動出擊,而朝中大臣卻不愿冒險,堅持等四方兵來勤王之后在出兵。言靈無奈,她知道四方不會在出兵,苦守十多日,將疲兵倦,這時候果然如言靈所料,剩下的府縣都投降了,新帝才言靈被任命出擊,言靈知道這一次出擊,只有死路一條,但是她義無反顧,率領數百人出城,殺向虞朝數十萬軍隊。

  她一路斬將斷旗,威猛不可擋,奈何虞朝有數十萬軍隊,她數百人實在難以回天,高皇帝勸她投降,自己可以封她為妃,也可以讓她掌握天下兵權,而言靈決絕了,繼續沖向高皇帝,高皇帝只好讓士兵放箭,言靈于是死在萬箭之下。

  這樣的人物小傳雜七雜八的寫了四五十個,當然言靈是我最喜歡的角色,所以貼了她的。

  除了人物小傳,還有百官公卿表,免得自己有遺漏。

  西平王姚天麟,字仲翔神宗皇帝六皇叔,后孝宗拜為三老。

三公三孤太師:安國公吳溫字元子。己卯宮變有功拜為太師太傅:定國公汪整字武仲。己卯宮變詐取兵權有功拜為太傅太保:輔國公唐道字性之。己卯宮變勸說太后有功拜為太保  少師:嘉國公華周祚字文錫。華太后外侄己卯宮變后拜為少師后因章棠案,賜死。

  少傅:衛國公孟謙字吉甫己卯宮變勸太后有功,拜為少傅。

  少保:成國公曹琳字佩嘉己卯宮變首率兵進宮有功拜為少保。

  大前疑:文白,字素臣東南府大儒天圣二年,上明道三策,太后喜之,任大前疑,后因己卯宮變,遷翰林編修,后涉章棠案,死于獄中。

  大后丞:蘇繼宗字世卿繼圣府大儒天圣二年,上二圣為德書,太后大悅任大后丞,后因己卯宮變,遷國子監編修,后涉安王案,賜死。

  大右弼:華雍字堯父,華太后弟。天圣二年,任大右弼,后己卯宮變,賜死。

  大左輔:華仲寧字德言華太后第天圣二年,任大左輔,后己卯宮變,賜死。

大丞相府  丞相:華士鴻字介文,華太后之兄,鴻嘉三年,神宗廢三司,設丞相。天圣元年,太后以謀逆罪,罷華士鴻。天圣二年,設立四輔,廢丞相。

  長史:卓民悅字宗化進士出身,為華士鴻心腹,天圣元年,密報太后,后除納言中士。因己卯宮變有功,任小冢宰上大夫。

  司馬:秦升字南仲進士出身,華士鴻女婿,天圣元年,因謀逆案,處斬。

  司錄:翁龍淵字潛夫天圣元年因謀逆案罷職后光文元年,獻書經籍通考,后任經書館編修。

  從事內郎:耿士敏字仲求天圣元年因謀逆案罷職后光文二年,舉經書館館臣。

  府掾:莊君陳字和中,天圣元年因謀逆案檢舉有功,除梁州府學正,后因服禮案獲罪,罷職流放。

  府屬:莫岳字子西天圣元年因謀逆案罷職,后隨吳赤執行光文新政,允和三年,因吳赤案罷職處斬。

  主簿:袁子章字相奎天圣元年因謀逆案免職,后因章棠案檢舉有功,任司會中士。

  東閣祭酒:袁汝賢字舜卿袁子章之兄,天圣元年謀逆案后,獄中上書華天后,華太后見文大喜,無罪釋放,任司會中士,后己卯宮變后,再次上書孝宗皇帝,任天官府都上士。

  咨議參軍:仇亨字得良天圣元年因謀逆案免職,允和五年,孝宗北征,獻策平敵,舉為行軍元帥府長史。

  功曹參軍:尤彥舟字巨濟天圣元年因謀逆案免職,后參與光文新政,允和三年,因吳赤案罷職處斬。

  記室參軍:孔山字志幕天圣元年因謀逆案處斬。

  戶曹參軍:孔耕字子華天圣元年因謀逆案處斬。

  食曹參軍:孔耜字于耜天圣元年因謀逆案處斬。

  倉曹參軍:孔欽字季梁天圣元年因謀逆案本因處斬,后因安國公搭救,流放千年,后投敵張安,憲穆三年,張安之亂平定,處斬。

  內兵曹參軍:尤禮字內則天圣元年因謀逆案免職,后允和五年,用計詐開敵城,有功,任行軍元帥參軍。

  外兵曹參軍:戈維熊字祖望,天圣元年因謀逆案免職,允和五年,平賊有功,任行軍總管長史。

  禮曹參軍:文一桂字世芬。天圣元年因謀逆案免職,光文四年開史館,獻書,任史館編修。

  樂曹參軍:方嘉字休承,天圣元年因謀逆案免職,后服禮案,舉為司服中士。

  法曹參軍:毛顯字祖謨天圣元年因謀逆案處斬。

  刑獄曹參軍:方之玉字用羽。天圣元年本因處斬,后其岳父華雍上書,免死,天圣二年,察舉不用,于家鄉講學為樂,后允和三年,再舉賢良,不用,卒于山野。

  城局曹參軍:毛大年字隆叟天圣元年檢舉謀逆有功,任左前侍中士,后己卯宮變,罷職處斬。

  墨曹參軍:王凰詔字瑞成。天圣元年因謀逆案處斬。

  鎧曹參軍:王鴻實,字寄云。天圣元年因謀逆案罷職,后歸隱山林,出家為道。憲穆元年,以仙丹進獻,封白云先生。

夢想島中文    大虞奇俠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