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379章 擎天巨柱

  經過兩年多的變法,魏國逐漸變得強大起來。在吏治、民生方面有了極大的改善,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國庫的收入亦是與日俱增的。

  而在軍事方面,魏國在中央設立十六衛,每一衛二萬人,精兵簡政。同時,在王猛的建議之下,冉閔決定實施秦漢時期的二十級軍功制,以人頭數額記功勞,士卒斬敵方甲士一個首級即可獲得功勞。

  經濟方面,魏國施行自由貿易政策,既不限制百姓經商,又降低了通關稅,讓外國的商人與本國的商人可以互通有無,同時開放鹽鐵生意,允許官商合營。

  這樣一來,魏國極大的刺激了市場,整個魏國一時之間還涌現出了不少的商賈!

  而魏國的國庫之所以增加了那么多的收入,其實賦稅大多是來自這些商賈的。

  文化教育方面,魏國在各州郡設立官塾,繳納一定的學費,即可進入官塾讀書識字。不同年齡段的人可以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而官府為此還設立了獎學金制度,以此激勵更多的孩子入讀。

  外交方面,魏國與比鄰的秦、雍、燕三國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同時得到了朝鮮半島上的高句麗、新羅和百濟三國的臣服。高句麗三國向魏國派出遣魏使,而魏國也派遣了三千和尚與大量的儒生進入朝鮮半島,施行潛移默化的“漢化”。

  吏治方面不必贅言。

  至于民生方面,魏國深入均田制,同時獎勵生育,短短兩年之間,魏國的人口可是增加了不少。

  而這些效果都是十分顯著的,冉閔也是知道魏國現在所發生的變化,頗為志得意滿。

  而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南方的晉國似乎又在蠢蠢欲動了。

  前不久還剛剛滅掉了成漢!

  但冉閔僅僅是不爽而已,倒是沒干出什么喪心病狂的事情來。而經過了這兩年的休養生息,想來晉國應該是恢復過來了,不然也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攻滅了成漢,還將巴蜀之地都給侵吞了!

  話說桓溫平蜀后,在當地舉任賢能,援引賢才為己用,將成漢舊臣王誓、王瑜、鄧定、常璩等人辟為參軍,成功安撫蜀地。但王誓、鄧定不久便舉兵叛亂,最終都被晉軍討平。桓溫在蜀地留駐一個月,便班師返回江陵(今湖北江陵)。

  晉朝廷封賞平蜀之功,欲封桓溫為豫章郡公,卻被尚書左丞荀蕤勸止。最終,桓溫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臨賀郡公。

  江陵,征西大將軍府內,剛剛接受眾將恭賀的桓溫卻是一臉難看的神色,仿佛吞了一只活生生的蒼蠅一樣,好不難受!

  在一側的參軍孫盛亦是為桓溫抱不平:“大將軍,朝廷的那幫大臣真是太不像話了。大將軍您可是滅掉了成漢,這滅國之功,何其之大?不說是裂土封王,但是加大司馬或者驃騎大將軍,封一個富庶的郡亦是不在話下的嗎?可是朝廷現在只給了大將軍你一個臨賀郡公的名號,是何道理?”新81手機端:https:/m.x81zw/

  中護軍袁喬倒是一個有識之士,見到孫盛如此誹謗朝廷,他不禁眉頭一皺,說道:“孫將軍,慎言慎行。大將軍雖然只得了一個臨賀郡公的封號,未得大司馬或者驃騎大將軍的封號,但是這些都是虛名!咱們大將軍已有攻滅成漢之功,治下又有八州之地,還可以自行招募軍卒、調配資源,這樣實實在在的好處難道還不好嗎?”

  “袁喬,你說這話我可不愛聽了。”參軍周楚挑眉道,“滅國之功,乃是潑天大功!自我晉室南渡以來,可曾有過如此輝煌的戰績?咱們大將軍可是有著祖逖、陶侃的能力,如何不必朝中的弄權者們強?”

  聽到這話,桓溫不禁喜上眉梢,心里很是開心。

  周楚這般恭維桓溫,讓他是十分高興的。桓溫年少時就自比劉琨、陶侃,并以這二人為榜樣,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而袁喬聞言,張了張嘴,剛剛想要反駁什么,但終究沒有說出口。

  孫盛和周楚不僅是桓溫的心腹,還是名門之后。

  孫盛是魏驃騎將軍孫資玄孫、西晉馮翊太守孫楚之孫。

  孫盛出身官宦名門,年輕時便以博學、善清談而聞名,但在仕途上并不順利,先后擔任陶侃、庾亮、庾翼、桓溫的僚佐。江東多名士,似孫盛這般的“清談”名士,更是多如過江之鯽,所以能在滅成漢之戰中揚名立萬,孫盛是十分感激桓溫的。

  至于周楚的情況與孫盛差不多。

  周楚是征虜將軍周撫之子,父子二人都在桓溫的麾下效力。

  “好了。”桓溫這時候出聲制止了眾人爭執,他淡淡的道,“我滅揮師滅成漢,是為了揚我漢家之兵鋒,更是為了護我大晉萬世之基,收復河山的,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前程!朝廷已經這么封賞了,我一定會接受的。”

  周楚恭維地道:“大將軍高義!大將軍就是我大晉的擎天巨柱,若無大將軍,只怕江漢不保,社稷危亡矣!朝廷里的那幫輔政大臣著實是有眼無珠啊。”

  “不錯不錯。”孫盛亦是一臉的諂媚之色,“元孫(周楚字)朝廷里的那些大臣還真是潑才,只知清談,而不像大將軍這般滿腹經綸,多謀善斷,戰必勝,攻必取,宛如韓信、白起在世!”

  “當初大將軍決意發兵進攻蜀中的時候,朝廷得知后,憂慮不已,認為大將軍兵力過少,又深入險要偏遠的蜀地,擔心大將軍最終會兵敗而回。唯有劉惔大人認為大將軍必能滅蜀。這不,大將軍你用實力向那些酒囊飯袋之輩證明了嗎?”

  桓溫擺了擺手道:“打住。列位,除了朝廷對于我的封賞,眼下還有一件事情,我還有些顧慮的。”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域名、請記住xīn81zhōngwén小shuōwǎng

  “何事?”

  “蜀之戰使得我聲名大振,一戰成名天下知。但是眼下卻恐怕引起了朝廷的猜忌。根據我得到的消息,會稽王司馬昱近日連發數道詔令,征辟揚州刺史殷浩入朝。”

  “什么?”

  聽到這話,在場的謀士都不禁勃然變色。

  對于這個殷浩,他們都是十分忌憚的。

  殷浩字深源,陳郡長平縣(今河南西華縣)人,豫章太守、光祿勛殷羨之子。

  殷浩見識度量清明高遠,年少負有美名,尤其精通玄理,與叔父殷融都酷愛《老子》、《易經》。

  殷融舌戰辯論斗不過殷浩,著書立說則勝過殷浩。

  殷浩因此被那些風流辯士們所推崇。

  有人曾問殷浩:“將要做官而夢見棺材,將要發財而夢見大糞,這是為何?”

  殷浩回答說:“官本是臭腐之物,所以將要做官而夢見死尸;錢本是糞土,所以將要發財而夢見糞便。”

  當時的人都將他的此番言論認為是至理名言。

  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征召殷浩為官,他都推辭不就任。

  后來征西將軍庾亮征召他為記室參軍,多次升任至司徒左長史。安西將軍庾翼又請做司馬。后任命為侍中、安西軍司,殷浩都稱病不就職。

  隱居荒山,將近十年,當時的人將他比作管仲、諸葛亮。

  王濛、謝尚還探察他的出仕和退隱的動向,來預卜江東的興亡。

  二人一同前往看望殷浩,知道殷浩有堅定的避世志向。返回后,嘆息說:“殷浩不問世事,如何面對江東百姓!”

  庾翼給殷浩寫信說:“當今江東社稷安危,內政委托褚裒、何充等諸位重臣,外事依仗庾氏、桓氏等幾戶大族,只怕難保百年無憂,國家破滅,危在旦夕。”

  “足下少負美名,十余年間,內外任職,而如今卻想隱退世外,不問國事,這于理不合。再說,當代的大業,還須靠當代的杰士去完成,為什么一定要盲目追尋古人的風范!”

  “王夷甫是前朝的風流人物,但我始終鄙薄他追求虛名的行為。若以為當今世道非虞夏盛世,那么一開始就該超然物外不問亂世之事,然而王夷甫卻極力謀取高位,樹立名望,既是名位顯赫,就該努力光大名教,全心治理天下,使亂世得以安定,可此時的王夷甫卻又高談老莊,說空終日,不務實際,雖說談道,實長浮華空談之風。”

  “等到晚年,聲望猶存,卻貪圖安逸,害怕動亂,專謀自保,最終被石勒所虜,身首異地。凡是明德君子,難道贊成這樣做嗎?而世人都認為他是對的。由此可知當今名實不符,空談浮華之惡習未除。”

  殷浩還是執意不出山。

  等到庾冰兄弟及何充等相繼去世,晉元帝司馬睿之子司馬昱以皇叔的身份入朝輔政。

  永和二年(346年)三月,衛將軍褚裒殷浩,殷浩被征召任命為建武將軍、揚州刺史。殷浩上疏辭讓,并寫信給司馬昱,陳明心愿。

  司馬昱亦是求賢若渴,又給殷浩去了一封書信:“國家正當危難,衰敗已到極點,幸而時有英才,不必尋訪隱居奇賢。足下見識廣博,才思練達,為國所用,足以經邦濟世。如若再存謙讓之心,一意孤行,我擔心天下大事從此將要完結。”

  “如今國家衰微,朝綱不振,一旦亡國,恐怕死無葬身之所。”

  “由此說來,足下的去留就關系到時代的興廢,時代的興廢事關社稷存亡。足下長思靜算,就可以鑒別其中的得失。希望足下廢棄隱居之心,遵循眾人之愿。”

  殷浩再三辭讓,從三月直至七月,才接受征召。

  殷浩由此擔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參與朝政。

夢想島中文    冉魏霸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