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們也太搞了吧,這是宇宙版逼乎么?”暗金號陸星登時忍不住哈哈大笑。
綠星這么大的年紀,難得童心未泯,依舊認真的道:“我是真的好奇,黑洞畢竟和別的天體不一樣,也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沒有之一!”
恒星陸塵道:“之前,我也曾想過會有很多種可能,但等真正控制后才發現好像也沒什么特別的,就和控制別的天體一樣,無非就是引力強度要更大一些而已。嚴格說起來,黑洞和別的天體的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或許是你一直是天體文明的緣故,我起初從人類變成天體時,還是有很大不同的,無論是觀測世界、思維、行動都會出現變化。”陸星說出了自己的經歷。
綠星道:“那你現在應該能觀測到黑洞的完整情況了吧?黑洞中心有什么?”
恒星陸塵道:“目前就我的觀測,黑洞球在黑洞大氣層之中,再繼續深入一段深度,就會進入黑洞物質的液態區,那里的黑洞物質明顯更多更稠,看上去像是黑色的神秘流體,再繼續深入就進入黑洞物質的固態區,那里的壓力非常之巨大,連黑洞物質都變成了固態的,而黑洞球的最中心是一團黑洞物質的金屬態。黑洞物質金屬態表面是金色的,核心是亮白色的,那里的空間與物質難分彼此,且核心溫度非常之高,已超過自然界中的溫度上限,非常逼進宇宙大爆炸那一刻的溫度。”
恒星陸塵的描述為眾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是流浪聯盟首次觀測到黑洞內部的真實情況。
為了進一步解密黑洞的奧秘,以及黑洞是否與白洞相聯,需要的不只是觀測,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與實驗。
以前,流浪聯盟想要實驗研究根本沒有條件,畢竟他們到目前為止還要找尋能承受黑洞引力的物質,恒星陸塵之前也一直在配合相關的科學團隊做實驗。但如今,隨著恒星陸塵意外控制黑洞,擁有一個黑洞分身,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一來,恒星陸塵可以配合控制引力強度,讓流浪聯盟的設備可以短暫進入黑洞視界入進行探索;二來,進入的設備可以從黑洞球表面提取一些黑洞物質進入研究,從而能快速的分析出黑洞的成份,建立完整的黑洞理論,并知道究竟是什么物質、什么原理能承受黑洞如此巨大的引力?
當然,就算有方法能進入黑洞進行觀測,但努力而漫長的研究依舊是不可缺少的過程,所以在短時間內黑洞方面的研究應該不會有什么巨大的進步。而且,目前陸塵的黑洞分身的質量在宇宙中并不算大,每種質量不同的黑洞也可能出現變化,所以研究黑洞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簡單,還需要隨著黑洞分身的成長而循序漸進,急也急不來。
與此同時。
除了研究黑洞項目,流浪聯盟并沒有放緩別的研究。
為了增強流浪聯盟在宇宙危機中的生存能力,流浪聯盟提出了一隱一強兩項計劃。
一隱指的是在取得幽靈文明的核心隱形技術后,通過消化吸收,完全轉變成自己的東西,并將之利用在流浪聯盟之上,讓流浪聯盟從宇宙中隱形,這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沖突。雖說以前流浪聯盟也有科學家提出過這種設想,但由于當時的隱形技術受限,且能量不足,所以就被擱置了,如今隨著取得幽靈文明的隱形技術,這一計劃也再度啟封!
一強則是指流浪聯盟的第四期新星計劃中的白矮號戰星已經制造完畢,目前在實戰中表現良好,所以流浪聯盟認為是時候該啟動下一期的新星計劃了,科學家們經過謹慎商議后,認為目前的技術情況已經適合,于是流浪聯盟的第五期新星計劃的主題被定為中子號戰星!
不過,第五期新星計劃的內容卻不只有中子號戰星。
由于前兩期新星計劃所制造都是暗金號、白矮號等不能直接生活的戰星,所以在這段期間內,流浪聯盟的人口數量再次爆增,為了化解人口危機,流浪聯盟在第五期新星計劃中還加了普通行星戰星的規劃建設。
第五期新星計劃預計總計生產一百二十顆戰星,其中中子號戰星二十顆,每顆質量為1000個恒星質量。這主要是考慮到陸塵已有黑洞分身,并且之前還捕獲的一顆中子星超磁,所以在中子戰星上的需求并不是很大,生產二十顆只是為了豐富流浪聯盟的戰術布置與戰力打擊面;
剩余的一百顆全是普通的行星戰星,質量為兩千多個行星質量,約等于兩倍木星。科學家們計劃為這批戰星搭載最先的武器裝備,除了統能射線、夸克解禁、宇宙炸彈、流基解賦等武器外,還有流浪聯盟最新研發出來的新終極武器——信息震蕩。正是因為這種新武器的大規模使用,這批戰星也被編定為信息號戰星,這一百顆戰星也代表了流浪聯盟目前最先進的戰力水平,亦將成為流浪聯盟新時代下的王牌戰隊!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流浪聯盟目前的人口總數量是八千億左右,分布在五十顆科武號戰星、永生號戰星之上,還有地球、綠星、蘑菇星這三顆主副指揮星之上,平均下來的話,每顆戰星上的人口數量約為一百五十億。
流浪聯盟對于每顆戰星的規劃是一百億人,最新設計的信息號戰星由于質量體型更大,更是每顆可以輕松容納三百億人左右,所以以目前流浪聯盟的人口當然住不滿所有戰星。流浪聯盟之所以還制造那么多,一是為了提升戰力,二是做一個長期打算,有了這一百顆信息號戰星,以流浪聯盟目前制定的人口增速計劃,至少在接下來幾百萬年內應該是不用再考慮人口空間的問題了。
此外,需要一提的是。
隨著流浪聯盟的工藝技術再次進步,造星工廠的產能也大幅度提升了,第五期新星計劃預計只用兩千年就能完全生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