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三二章 入宮覲見

  只需要朝廷給政策就能夠修建鐵路?肅順一臉狐疑的看著對方,兩人初次見面,而且素無交情,他不好直接問,猶豫了下,他才笑道:“還有這等好事?朝廷不花銀子,就能坐享其成?”

  緩緩吸了口雪茄,易知足才慢條斯理的道:“道光六年,漕運改海運,僅僅一年多時間,上海的沙船激增四百多艘,一艘沙船是什么價格?七八千兩甚至是一萬兩銀子以上,若是漕運改為鐵路運輸?會不會出現踴躍投資鐵路修建的熱潮?”

  肅順年紀不大,而且是足不出京,對于漕運改海運的事情只是聽聞過,更不清楚那次革新極大的刺激了上海的沙船發展,不過,他相信對方不會信口胡說,略微沉吟,他才道:“漕運乃朝廷血脈,一代之大政,天下之大命所系,豈會輕易更改......,易兄只怕是難以如愿。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的小說”

  “咱們做生意的,有句俗話,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易知足不以為意的道:“待的佛廣鐵路開通營運,見識到鐵路的運輸能力,朝廷怕是會主動提出修建鐵路,很簡單,僅此一項,朝廷每年就能節省四五百萬兩銀子的開支。”

  漕運開支浩大,肅順是知道的,他并不是不學無術的紈绔宗室子弟,而是一個有心人,表面看起來荒唐不經,喜歡混跡市井,但其實卻是個有心人,通過游蕩,將京師五城諸坊利病都一一記在心里,而且他還有個好記性,見過的人,聽過事,都能牢記于心。

  京師對于漕運的議論并不少,對于漕運的高成本也頗多議論,漕運成本有多高?種種說法不一,有說一石漕糧入京,通計運費不下二十兩銀子的,有說通盤籌算,非四十兩銀子不能運米一石入京倉的,他雖然不太不懂,但也覺的這兩種說法太浮夸。

  另有一種最詳細的說法:起運本色每正糧一石,加耗三斗、四斗不等。此外有補潤、加贈、淋尖、飯食等米,又有踢解、穩跳、倒籮、艙墊等銀,在旗丁則有行月,在船只則需修理、打造,在起納則多輕貲、席板。總計公私耗費,大約共需糧一石五、六斗,銀六七錢,方得兌發一石正糧。

  就以這種最靠譜也是最便宜的算法,一年四百萬石漕糧,朝廷花費了多少財力?六七百萬兩銀子!而眼下,對于朝廷來說,什么是第一要務?不是軍政,不是民政,而是財政!

  一年能為朝廷節省四五百萬兩銀子,連他聽著都動心,別說道光和朝堂上那些個大員了,更何況這是不要朝廷投一個大子兒,這等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事,誰能不動心?

  默然片刻,他才笑道:“我不過一閑散宗室子弟,易兄如此坦誠相告,該不會是指望我向皇上進言罷?王鼎、琦善、林則徐、鄧廷楨這些個大員,哪個不比在下更合適?”

  見他問出這話來,易知足沉吟了片刻,才道:“不錯,在下結識的朝廷大吏中,任何一個上書進言,都比雨亭兄更適合,也更容易受到皇上的重視,但是.....他們都垂垂老矣。”略微一頓,他含笑道:“在下想燒雨亭兄這口冷灶。”

  燒他這口冷灶?肅順不由的一楞,元奇雖然在京師沒有分號,但影響力不小,若是這次再承接國債發行,影響力必然更大,而且元奇雄厚的實力,這是人盡皆知的,代表元奇的易知足要燒他這個冷灶,這讓他又是意外又是欣喜,不過,對方究竟看中他哪點了?

  對方語氣雖然輕松,但這話卻不似開玩笑,而且以兩人的身份和關系來說,初次見面,也不可能開這玩笑!略微沉吟,肅順才道:“在下足不出京,易兄這也是頭一次來京師吧?”

  “金玲跟在下詳細的說起過雨亭兄。”易知足緩聲道:“本朝對宗室親貴限制之嚴,冠于歷朝歷代,非經特許,嚴禁干涉朝政,嚴禁與官員交往,嚴禁出京,大多宗室親貴子弟皆錦衣玉食,渾渾噩噩,醉生夢死,但雨亭兄不同......。”

  說著,他上下看了肅順一眼,道:“雨亭兄這身裝扮,應是為了方便在京師各處游逛罷?而且聽聞雨亭兄也好接交一些士子,與六部一些小吏亦多有往來,這足以說明雨亭兄胸有抱負,作為宗室子弟,年輕有抱負,這就足夠了。”

  金玲怎的什么都跟他說?肅順心里暗自腹誹,嘴上卻道:“我還是不明白。”

  “這有什么不明白的。”易知足道:“鐵路修建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至少是數十年,朝廷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元奇在京師需要一個穩定有力的支持者,或是說是一個穩固的靠山,才能將鐵路修建貫徹下去,雨亭兄是就是最好的人選。”

  肅順聽的一笑,“易兄不是還玩笑?就我......?”

  易知足點了點頭,道:“雨亭兄是對自己沒信心?還是不相信在下的眼力?對元奇來說,修建鐵路和雨亭兄,都是長期投資,而且是回報極為豐厚的長期投資,怎么著,雨亭兄對元奇沒興趣?”

  開什么玩笑,怎么會沒興趣?肅順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好,得到元奇的大力支持,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能夠得到朝中經世派官員的支持,得到朝中主戰派的支持,換句話說,能夠得到朝中大多數漢員的支持,以他宗室親貴的身份,得到大多數漢員的支持,要想出人頭地,青云直上,絕對是事半功倍。

  “能對元奇不感興趣的,怕是沒有幾人。”肅順含笑道:“不過,在下目前就是一散秩大臣,雖然時常進宮入值,宿衛扈從,經常也能見著皇上,但基本說不上話。”

  “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易知足緩聲說道:“雨亭兄也是有心人,不過,心思卻用錯了地方,眼下英夷入侵,東南動蕩,朝廷極有可能會在東南大舉用兵,打仗打的是什么?錢糧!朝廷一直克制不愿意輕啟邊釁,為的什么?還是錢!因為沒錢,所以怕啟邊釁。

  此番朝廷發行國債一千萬兩,就是為的東南用兵,英吉利已經大舉增兵,東南大戰,在所難免,當前,皇上最關心的是兩件事,一是戰事,一是錢糧,若能在這兩方面有獨到見解,何愁沒有出頭之日?”

  肅順聽的心頭一熱,連忙拱手道:“還望易兄不吝點撥。”

  正陽門內,皇城、千步廊。

  大清中央各部院衙署扎堆分布在千步廊兩側,大清戶部就處于千步廊東側,戶部漢尚書簽押房里,尚且不到六十的戶部尚書卓秉恬看完元奇草擬的承接國債合約,抬起頭看向王鼎,道:“這一年可是一百萬的利息,如今本就是入不敷出,這不是雪上加霜,有必要非要發行國債?”

  王鼎悶聲道:“這是琦中堂在廣州與元奇洽談的。”

  聽的這話,卓秉恬登時就不吭聲了,琦善絕對不敢擅自做主發行國債,不消說,這是道光的意思,道光要發行國債,他還能說什么?別說一年一百萬的利息,就是二百萬的利息,也的咬牙扛著。

  見他不吭聲,王鼎輕嘆了一聲,道:“廣州已有確切的消息,英夷正大舉增兵。”

  卓秉恬心里一驚,朝廷六部,最喜歡打仗的是兵部,最怕打仗的則是戶部,每次大規模用兵,戶部上下都要忙的焦頭爛額,眼下國庫空虛,戶部的日子更難過,身為戶部尚書,他哪里不心驚?他當即又重新拿起合約細看,這當口,發行一千萬兩國債實在是太及時了。

  又細細看了一遍,他才道:“月息八厘,確實低于錢莊銀號,但卻比票號要高,地方官府向票號大額借貸,一般月息都在六厘,元奇會不會是趁火打劫?”

  ”此言不妥。“王鼎沉聲道:“英夷艦隊就陳兵廣州外洋,元奇遭遇數次擠兌,存款幾乎已被提取一空,而且元奇本身的存款利息就是月息一分,如此處境下,承接一千萬兩國債,元奇虧損不小,票號息低,卓大人跟票號聯系下,看看能否承接這一千萬兩國債?”

  一千萬兩,山西票號就算實力雄厚,也吃不下這么大的數額,卓秉恬連忙笑道:”下官還真是不清楚元奇銀行如今的處境,山西票號哪有如此雄厚的實力。”說著,他抖了抖合約,道:“王中堂這是讓戶部主動提出發行一千萬國債?”

  王鼎看了他一眼,道:“擔心被攻訐?”

  發行國債本就爭議頗大,戶部公開提出發行一千萬國債,被攻擊這是在所難免的,不過,這是道光的意思,而且東南用兵也急需銀子,對于那些不識時務的攻訐,卓秉恬倒也不擔心,他擔心的是道光會否對這份合約滿意。

  略微沉吟,他才道:“這份合約是從廣州送來的?”

  “元奇大掌柜易知足已經趕來京師,就住在正陽門外大兒胡同的‘馬頭客棧’。”王鼎說著笑了笑,道:“我昨晚與他詳談過,這份合約沒有什么更改的余地.....。”說著,他又取出翻譯好的英方提出的談判條件,道:“進宮一并呈上去。”

  看完英夷提出的條件,卓秉恬苦笑著道:“這可不是咱戶部的事,還是你們軍機處呈進去罷。”這份談判條件呈上去,道光不龍顏大怒才怪,沒來的由的何苦去觸這眉頭。

  王鼎慢悠悠的道:“看看后面的附片。”

  附片就是易知足針對英夷對大清海關的不滿而懇請在江海關試行海關革新,卓秉恬看的滿頭霧水,他當然清楚江海關一年的關稅銀是多少,根本就沒往抵押方面去想,不過,他卻隱約猜到這是元奇提出的附加條件,琢磨了片刻,他才問道:“元奇這是何意圖?”

  “元奇準備在江南推行機器繅絲廠。”

  卓秉恬詫異的道:‘既是如此,元奇還不肯在利息上做點讓步?”

  王鼎搖了搖頭,道:“易知足那小子說,承接這筆國債,元奇虧損在二百萬以上,這還是次要的,問題是,利息再低,元奇無法正常推出國債,很可能會倒閉,朝廷總不能讓元奇倒閉吧,那對朝廷來說,可不是什么好名聲,以后也不用再考慮發行國債了。”

  這倒也是,朝廷第一次發行國債,就將大清實力最雄厚的元奇銀行逼的倒閉關門,以后也確實不用再慮發行國債了,卓秉恬身為戶部尚書,自然是積極支持朝廷發行國債的,畢竟急用大額銀子時,多了一條路子不是。

  “這事別對外透露。”王鼎叮囑道:“喜歡干殺雞取卵這種蠢事的滿員不少,別害了元奇。”

  “下官明白。”卓秉恬點頭道。

  “時辰不早,進宮遞牌子吧,這是急務。”王鼎說著站起身來,見他要走,卓秉恬是真急了,連忙道:“王中堂,在談判條件的折子,還是軍機處遞進去罷,咱們戶部可不適宜。”

  “一道進宮罷。”

  乾清宮,西暖閣。

  正在批閱折子的道光聞報王鼎、卓秉恬在外遞牌子求見,隨口吩咐道:“讓他們進來。”他已經接到琦善從廣州發來的密折,知道了英夷大舉增兵,交還英夷戰俘,元奇積極承接國債,易知足進京等事情,唯一不知道的是,英夷新提出的談判條件,琦善將英方提出的談判條件另寫了份折子,而且故意用了三百里加急。

  待的王鼎、卓秉恬二人進來見禮后,道光徑直就問道:“易知足進京了?”

  “回皇上。”王鼎連忙回道:“易知足昨日午后進的城,晚上見過了微臣。”

  略微沉吟,道光才道:“宣他進宮覲見。”

  一聽要宣易知足入宮覲見,王鼎倒是有些擔心,連忙道:“皇上,易知足乃行商之子,不知宮中禮儀,且時常與外夷往來,言談不知敬畏,是否調教幾日,再宣他入宮覲見。”

  道光卻是急于通過易知足了解廣州的情況,哪里還等的及幾天,當即說道:“不必,這就著人宣他入宮覲見。”(

夢想島中文    大清巨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