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皇宮內。
李淵臉色凝重,已經得知了劉黑闥潰敗,逃向雁門,欲帶殘兵投奔突厥的打算,需要突厥的扶持,在雁門關外的,分一塊土地來稱王,效仿劉武周一樣。
河北、遼東、中原河南、齊魯之地等等,都已經被大華陸續攻占,只有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而已,一掃而過,沒有能抵擋得住的。
那些梟雄人物,竇建德、王世充、李密,中原三大勢力全都土崩瓦解了。
“難道就沒有人能治得了羅成嗎?氣焰太過囂張,滅了數國,如今直接帶著大軍進攻上黨,很快就要攻入太原郡了。”李淵在御書房內,跟著幾位親信發牢騷。
裴寂搖頭道:“大華的勢頭過于兇猛,兵強馬壯,來勢洶洶,只怕有二三十萬精銳人馬,這次我唐國處于危難關頭了。”
李二站起身憤恨道:“生死存亡時刻,只能硬拼了,他們長途跋涉,我們堅壁不出,避其鋒芒,然后斷其糧草,進行游擊戰,就不信拖不垮這支長途而來的兵馬。”
“堅壁不出?說得容易,你也不想想,大華有那種黑火藥,你拍士兵辛辛苦苦撿起來的土堡和防御墻,可能在黑火藥下,很快就崩潰了,而且大華軍隊中多騎兵,來去自如,你跟他們打游擊戰,這不是飛蛾撲火嗎?”李淵冷哼,直接反駁二皇子的話。
“父王,這是最穩妥辦法,難道我們要正面跟大華來個生死戰嗎?”李二不服氣地解釋。
李淵喝斥道:“朕要萬全之策,具體的戰略,如何破敵,幫助唐國度過此難關!”
裴寂道:“陛下息怒,我們調回龍泉、離石郡的兵馬,加上太原郡的禁軍和府兵,也有二十余萬,然后像突厥借兵,跟大華死磕,寸步不讓,讓大華見識到我唐國是難啃的骨頭,然后再跟大華議和,只要承認太原郡唐國存在,哪怕作為依附國,也是可以商談的,這樣保住我唐國的幸免于難。”
李孝恭抱拳道:“陛下,不可,那不是要臣服大華嗎,最后還不被它一步步蠶食掉?”
李建成站出來道:“父王,不到最后一刻,決不能服軟,大華的士氣如虹,如果我們不能從開始就抱著玉石俱焚的想法,最后會一敗涂地!”
李世民跟著道:“父王,不可猶豫,孩兒愿意帶兵,在第一線與大華展開交鋒。”
李淵站在那里,臉色陰沉,內心在掙扎,臣服大華,最后能否保住唐國,也是未知數,自古以來,沒有哪個小國能夠獨立存在,會被統一天下的大國所容忍,李淵很清楚,即便現在妥協,也活的很憋屈,最后還是難逃滅國的命運。
“好吧,那就戰,跟大華來個玉石俱焚,把大華打痛,讓他們知難而退。”李淵長嘆一口氣道。
李建成、李世民、李孝恭、李神通等人聽完,全都興奮起來,雖然明知道對抗大華存在的風險和壓力,但是,總比坐以待斃,憋屈地投誠要好。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有時候,妥協雖然能夠暫時安身立命,但保得了一時,卻保不了一世。
接下來,眾人商議一番,調兵遣將,以及糧草、兵甲的軍需,委任了主帥和將領后,準備率軍出擊,迎戰來勢洶洶的大華雄兵。
上黨郡如今在數十萬大華軍隊的猛攻下,已經難以保住,干脆唐國直接選擇了固守太原郡。
李世民、李孝恭二人負責第一道放心,帶兵八萬,鎮守太谷城,這里山巒起伏,峽谷悠長,溝壑遍處,要從此處通過大軍,太谷山城算是一道關口,不拿下此城,就無法安心通過峽谷道。
雖然峽谷可以打伏擊,但是大華斥候隊伍太敏銳,肯定會提前偵查整個山巒和峽谷,然后才會行軍,所以伏擊大華軍隊幾乎不可能。陰謀不成,只能用陽謀,城關死守,需要大華來強攻。
侯君集帶著大軍先到了,六萬人馬,密密麻麻,兵甲生輝。
攻城,向來是守城的一方占據地利,攻城的一方付出的犧牲比較大。
但是這只是局部因素,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華軍隊有精銳的將士,精良的武器裝備,團結一致的軍心,無堅不摧的士氣,列陣推進,如泰山壓頂之勢,凝重肅穆。
“咚咚咚——”
城外擂鼓聲,震天響地,大華的軍團整齊有素,不斷推進,眼看就要攻城了。
李世民、李孝恭、許世緒、竇琮等將領,登上城頭,舉目一望,黑壓壓的一片,人山人海的大華軍隊,足有六七萬精兵,這只是先鋒軍。
在數里外,還有大軍在集結,那是第二支大華主力軍。
他們心中清楚,大華皇帝御駕親征,后面肯定還有源源不斷的敵軍在趕來,逼近太谷城。
此刻,馬上就要展開攻城戰,身為統帥的李世民,熱血沸騰,戰意昂然,哪怕面對強大的華軍,還是有一股不屈的意志。
在歷史上,李二可是文武雙全,甚至能成為千古一帝的人物,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成熟,這一年多經常在軍營中磨練,吃在軍營,睡在軍營,所以,對用兵和指揮作戰,都有很大的提升,今日終于派上用場,臨危不亂,揮斥方遒。
“降不降?”
“降不降——”城外萬人大吼,逼迫城內的人做出回應。
李世民冷哼,神色堅定,喝道:“不降!”
“不降——”
“不降——”城頭的守軍,跟著咆哮,擰成一股,也相當有氣勢。
“那就戰!”侯君集臉色一沉,下令攻城。
頓時間,城下的甲士正推動望樓云梯、拋石機等各種大型攻城器械,一個個方陣排列整齊,每個方陣中都有一具大型云梯或拋石機,所有的方陣井然有序地向城下逼近,舉止整齊劃一,卻始終保持著平靜,雙方還未交戰,一片肅殺的氛圍便籠罩了整個戰場。
而城內也吹起了備戰號角,士兵們搬運擂石滾木、架柴起火,煮起沸湯滾油,又將箭矢扛上城頭,一匣匣的每隔十步放上一匣,打開匣蓋,亮出箭矢…
雙方軍士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