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鑒隨即出了建章宮,徑直往石閔的府上跑,告訴了后者這個好消息。
石閔大喜過望,對于石鑒的態度亦是熱切了不少,想殺雞宰羊款待石鑒,不過后者卻是退卻了。
經此一事,石閔倒是心里恍然大悟。
感情石鑒跑來探望自己,還跑去建章宮跟石虎求情,就是為了拉近兩人之間的關系,賣給他石閔一個人情!
不過石閔并不在乎這些有的沒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石鑒想要籠絡自己無可厚非,畢竟現在他可是左積射將軍,一軍主將,統兵五萬的大將!
又過了兩日,石閔身上的傷勢基本上已經痊愈,開始下地練拳,活絡筋骨。
這些日子待在家里真是憋壞了石閔,他生來便不是一個閑得住的人。
既然石虎已經解除了他的禁令,他可以自由活動了,現在身子又康復了,不妨到軍營里瞧瞧。
石閔剛剛起了這個念頭,還在書房里看書的時候,被他搭救的那個小老頭,崔瑩的父親崔皓求見。
“將軍。多謝將軍的救命之恩!那一日若不是將軍出手相救,可能小老兒和小女現在已經是塚中枯骨,或者是被野狗所食的孤魂野鬼了。”一見面,崔皓便對石閔千恩萬謝的。
石閔擺了擺手道:“先生不必客氣。這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情,是我應該做的。”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平日里羯人或者是其他胡人欺負漢人的事情沒少發生,石閔自己心里都清楚。但是他沒碰上的話,便不會管那么多!
這雖然不是什么閑事,但是畢竟影響不太好,傳到石虎的耳朵里,又免不了一頓的呵斥。
崔皓聞言,又向著石閔垂手道:“這些日子在府上叨擾多時了。將軍,小老兒是來向你辭行的。”
崔皓可能是有去意久矣,只是因為石閔有傷在身,不便辭行。現在見到石閔已經沒什么大礙了,故而想過來辭行。
不過石閔心里是老大的不樂意,崔皓想走可以,但是女兒崔瑩必須留下。可是這對父女現在是相依為命的,走了父親崔瑩孤苦伶仃的一個人豈能舍得?
“先生,你何故要離去?是在我的府上住的不順心嗎?”
“非也。”崔皓害怕石閔誤解了什么,故而忙不迭地說道,“實在是在將軍的府上逗留太久了。這些日子承蒙您與尊夫人的關照,小老兒父女二人的生活都過得很順坦,但是小老兒去意已決,請將軍見諒。”
石閔聞言,不由得淡淡的搖頭道:“不知道先生打算往何處而去?”
“小老兒打算帶著女兒去建康投奔親戚。”
“是遠方親戚吧?”
聽見石閔這么問,崔皓不由得訕訕地道:“是的。是我們崔氏的族人。不過這關系往下幾代,都不知道疏遠了多少。”
“先生可是出身清河崔氏?”
“正是。”崔皓并沒有隱瞞,而是幽幽地嘆了口氣道,“我是魏朝(曹魏)時的中尉崔琰的七世孫,屬于旁支。到了小老兒的祖父那一代,已經家道中落,不過我們崔氏依舊以書香傳家,故而小老兒以教書育人為生,那時候的日子勉強還算過得去。”
石閔點了點頭道:“你們的來歷我已經聽說了。”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縣和山東武城縣、高唐縣),東漢以后成為山東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
南北朝時講究士族門第,西晉時講究士族門第,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崔盧王謝”之首。在北方,北魏把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至唐代開國有五姓七望之說,崔氏仍立其中!
這俗話說的話,只有千年的世家,沒有千年的王朝。
這些世家大族都是書香門第,以詩書傳家的,祖祖輩輩里面所出的賢能可謂是多如過江之鯽,而且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那一種!
不過也正是因為魏晉南北朝盛行的九品中正制,這才導致了這種世家盛行,壟斷了人才的來源的局面。
在風頭正勁的世家門閥的壓制之下,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談何容易?
所以說這個時代,其實有許許多多的人才是被埋沒的。
沒有好的出身,你便是懷才不遇。
對于清河崔氏,石閔那是如雷貫耳的。只不過崔氏一族現在還沒有那么出名。
東晉時期很多崔氏族人南遷。
崔氏家族并非全部南遷,只是崔業的八世孫崔密一支。崔密有二子:長子崔霸,次子崔琰。這一系大致從崔琰發跡,到北魏初年勢力很盛。
清河崔氏后長仕北朝,其中崔浩歷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參與軍國大計,對促進北魏統一北方起了積極作用。后人稱頌為“南北朝第一流軍事謀略家”。
北朝隋唐時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并稱為“七宗五姓”,或者是“五姓七望。
唐代崔氏仍然顯赫,有23人做過宰相。
唐初官員修訂氏族志,把崔氏列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無顯官,又無人才,憑什么列為第一?難道我李氏貴為天子,還比不上崔氏嗎?”下令改以皇室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長孫氏第二,崔氏與其他山東士族列第三。
雖然如此,崔氏仍為士族高門。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為博陵崔氏,也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到了后唐時期,科舉取士的制度逐漸取代“九品中正制”,世族大家逐漸失去了皇權的庇護。
同時,隨著晚唐國家的分裂和戰亂,特別是黃巢大起義的打擊下,整個魏晉以來形成的社會制度支離破碎,于是清河崔氏與其他士族的勢力基本上也隨之消亡。
沒想到竟然在這里碰上了清河崔氏的后人。
石閔不由得嘆了口氣道:“唉,先生,我聽說現在很多清河崔氏出身的人都在趙國、西趙、代國做官的,你就沒有別的門路嗎?”
崔皓搖搖頭道:“實在是沒有門路。小老兒是想去建康投奔一下我曾祖父的那一支后人,據說他們在晉國做官,好幾個人都已經擔任了地方的郡守、縣令之職。料想他們不會不念及這一份香火情,不收留我們父女二人的。”
“先生,這鄴城距離建康可是遙遙數千里!這個世道不太平,你從幽州一路南下到鄴城的時候也經歷過的。”
石閔一臉悲天憫人地道:“十室九空,餓孚遍地。這路上劫道的強人不知凡幾,而且亂世殺伐,不知道什么時候又會爆發一場戰事,到時候肯定會殃及你們的。”
石閔倒沒有撒謊。在這個兵荒馬亂的世道,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易子而食還算是小的,路上遍布落草為寇的強盜,他們殺人不眨眼,可不管你是不是漢人,是不是同類,見人就殺,見人就搶!
沒錢?
好辦,劫色。
沒色?
無礙,吃你的肉,喝你的血!
這個世道就是這么殘酷。不然在石虎這么暴虐的統治之下,不知道會出現多少的流民!
可是現如今的羯趙國,國內的黎民百姓敢跑路嗎?他們不敢!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不是沒有,但是寥寥無幾,在更為混亂的北方幾乎是不存在的!
強人攔路搶劫也罷,還有不時地發生的戰爭!
那些**子可不管你是不是反賊,是不是敵軍,一樣是見人就殺的!
他們殺了你,拿了你的首級去領賞。有的時候就連那些老弱婦孺都被這樣殺良冒功了!
這個一點都不足為奇。
“這…”
崔皓顯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他孤身一人倒是無所謂,大不了一死了之,但是他身邊還有一個相依為命的女兒崔瑩!
石閔見到崔皓遲疑的神色,不由得加把火地道:“而且就算你到了建康,被一樣是清河崔氏出身的人收留又如何?寄人籬下,你們是會被當做仆役丫鬟使用的。到時候身不由己,可能你的女兒崔瑩被那個王孫公子霸占了去,都無處申冤吶!”
“將軍,我…”
石閔毫不遲疑地沉聲道:“先生,我希望你好好想一想,好好考慮一下。就算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你的女兒崔瑩著想!”
“這不是太平的年月,與其讓女兒跟著你過著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日子,何不留下我的府上?你放心,我絕對不會虧待你們的。”
“將軍,小老兒…我、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感激你好。”
把你女兒嫁給我就可以了。石閔在心里這般腹誹著,隨之說道:“先生不必客氣。你若是執意要走,不妨去問問瑩兒姑娘的意見,若是她肯跟著你走,那么我無話可說。”
“唉。”崔皓又嘆了口氣道,“來世做牛做馬,也要報答將軍你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