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趙烈文的稟報,易知足皺了皺眉頭,“有那么多宗室王公勛貴卷入西北叛亂?可有確鑿罪證?”
“肅相在電話中沒有提及罪證。”趙烈文緩聲道:“宗室王公勛貴卷入西北叛亂不是什么光彩事,刻意隱瞞也是情理中事,一口氣殺了那么多人,應是不希望大掌柜繼續追究此事。”
頓了頓,他接著道:“這些宗室王公勛貴大都是保皇派的砥柱,肅相威德皆不如恭王,也不排除借此立威,消除異已的可能......,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利大于弊。”
奕、肅順先斬后奏的做法令的易知足心里有些不快,借機清洗是他提出來的,但他不贊成采取極端的手段,在西北沒有平定的情況下,不適宜采取極端高壓手段,一口氣殺那么多宗室王公勛貴有可能會激化矛盾,也可能引發恐慌,甚至是導致北方動蕩。
盡管心中有些不滿,但他清楚,這事還的及時的明確表態支持,否則肅順和僧格林沁都會威信掃地,稍稍沉吟,他才道:“給肅順去電,清肅不能極端化,擴大化,以免朝野動蕩。
另外,著各大報對此予以明確肯定的支持,呼吁和平,反對內戰,嚴厲打擊一切陰謀分裂國家的犯罪行為。”
趙烈文點了點頭,隨后道:“京師兵變,可能會讓皇太后、皇上有所猜忌和不安,有無必要去電安撫?”
易知足道:“提醒的及時,致電蘭州.......。”待的對方停筆,他接著吩咐道:“著歐洲密切關注英俄兩國動向......。”
“大掌柜是擔心英俄兩國從西北抽身?”趙烈文皺著眉頭道:“關注俄國連通西北的鐵路運輸情況不更直觀?”
易知足點了支煙,“安西行省或者說中亞,對于英俄兩國而言是無法抗拒的誘....惑,即便明知是坑,兩國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往坑里跳,就算不能染指,兩國也會千方百計讓中亞獨立,將中亞作為與我國的戰略緩沖地帶。
不過,人有萬算,天有一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是英俄兩國發生重大政治事件......,就難說了。”
重大政治事件?趙烈文皺起了眉頭,英吉利明年開春大選,首相迪斯雷利作為保守的領袖已是兩度出任首相且已是77歲高齡,連任的可能性很小,繼任者會不會繼續貫徹中亞的策略,確實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可是俄國并不存在這個問題,俄皇亞歷山大二世不過才六十出頭,也沒聽說身體欠佳,難道是擔心俄國政局動蕩,出現大的動亂?畢竟俄國國內局勢一直不太安定。
易知足實際對于英吉利大選并不太擔心,不論誰出任首相組閣,都必然要高度重視印度的安危,他擔心的是俄皇亞歷山大二世,畢竟這家伙是被刺殺身亡的,他雖然已經去電提醒過一次,但依然還是放心不下,一旦俄皇遇刺身亡,西北的局勢就極有可能出現變故,看來,還的再去電鄭重提醒一下,雖說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總的盡力不是。
甘肅,蘭州。
蘭州在明朝以及清初都不受重視,或是設州或是設衛,康熙五年(1666年)陜甘分治,設甘肅行省,蘭州由此成為甘肅的省會——甘肅的政治中心。
一晃百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陜甘總督衙門自西安移駐蘭州,裁減甘肅巡撫。自此蘭州成為節制三秦,懷柔西域的西北政治軍事中心。
又是百年,隨著元奇對西北的重視,大力移民西北,建設西北,廣修鐵路,興辦工業,蘭州再次受到重視,成為西北僅次于西安的第二大鐵路交通樞紐,工業中心,商貿中心。
一輛四輪馬車孤零零的停在冷冷清清但卻戒備森嚴的蘭州站站臺上,車廂內新上任的陜甘總督李鴻章坐在柔軟的沙發上閉目養神靜靜的等候著專列的到來。
自安西巡撫卸任之后,他前往上海在易知足身邊逗留了一段時間,隨后就出海南下前往南洋兩省以及東南亞三省考察,返回之后不久就趕來蘭州接任陜甘總督一職。
不到六十就位列一方總督,他已足以,不過,他心里清楚,這是出于西北開戰的需要,一旦西北戰事結束,他就有可能進京入閣,易知足對他的青睞和擢拔,為的是讓他盡心盡力輔佐世子易正行。
聽的一聲長鳴的汽笛,李鴻章睜開眼坐直了身子,“稟督憲大人,皇太后專列到了。”
推門下車,李鴻章掃了一眼戒備森嚴的站臺,慈安皇太后此時歸心似箭,不會在蘭州做長時間停留,而且又是從鞏寧脫困而出,他也懶的舉行盛大的恭迎圣駕的儀式,勞民傷財不說,還有可能不討喜,犯不著多此一舉。
專列緩緩的駛進站臺,車廂里慈安皇太后有些疑惑的瞥了一眼戒備森嚴卻又冷冷清清的站臺,沿途府縣無人迎駕也就算了,蘭州是省會,就算不舉行恭迎圣駕的儀式,但蘭州的文武大員總該前來接駕吧?這是什么意思,表面文章都懶的做了?基本的禮儀都不顧了?
車廂門方開,總管太監高承運很快就前來稟報:“稟皇太后,陜甘總督李鴻章遞牌子求見。”
短短幾個月時間,陜甘總督已經換人了?慈安不動聲色的道:“宣——。”對于李鴻章她幾乎沒有印象,只是知道此人之前任安西巡撫頗受易知足器重。
戴著禮帽,身著一襲灰色長衫的李鴻章緩步進的車廂,沖著珠簾后的慈安躬身一揖,道:“臣陜甘總督李鴻章恭請皇太后圣安。”
待其抬起身,慈安打量了他兩眼,道:“無須拘禮,賜坐。”
“謝皇太后恩典。”李鴻章從容落座后道:“皇太后專列行止是絕密,臣不敢泄露消息,禮儀不周之處,還望皇太后恕罪。”
原來如此,慈安心中頓時釋然,轉念她就想到,既是絕密對方為什么要微服覲見?她皺眉問道:“可是京師有變?”
“皇太后明鑒。”李鴻章緩聲道:“肅相聯合僧王發動兵諫,軟禁恭王,捕殺十余位宗室王公.......。”說著,他呈上整理好的電報電話記錄。
兵諫?慈安心里一沉,這幾日她一直擔心京師有變,終究還是發生了,接過折子她越看越心驚,竟是半晌說不出話來。
見她不吭聲,李鴻章緩聲道:“非是恭王、肅相好殺,所殺宗室王公皆是暗中勾結、支持朱山海策劃西北自立之輩。”頓了頓,他接著道:“王爺聞知,已致電肅相,不極端,不擴大,維護京師穩定。”
聽的這話,慈安很快冷靜下來,有宗室王公暗中勾結并大力支持朱山海策劃西北兩省自立,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要說有那么多位高爵顯的宗室王公,她不相信,“恭王不是被軟禁了?”
“軟禁恭王,不過是掩人耳目。”李鴻章不緊不慢的回道:“皇太后試想,若無恭王支持,僧王豈會全力配合?”
為什么要軟禁恭王掩人耳目?慈安依然滿心疑惑,“為什么?”
“王爺在西北所謀甚大,日后皇太后自然知曉。”
如此說來,所謂的南北對峙都是元奇和朝廷聯手布下的大局?慈安也不多問,轉而道:“是否讓本宮暫緩回京?”
李鴻章道:“王爺希望皇太后盡快返京安撫人心,下旨著肅相組閣,促進南北談判。”
三日后,肅順在京師舉行盛大隆重的迎駕儀式,率領闔城文武百官以及資政院議員恭迎慈安皇太后光緒皇帝回京。
慈安皇太后和光緒皇帝安然返回京師以及肅順迎駕的姿態,無疑是給京師一眾惶恐不安的宗室王公勛貴以及保皇派一系官員吃了一顆定心丸,京師緊張肅殺的氣氛隨之一掃而空。
為安撫穩定人心,慈安沒回圓明園而是擺駕紫禁城,回宮第一件事就是召見被軟禁的恭王奕。
待看到奕一身朝服在門口行禮請安,慈安才徹底放下心來,照例賜坐賞茶不咸不淡的應景奏對一番之后,她屏退暖閣內太監宮女,壓低聲音問道:“如此勞民傷財,大費周章,易知足究竟意欲何為?”
“目的有二,一是促成皇太后皇上安然返京,一是誘英俄入轂,一舉鼎定西北百年安定。”奕沉聲道,后者他只說了一半,誘英俄入轂不假,但實則也是借助戰爭清肅西北內在的一切不安定因素。
對于前者,慈安直接忽略,元奇不惜如此大動干戈,顯然后者才是主要目的,她也是久居上位者,對于西北的情況也略有所知,轉念一想也就明白過來,“如此說來,西北之亂,易知足是有意縱容?”
“臣竊以為,非是刻意縱容。”奕斟酌著道:“易知足在吐魯番遇刺也是極為兇險,從元奇之后的種種反應來看,順勢而為的可能性更大。”
慈安稍稍松了口氣,轉而道:“皇叔卸任之后,做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