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261章 尊王攘夷

  石閔這話可不是危言聳聽的。

  別的不說,就以人口數據就能說明中原漢人的凄慘程度。

  五胡亂華之后中原漢人大概只剩下400萬(西晉人口2000萬)!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直到隋文帝589年滅陳朝,方使華夏結束了近三百年的動亂和分治。

  五胡亂華這百余年間,北方各族(主要是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

  后北方被前秦統一,華夏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征。

  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

  西晉滅亡后,出于避亂,晉朝皇室和北方黃河流域廣大居民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南渡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

  東晉建立時,中原已淪喪于胡人之手。中原漢族在祖逖、桓溫等名將的帶領下絕地反擊,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遷居南方的愛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復失土為己任。

  東晉與五胡的戰爭,十六國之間的廝殺,使得這一時期戰亂連連。河淮地區為南北交戰的主戰場。

  五胡肆虐北方期間,不過百余年,但漢族的人口卻從原來的兩千萬,銳減到不足四百萬,天災人禍,可想而知,以胡人的殘暴,以戰爭的慘烈,再過幾十年,只怕中原將再無一漢兒!

  陳亮當即起身,表態道:“吾等不愿坐以待斃!我們要收復我們華夏人的故土,重振我們華夏人的榮光!”

  “陳家主說的沒錯!”另一個中年人站了起來。

  這個表態的人石閔認識,是潁川荀氏的家主,荀康。

  荀康肅然道:“大王,在下飽讀詩書,知曉典故。此誠我華夏有生以來最大的浩劫!胡人入侵,在歷史上不是沒有,但是似這般紛亂,就連祖宗留下來的土地都被強占的情況絕對沒有!昔日婦好率軍西出,斬白首兩萬余!”

  荀康不愧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之人,引經據典起來,真是頭頭是道的。

  胡人入侵的事情,古往今來發生了許多次,僅僅是騷擾邊關的且不說,因為太多太多,不勝枚舉。

  而光是戎狄已經侵入中原腹地,已經威脅到中原王朝的此前就有三次!

  一次是西方的雅利安人(白狄)的入侵。一次是犬戎攻破鎬京,直接導致西周滅亡的入侵。一次是齊桓公尊王攘夷期間,北方戎狄的大舉入侵!

  在華夏古代的眾多女杰出人士中,華夏人估計順口就會答出武則天、花木蘭等等人物,但萬萬不會想到在中國商朝有位奇女,她一生能征善戰,和商王武丁一起擊敗入侵華夏一族雅利安人,還平定了羌人、土人、巴人、夷人等勢力范圍,算得上華夏的第一位女將軍了。

  相傳,在商朝時期,生活在寒冷地域的北方古老游牧民族的雅利安人,發動了對南方文明的入侵,他們征服了印度,另一部分雅利安人來到了伊朗,后來向西吞并了古巴比倫文明,然后以阿拉伯半島為跳板,征服了埃及文明。

  還有一路東遷雅利安人進入華夏,當時處于商王武丁時期,婦好率領軍隊,打敗了這只東遷的雅利安人。

  其次,就是犬戎之禍!

  犬戎,又叫獫狁,古代活躍于今陜、甘一帶,獫、岐之間。

  到西周末期,長期的農耕和平環境,使得君王荒淫無度,玩物喪志,烽火戲諸侯。君主性格軟化,無心富國強兵,結果周幽王被野蠻強悍的犬戎族攻殺,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西北被犬戎占領。看書室電腦端:https:///

  強盛約三百年的西周覆滅!

  此后,犬戎便成了華夏民族最可怕的敵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還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統稱之為“犬戎”和“戎狄”。

  犬戎族為游牧民族,當時的犬并不像現在這樣完全脫離狼的狀態,那時的白犬如狼一般兇猛,族人的圖騰為狼,但家中的犬又是家中的一分子,非常尊敬它,故取名為“犬戎”。

  最后就是齊桓公的“尊王攘夷”!

  那么齊桓公為什么要尊王攘夷?

  齊桓公,春秋第一霸。在他之前,也有鄭莊公這樣的地區性小霸,但一來是畢竟國小、影響力有限,二來那只是在區域內實力比較強,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功業。

  但齊桓公則不同。如果說只是國強民富,兵精糧足,那只是強國而已,算不得霸主。而“霸主”,實際上是“伯主”,是“方伯”,是諸侯之長。

  要想當好這個諸侯中的頭兒,僅僅是實力強大是不夠的,至少在春秋時代是行不通的,還得要“以德服人”!

  如果仗著自己強大,就欺負弱小,那么是當不了霸主的。

  因為在春秋時代,再強大的諸侯國,也沒有能達到有能力統一天下的地步。

  相反,任何一個諸侯國,都抵擋不住一大票諸侯的聯軍。在這種條件下,有資格能夠拉得起這一票諸侯聯軍的諸侯,才能稱得上霸主。

  這個資格,不僅是強大,更要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齊桓公的這個道義制高點,就是“尊王攘夷”。

  這樣的口號,如果在后世可能根本沒有什么市場:什么“尊王攘夷”,不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嘛!這事兒后世很多人干得都很溜,比如那個著名的奸雄曹操。

  但是,那其實是后世的升級版,“尊王”表面上有之,“攘夷”則不知落在何處,而真實的意圖,不過是為行篡立之事做準備罷了。

  而在春秋時代,“尊王攘夷”這四個字,卻有極大的號召力。

  這是為什么呢?

  這主要還是春秋時期的“國際”局勢跟后世非常不同。

  春秋時代,中華文明還處于幼年時期。那是所謂“華夷雜處”的年代,以農耕文明為主體的華夏族人,在這片土地上還沒有徹底地占據優勢。春秋時代開始的標志性的事件,就是所謂“平王東遷”。

  周平王為什么東遷?

  因為西岐故土已經無法立足。

  為什么無法立足?

  因為鎬京已經被犬戎所攻破。

  不管“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是真是假,周王在與“西戎”的斗爭中狼狽敗北,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周平王得來這個王位,有弒父的嫌疑,所以周天子的聲望一落千丈。

  周天子面臨的困境,也是其他諸侯面臨的困境。

  “華夷雜處”的狀況,決定了各諸侯國無論是否深處文明腹地,都面臨著“蠻族”的威脅,這與后世統一的中原王朝或者已經高度文明的中原文明圈,面對主要在外部的“四夷”、“邊患”的模式非常不同。

  面對蠻荒的世界,每一個諸侯國其實都是弱小的,自周天子分封諸侯以來,經常能夠看到華族與“蠻族”沖突的記載,有些諸侯國甚至為“蠻族”所滅,文明的種子在萌芽狀態下就被扼殺了。

  孤單面對蠻荒充滿了風險和變數,很明顯,所有的華夏族民首要的任務和必然的選擇,就應該是團結一致,先保證在當時蠻荒的海洋中能夠生存下去。

  這就需要一個領導核心。

  本來,周天子就是擔當這個領導核心的,事實上在西周時代,他們也是這么做的。

  但是到了東周時代,由于周天子的實力大衰,道義上又有了瑕疵,聲望大損,已經無力號令天下諸侯了。

  可是這樣一個角色如果一直缺位,說整個華夏文明徘徊在生死存亡的邊緣,大概一點都不為過。時代決定了,要有這么一個人、這么一國站出來出這個頭。第一個成功扮演這個角色的,就是齊桓公。

  看看齊桓公都做了些什么吧。除了諸侯國之間的討伐之外,他響應燕國的告急,把幾乎要滅國的燕國,從山戎的侵伐中解救出來,燕君感激不盡,送齊桓公一直送進了齊境。

  按照周禮,諸侯相送是不能出境的,這個時候這種禮遵不遵守本在兩可之間,但是齊桓公為了不失禮,不惜把燕君所到的土地劃給了燕國。

  衛國被狄人禍亂,齊桓公率領諸侯幫助衛國平息了戰亂,重新迎立了衛君,還重修了城墻。

  楚國本來是南方蠻夷之國,在整個春秋時代,都是對中原諸侯的嚴峻威脅。這個時候齊桓公率領諸侯聯合起來對抗楚國,遏制了楚國擴張的勢頭!

夢想島中文    冉魏霸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