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零七章 道不喜我

  荊軻從沒有想過會在這里遇到故人,程知遠的出現著實讓他吃了一驚。

  當年河丘榆次的三位劍士,如今只差蓋聶便齊聚在此地了。

  “你..為何.....”

  荊軻吐了兩三個詞匯,然而最后,萬般聲音都只化作一聲無奈的嘆。

  “誒,好久不見.....”

  他撓了撓自己的頭發,扯了下剛剛被劍鋒劃破的衣服豁口,苦澀道:“兩年前,兩年后,時間并不長久,可我怎么覺得,已經過了七八年呢....”

  程知遠道:“光陰如刀,疲憊的是精神而不是肉體,你這兩年過得不如意嗎?”

  荊軻苦笑:“如果我如意的話,應當出入有軒轅,穿戴披絲帛,腰間鹿盧劍,青絲系馬頭。”

  程知遠拍打他:“這可是大夫以上才有的待遇,你壯志不小,可敬矣。”

  看上去,明明是程知遠比荊軻年幼,但程知遠的動作卻如同長了荊軻許多歲一般,而荊軻被程知遠拍打,也沒有怒意,只是更加覺得慚愧。

  在人群中,尉丹瞄著荊軻,也瞄著程知遠,他看這個少年文質彬彬,看上去不是那種攜帶殺氣的高手,雖然挎著兩把劍,背著一把劍,但尉丹卻絲毫感覺不到他有半點劍師的氣質。

  反而是他身邊另外一個年輕人,和他年紀相仿,但是眉宇英氣,更是腰間挎長劍,耳垂兩青蛇,鋒芒畢露的樣子。

  尉丹心道,這兩個少年,一個看起來沒有多少本事,挎三把劍而毫無劍者之氣,而另外一人雖然僅僅持一把劍,卻有無匹鋒銳,現在暴露在自己面前的,顯然不是那個挎劍少年的全部本事。

  這兩個人與荊軻認識?

  尉丹之前也注意到,攜三劍的年輕人是被另外一個年輕人從馬車上迎下來的,而攜三劍者,他下來時,有兩把劍是抱在手中的,這說明他在下車前,劍必然是放置于身側。

  這絕不是劍者該有的姿態,劍乃是劍者的性命根本,豈能輕易放手置于他處?

  這個攜三劍者根本不會用劍。

  尉丹心中很快就自己腦補了判斷,可惜他對于所謂的御劍之法了解還有不足,更是以自己度人,認為自己的御劍之法還不甚熟練,而且這天下間,能夠御劍擊天者,無一不是鼎鼎有名的劍宗人物。

  能不能御劍,是說明一個劍客、劍士有沒有資格去“客”、“士”而稱“宗”的資本。

  尉丹立刻就把重心移動到了“嬴異人”的身上,而且格外重視他。

  他認為,就是“嬴異人”,剛剛在暗中鎖定了他,導致他的危機感爆炸,從而讓自己沒有辦法斬下羞辱荊軻的一劍。

  此時他的信心又回來了,在仔細觀察并且判斷之后,尉丹認為嬴異人剛剛是趁著自己心神分散而突然鎖定,因為重心不在外部,所以被一舉驚嚇到,如今如果兩個人正面交手,尉丹認為自己肯定能把嬴異人斬于劍下。

  “敢壞我事.....若不是今日,我是來此為我師父探路,豈能受這氣,定要直接和你分個高下.....你倒是想管閑事,看這次講學結束,我如何拿你。”

  尉丹心中憋屈,同時目光不經意的瞥向河的對岸。

  嬴異人不認識荊軻,但是看程知遠與荊軻交談,談著談著,他忽然腦袋一凜,感覺后背颼颼發涼。

  好像莫名其妙就接了個黑鍋......

  異人撓了撓頭,此時子夏先生的講學已經開始了。

  在講學時,楊樂也一直在觀察車馬里出來的兩個人,他沒看到異人是駕車的,只看到兩個少年一并坐下。

  但是此時看到程知遠衣衫并不華貴,而且身負三劍,又在和荊軻這類人交談,又想到這種市井的不得志之輕俠,能結識什么上流人物?

  他再看嬴異人,腰間配一劍,舉止之間頗有禮儀,目不斜視,顯然是受過一定程度的良好教育。

  “莫非此人就是高士?”

  楊樂仔細打量嬴異人,眼睛眨了眨,還真發現他頭頂的精氣神明和在座的其他人有些不一樣。

  嬴異人的境界不高,不能很好的壓制自己的精氣神明,又因為最近修行較快,氣息有些浮動不定,然而此時,卻被楊樂這個同樣不高明的孩子當成一種境界外放,“微微昭顯以示些許鋒芒”的上乘手段。

  “不戰而屈人之兵?使敵知難而退?”

  楊樂喃喃自語,自覺得有幾分道理。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嬴異人因為本身作為秦王的孫子,所以他的精氣神明之中,無形間帶上一股浩大的隱藏國運。

  這就讓他的精氣神明,相比其他人,顯得更為厚重與博大一些。ぷ999小説首發ωωω.999χs.cΘмм.999χs.cΘм

  嬴異人聽著子夏先生的講述,剛開始講的都是尋常東西,只是此時,他忽然又是腦門上一涼,感覺被誰盯上了似的。

  “這怎么回事啊?”

  異人感覺心里發毛,悄悄吸了口涼氣,不敢大呼。

  他沒來由的身子一抖。

  邊上程知遠忽然轉頭,看到他抖,程知遠早就感覺到那兩股注視的目光,便不免對異人“調侃”:“怎么,今日的太陽如此冰寒嗎?”

  嬴異人咧了咧嘴:“或許是青河之畔風亦清。”

  “玉清遇冷,便寒了下來。”

  此時,大松樹下,子夏先生正講道:

  “我曾授課于西河,來者攘攘.....門徒甚眾,教,弟子三百余人,時為魏文侯來訪,聽聞我言,拜我為師,起初,未敢受也.....”

  “我入楚地,已然是我子喪后事,曾參見我,罵我,澹臺見我,斥我,我離群而索居,終日,郁郁寡歡......不知,道在何方.....”

  子夏的聲音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他對諸人問道:“道在何方呢?”

  他說著,忽然又失笑道:“倒是想起來,當年我的弟子,有人自以為得道了,于是便要去向天下的名人討教,他找到墨翟,恰好當時巫馬子在和墨翟爭吵,我那個弟子便和鐵錘一樣走上去,就這樣道嘿!墨翟,君子之間有爭斗嗎,墨翟就說沒有,我那弟子就嘲笑他和巫馬子,說豬狗之間都有爭斗,你們兩個士人難道不是正在爭斗嗎?”

  “結果,墨翟直接罵他,說我等儒生,開口言稱商湯周文,行為卻和豬狗類比,痛心疾首,原來我等都是畜生.....”

  子夏是笑著說這段往事的,然而下面的諸人,笑著笑著,就笑不出來了。

  這豈不是墨翟在罵子夏么,在罵他的道是豬狗一般,那自然就是遠沒有到“得道”的程度了。

  子夏道:“人啊,生來渺渺,以有限之身探尋無限之道,就像是盲人去辨認太陽......”

  他又失笑:“我曾以為,道在六經之中.....你們呢,你們的道在哪里?”

  陸陸續續有人出聲,向子夏闡明自己的道,而荊軻的眼中,那迷茫之色卻更多了。

  他握緊了手中的劍,沉默無聲,最后卻對程知遠說了四個字。

  “道不喜我。”

夢想島中文    劍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