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解決,百官心中的芥蒂瞬消。
之前還對高麗之事頗有微詞的百官,終于開始露出了笑顏。
與此同時。
望著前方跪倒在地的李東陽,百官更是后知后覺,恍然大悟。
無數朝臣陸續跪倒在地的同時,恭賀的話語瞬間在廣場上連綿響起。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高麗自漢唐之后,一直游離在外,如今陛下龍翔四野,以德服眾,令高麗歸心,實乃功越千古,無人能及。”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適逢陛下登基大典,大明疆域擴充萬千,兩京十三省成為過去,新增兩省再度擴充大明疆域版圖,如此功勛,遠超漢唐,盛世之期,近在眼前!”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功勛千古,大明能有陛下主持,實乃上天眷戀,先祖照佑,吾等身為臣子,定當盡心盡力輔佐,為大明盛世添磚加瓦,為大明延綿萬世盡自己綿薄之力!”
皇極殿前的廣場上。
無數的恭賀和賀喜聲不斷響起。
無數朝臣見縫插針的尋找機會出言恭賀。
朱厚照望著廣場上那混亂的情形,眉頭微微皺起的同時,揮手叫停。
剎那間。
伴隨著朱厚照的舉手。
偌大的廣場上,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就連那些恭賀話語原本才說到一半的存在,也隨之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一臉激動崇拜的朝著龍椅之上望去,喧嘩重新歸于安靜。
朱厚照見狀,輕輕吸了一口氣后,緩緩出言道:
“眾位愛卿平身吧。”
“高麗行省的事情,就這般定下來了,至于那邊的府衙和規制,因為一切都在磨合的緣故,暫由朕直管,后續視情況再做他議。”
朱厚照話語說完。
一旁的蕭敬和小太監們,就開始自動傳聲。
幾息的功夫過去。
在場的所有朝臣都已經聽清楚了朱厚照的這句話語。
朱厚照看著眼前這般景象,心中也是頗感無奈,這就是沒有能擴大聲音的東西,但凡有這么個東西的話,眼前也不必這般麻煩。
一時間。
朱厚照熱情盡消。
目光轉向一旁蕭敬的同時,出言問詢道:
“蕭敬,接下來該什么流程了?”
蕭敬聞言,慌忙上前俯首行禮,輕聲回答道:
“啟稟陛下,按著祖制,原本接下來是要冊封閣老和擇定首輔的。”
“但是之前王華大人和奴婢已經請示過陛下,說內閣就維持現在的就好,所以這個程序已然可以省略。”
“接下來您只需要返回到皇極殿中,接受完萬邦使臣的朝拜,這登基大典就可以結束了。”
朱厚照聽到這里,輕輕松了一口氣后,道:
“那還等什么,回皇極殿,宣萬邦使臣前來。”
朱厚照話語說完,直接站起身形,朝著身后的皇極殿走去。
說實話。
這在外面接受百官覲見,確實和大殿之中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其受限的地方,也是頗多,最起碼這說話傳話,就要浪費大部分時間,而且這風吹日曬的,待的時間長了,也感覺有些不舒服。
另一邊。
蕭敬在聽到朱厚照的話語后,躬身一禮的同時,快速回答道:
“奴婢遵旨!”
話語說完。
蕭敬轉身面向廣場上的百官,高聲呼喝道:
“陛下有旨,宣萬邦使節進宮覲見”
蕭敬話語說完。
負責傳遞旨意的小太監們,紛紛高聲傳遞這句話語。
伴隨著旨意的悠揚傳出,在場的五品以上朝臣,也開始按著品秩有序朝著皇極殿行去。
皇極殿中。
朱厚照坐在龍椅之上,俯視著殿下的文武百官。
此時此刻,文武百官已經按品秩和文武分列殿中兩側,眾人剛剛站定沒過多久,蕭敬快步走到朱厚照近前,躬身低聲奏稟道:
“啟稟陛下,諸邦使節已經到達殿外,正在等候您的召見。”
“嗯。”
朱厚照輕輕頷首,道。
“宣他們進來吧!”
“奴婢遵旨!”
蕭敬躬身接旨后。
方才快步走到高臺前面,沖著殿外尖聲呼喝道:
“大明皇帝有旨,諸邦使節依次覲見。”
“奏樂”
蕭敬話音剛落。
侍奉在旁的教坊司眾人,開始奏起音樂。
莊嚴威嚴的音樂聲,開始在皇極殿中,悠揚的響徹起來。
文武百官見到此景,豪氣瞬生之余,心中更是沒來由的感覺到由衷的自豪。
所有人下意識挺直了胸膛,脖頸微抬,傲然的模樣盡顯無疑。
與此同時。
大殿的外面也可以有腳步聲傳了進來。
噠噠噠的聲音,聽起來就好似是木頭敲擊在地面上一般。
殿中的文武百官聽聞到這般動靜,根本不用多想,就已經猜測到即將進殿之人的身份。
倭國!
木屐!
唯有倭國人,才會穿著這么別扭的鞋子四處亂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他們以為那是他們的象征,以為那是他們的傳統,豈不是連西洋蠻夷過來,都已經穿上上鞋子靴子,就這般自以為榮的家伙,還每日穿著這木屐四處嘚瑟,彰顯他們的與眾不同,炫耀他們的特殊另類。
朱厚照微微皺眉,有些不悅的朝著殿中的王華看了一眼,隨即又朝著蕭敬望去,問道:
“誰把這幫家伙排第一的。”
蕭敬聽著越來越近的木屐聲。
神情微微有些尷尬的同時,快速上前輕聲回答道:
“啟稟陛下,這是倭國人自己花錢買來的。”
朱厚照一愣,驚呼道:
“買來的?”
蕭敬苦笑,快速回答道:
“稟告陛下,就是買來的。”
“當初在排序的時候,這倭國上躥下跳,無論是抽簽還是排名,都不想承認。”
“萬般無奈之下,王大人索性讓他們自己解決,而這倭國到也干脆,直接用錢銀買通諸國使節,讓他排在了這第一的位置。”
朱厚照聞言,哭笑不得。
就為了見自己一面,還花錢買了個第一,聽起來怎么那么不現實呢?
可是朱厚照又哪里知道,當初朱厚照還是太子殿下時,就已經將對倭國的不滿展露無疑。
現在朱厚照登基為帝,他們又怎能不主動上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