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閔原想著吃了羹湯,便再著手處理政務的,但是董巧巧的按摩手法實在了得,讓石閔自己如置身云端,飄飄欲仙。
到了后來,石閔干脆仰著頭,枕在椅子上,半瞇著眼睛在那里享受著董巧巧的足療按摩。
“閔哥兒,妾身有事情想跟你說一說。”從入門開始,董巧巧便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猶豫再三,她最終還是開口了。
“有話直說嘛。”
“月嬋妹妹想回家省親。”
“回家省親?這還用向我請示嗎?”
董巧巧頗為遲疑:“閔哥兒,不是的。這一回,妾身想讓你陪同月嬋妹妹回家省親。”
“為何?”
“這兩年,月嬋妹妹的娘家,襄國黃氏借著閔哥兒你給予的便利,其絲綢、酒水、茶葉等生意已經做大,遍及大江南北,咱們趙國附近的晉國、燕國和成國等,都有黃氏的生意。近來妾身找月嬋妹妹談心,她跟妾身說起了這些事情,而且襄國黃氏中也有不少的青年才俊,月嬋妹妹不便推薦,似乎有些難為情,想來這是黃韶授意的。”
聞言,石閔沉思了一會兒,說道:“巧巧,你的意思是?”
“接受黃氏的善意。當前國庫雖然寬裕,但是為了長久之計,錢糧這種東西還是多多益善。而且閔哥兒你眼下拉攏潁川世家,的確是如虎添翼,但是未免養虎遺患,閔哥兒你還應該大力籠絡其他北方士族豪強的心。襄國黃氏,只是地方豪強,不比世家,但他們的家族中一旦有人步入仕途,還在朝中居上位,必可一躍成為真正的世家!”
“這是黃氏一族這些地方豪強的期許,同樣的,閔哥兒你也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聞言,石閔不禁微微頷首,說道:“巧巧,你說的對。帝王心術,貴在制衡。”
士族門閥與地方豪強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士族、勢族、世家、巨室等。門閥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其實際影響造成朝廷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氏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于其仕途的影響,遠大于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
直到唐代,門閥制度才逐漸被以個人文化水平考試為依據的科舉制度所取代。
由于論者所持角度互異,史書對這種特殊階級的稱謂頗不一致。例如:指家門貴盛者,稱為“高門”、“門第”;強調世代做官者,稱“士族”、“世家”。
直至現代,門閥等詞匯,仍被用作對有名、有錢、有權有勢之家族的別稱。
“第”,指直接面向大街開的院門,這是古代身份地位高尚的標志。門第指家族背景、地位貴賤。
而閥閱一詞則最早見于《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
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們的后裔為了彰顯自己的業績,所以在大門兩側豎立兩根柱子,左邊的叫“閥”,右邊的叫“閱”。閥閱指家族功績、官歷等。
這些身份地高位顯的功臣,其權勢往往不止一代,他們的后世子孫也在這種庇蔭之下,通過各種途徑,擔任朝廷的要職,形成家族、姓氏勢力。
于是,人們稱呼這樣的家族為門閥。
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規定了門閥所享有的特權,這就成為了門閥制度。
世族和貴族的定義和標準有分別的,雖然有重復之處,但貴族是以正式的爵位等頭銜固定,由國家政權所冊立的,可以因為政權迭更或受封者犯罪或不得勢而被褫奪,而且有些貴族的定義,只限于受勛者本人(如終身貴族),所以不能以某個人是貴族家庭出身,本人就自動成為貴族。
而世族是社會上以人物的背景而接受和承認,故在君主制中,一些王朝敗亡后,舊有的王室和貴族只要沒有被屠殺殆盡,并未被新政權冊封,但受到民眾的尊敬且不須隱姓埋名的話,便可以視為非貴族的世族,而在共和政體中連續超過一代掌握政治、經濟、軍事實權的家族也常被視為世族。
所以世族的繁盛與否,有時會被視為一個地方公民社會的發達程度指標。
雖然世界史上各國各地都有世族,為免本條目過分復雜,以下專指中國歷史上的世族發展,外國的世族則涉及該國本身的歷史與文化,可參見各國本身的歷史。
世族階級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無論是朝廷的征辟,或是郡國的察舉,大多以贍富經學者為上選;但由于經學教授不易,經學大師常將其獨特見解傳與子弟,經由歷代傳授,累世經學往往造成累世公卿,世族的雛形已逐漸浮現。
門閥觀念于東漢時期萌芽,公家以經學取士,學者皆以經學傳授子孫,以便入朝為官,隨著經學這門學問代代相傳,也逐漸形成了名門望族,如汝南袁氏的袁紹袁術兄弟,兩人祖先四代中,竟有六人位居三公職位。
東漢末期,戰爭不斷,許多豪強、士紳家族,也逐漸崛起,成為地方上重要的勢力,也是門閥的來源之一。
董卓之亂后,擁兵自重的州郡脫離朝廷中央獨立,士族豪強亦紛紛聚眾起事自保,形成地方上的割據勢力,甚至自命為“諸侯”。
雖然曹操因自己出身宦官家族,與唯才是舉的政略需要,曾試圖大大削弱門第的影響力,不以人才的出身決定其職務;但曹操之子曹丕繼位后,接受了九品中正制的提議,反而大大加強了士族對于官職的壟斷。
而東吳之所以能夠與曹魏長期抗衡,亦與獲得江東地區的世族的合作有關。相反蜀漢政權由于長期得不到巴蜀地區士族的支持,后期出現人才匱乏,成為三國中最早滅亡的國家。
漢末以來的社會動蕩,使人才流徙,無法進行察舉,所以曹丕采用陳群等的建議,創制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以選拔官吏,擴大政權基礎。
其辦法是,在朝廷選擇賢能與有識鑒的官員,擔任其本及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負責查訪散居各地的同籍貫的人事。
中正官是依據是人的譜牒家世、德性、才能評定人才優劣,定為九品,據以作任官的標準。九品中政治初行時,尚能秉持曹操用人“唯才是舉”的原則,不分門第高卑。
但逐漸因中正官多由高門子弟擔任,他們在評選時不免偏私,所以制度到后來,中正官被門閥把持,只推選門閥子弟,加速世族階級發展,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遂形成嚴格的姓氏等級制度,許多名家大族因而產生。
士族與皇權的共治,是一種在特定條件下出現的皇權政治的變態。它的存在是暫時的;它來自皇權政治,又逐步回歸于皇權政治。
嚴格意義的門閥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東晉時期。
司馬懿家族乃世族,故常維護世族之利益。門第愈高,官職愈高。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后,東晉司馬氏定鼎金陵,在江南立國時,有賴于世族門閥之支持,更受朝廷之重視。
永嘉之亂后的江南,從華北南遷的士族,多居朝廷要職,勢力龐大,他們自視甚高,仍以中原望族自相標榜,號稱僑姓。
僑姓當中最顯赫者為瑯琊王氏、陳郡謝氏、汝南袁氏、蘭陵蕭氏等。
吳姓世族:自孫吳以來,原先在江南當地的名族,稱為吳姓,以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的顧姓、陸姓、朱姓、張姓等門閥(號稱“吳四姓”)為首。
一開始,江南最具權威的是,義興周氏及吳興沈氏,號稱江東二豪,甚至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但后來,周氏、沈氏與東晉官方關系交惡,涉入了政治風波,逐漸被朱姓、張姓、顧姓、陸姓等門閥超過。
大體來說,吳姓地位被僑姓壓抑,略次一等,且兩者之間的芥蒂甚深。即使同為僑姓世族又有渡江早晚之分。
譬如東晉之初,吳郡的人以上國自居,常稱南下的北方人為“荒傖”、“傖父”等,意為出于邊鄙地區的粗野之人。
而劉宋以后,渡江較早的華北人反而以“荒傖”來稱呼晚到的華北人。
而地方豪強,其實是次一等的世家,但又說不上世家。
最鮮明的對比就是,潁川陳氏,其家族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祖宗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歷史兩千多年,族中子弟遍及天下!
而襄國黃氏,剛剛興起兩三代人,只是經商,不曾有人入仕。
可以這么理解,地方豪強其實是依附在士族門閥的羽翼之下的。
董巧巧又道:“還有一件事。閔哥兒,不知道你打算什么時間迎娶木蘭妹妹?”
“這…”
石閔的臉色有些尷尬:“巧巧啊,這事兒不全在我,還要過問木蘭的意見不是?時候不早了,咱們歇息吧!”
隨即,石閔就化身餓狼,直接一撲上去,將董巧巧剝得猶如小綿羊一般,羊脂白玉,膚如凝脂,石閔便流著哈喇子,直接“吃”了董巧巧。
一夜承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