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蚩尤三伐益州(上)
在大漢十三州之中,益州的經濟不算最高,但面積絕對是最大的一州。
益州擁有八郡三屬國3道共計98個縣,蜀漢時期更是被分割成了二十一郡,而縣城數量也擴大到了146個縣。
不過益州的領土面積雖大,但絕大部分地區都地廣人稀。
益州超過八成的人口,都集中在了蜀郡、漢中、巴郡、廣漢四郡,而川南的南中地區則人口稀少,而且還有大量的蠻人。
如今的益州被四個勢力占據,分別是:益州牧劉焉、漢中太守李世民、巴郡太守劉季、以及南蠻王蚩尤。
劉焉自成為益州牧之后,為了徹底掌控麾下的實力,共計進行了兩次治所遷移。
就跟荊州最初的治所在江陵而不是襄陽一樣,益州最初治所也不是蜀郡成都,而是廣漢郡的雒縣。
191年,劉焉將治所遷移從雒縣到廣漢綿竹縣。
194年,劉焉才將州治遷往蜀郡成都。
之后兩千多年,成都的地位都沒有變過,一直都是益州的政治經濟中心。
劉焉雖為益州牧,但真正直屬他管轄的地盤,也只有蜀郡、廣漢和犍為三郡,而川南各郡則因漢蠻雜居的緣故,常年戰亂不斷,所以劉焉對其的掌控力相對較低。
說起南蠻叛亂,一開始劉焉還是可以應付的,可自從南蠻祝融家換了新首領之后,川南的局勢就惡化的越來越嚴重了,甚至讓劉焉都不禁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祝融本就是南蠻五大部族之一,而蚩尤成為祝融部族的首領之后,很快就以雷霆之勢整合了全族之力,隨后就野心勃勃的開始了對外擴張。
蚩尤雖出生在南蠻,但少年時也曾闖前往大漢并且蕩過江湖,所以對大漢天下還是極為了解的。
蚩尤知道漢蠻之間的裝備差距太大,所以他一開始并沒有將目光瞄準大漢,而是選擇先吞并周邊的小部落,等一統南蠻之后在反攻漢人江山。
蚩尤一統南蠻的過程并不順利,南蠻的其他部族也不是軟柿子,尤其是祝融部族的死對頭,共工部族。
祝融與共工這兩個部族,一個信仰火神祝融,一個信仰水神共工,而因為信仰的不同的緣故,兩族的關系自然也是水火不容。
共工部族和祝融部族不一樣的是,每一代的新首領都會繼承共水神工的名號,而共工部族的當代的首領共工,則是蚩尤一統南蠻過程中,所遇到的最為棘手的對手。
蚩尤領導下的祝融部族,在吞并了十余個小部族后,也終于引起了共工部族的忌憚,兩族隨后發生數次大戰。
蚩尤雖然打贏了,但也自身損失也同樣不小。
共工雖然輸了,卻得到了南蠻其他部族的支持。
蚩尤見此也終于意識到,想強行統一南蠻的話,就算最終做到了,也會損耗南蠻大量的元氣,所以他決定對外轉移矛盾,而這個對象自然就是大漢。
蚩尤向南蠻各大部族的首領們描述,大漢的花花世界是多么的美好,而南蠻人的生活又是多多的貧窮落后,兩相一對比之下,各部族的首領自然心有不忿。
而這時,蚩尤卻突然一開口風說大漢是多么的強盛,比如:冠軍侯秦昊一戰滅二十萬匈奴,董卓殺得羌人不敢設立羌王…
要是不想被滅種的話,要是想要過上好日子的話,那么就唯有聯合起來才行。
聯合才是南蠻唯一出路。
南蠻雖然九成九的人,都大字不識一個,但不代表沒有見識。
在蚩尤真心實意的苦苦勸說之下,各部族的首領基本認同了蚩尤,‘聯合才是南蠻唯一出路’的理論,可憑此依然無法讓整個南蠻聯合起來。
蚩尤深知利益才是驅動人心的關鍵,所以他主動放棄了些許利益,以換取幾個關系不好的部族的信任,并組成聯軍發起了對益州的第一次入侵,而這個盟主自然也只能是蚩尤了。
蚩尤第一次入侵益州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區區兩萬而已,但卻連戰連捷,幾乎壓著劉焉五萬大軍打,最終更是徹底將其擊潰,并奪去了益州三大屬國中的鍵為屬國。
鍵為屬國就是之后的朱提郡,總共也只有三縣之地罷了,但這對南蠻各族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鼓舞,畢竟叛亂他們發動了了無數次,但真正成功踏上漢土,這還正是為數不多一次。
當然,南蠻軍自身的損失也不低,入侵的兩萬大軍幾乎傷亡過半,而這主要是雙方裝備上的差距造成的。
蚩尤第一次入侵益州,所打下的地盤雖然不大,但卻勝在繳獲了大量的兵器鎧甲,也讓南蠻各族看到了聯合的好處。
有了第一次的勝利之后,蚩尤的第二次入侵,自然也就更加的水到渠成。
這次幾乎南蠻的所有部族,就連蚩尤的死對頭祝融都參與了進來,共計出動了足足五萬大軍。
劉焉在蚩尤手中吃了大虧后,自然是對他充滿了警惕,這次自然拿出全部實力來抵擋,可卻依舊難以抵抗蚩尤的入侵。
蠻人的身體素質本就比漢人強,現在更是獲得漢軍武器裝備,而蚩尤無論是在戰略還是指揮方面,都比益州軍的將領強上不止一籌,所以劉焉又怎么可能抵擋的了蚩尤呢?
劉焉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漸漸的整個南中都要丟了,而要是在這么敗下去的話,蚩尤恐怕真要打破川南攻到成都了。
這次南蠻蚩尤的強勢入侵,引起了益州世家的同仇敵愾,可留言雖得到了本土州世家的全力支持,可在正面戰場上卻還是打不過蚩尤,只能和巴郡太守劉季聯合起來抵抗南蠻入侵。
就算劉季和劉焉聯手,也是付出極大的代價,才將蚩尤給打退。
劉季麾下大將雍齒,被共工臨陣斬殺,大將傅寬、張敖先后被蚩尤梟首,彭越、曹參、盧綰、夏侯嬰、灌嬰也都被蚩尤重傷。
至于劉焉那就更慘了,據統計共計戰死了三十多位將校,而這讓益州軍幾乎達到無將可用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