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昭云拉著如意去探望蕭后,其實如意是萬分不想來的,不是她不想見母后,而是不想讓陛下再和她見面。
如意現在還堅信,那是一個誤會,陛下喝多了,當時只是把蕭后當成了她而已,所以,拉著他去相見,擔心母后尷尬,觸‘人’傷情。
“陛下駕到——”
蕭后聽到陛下來了,神色很不自然,甚至有些驚慌,不過,她迅速穿戴整齊,然后出迎,表面裝作淡定無事。
“參見陛下。”
“蕭夫人不必多禮,今日臘八,宮內家眷相聚,卻不見夫人,聽如意說你身子不適,朕特來探望一下,不知夫人究竟哪里不舒服,需要太醫過來切脈不?”
蕭后心下暗想:這個冤家,我某個地方疼,還不是被你折騰的,不過幾日過去,也就恢復了,現在她主要是心病,不愿意見到羅昭云,避免尷尬,更不想被他看出來。
“就是有點頭疼腦熱,已經喝了藥,沒有事了,有勞陛下費心惦記了。”
羅昭云點點頭道:“那就好,看夫人神色還可以,相信很快會完全好轉過來。”
如意和蕭后對視了一眼,都臉色微慌。
蕭后臉色多少有些難為情,因為那一夜的灌溉,對她滋補很大,整個人似乎氣色好轉,紅潤不少,久旱逢甘露,被一下子滋潤許多。
如意也心知肚明,但越是如此,心中越覺得委屈,這是什么混亂關系嘛,不行必須要制止,想辦法讓母后暫時搬出宮外去,避開兩人再相見了,否則被陛下知曉那晚的關系,以后要如何面對。
好在他得知大姐要來長安居住,這樣可以讓她陪著母后。
羅昭云趁此機會,打量著蕭后,她的身材、面容還如三十四五間,看上去成熟高貴,風韻猶存,肌膚充滿彈性,比實際歲數年輕十歲。
那一晚,極盡風流,一切盡在不言中。
聊了一會,氣氛尷尬,如意找借口說犯困,拉著陛下回去午休了。
隨著年關來臨,大華朝堂機構運轉越來越嫻熟,文武官員各盡其責,國力蒸蒸日上。
幾大學院也在擴招人才,并且公布明年開春,要進行大華第一輪的科舉,名額非常多。
隋代雖然有科舉,但是名額非常少,二十多人,明經科選拔后,最后也沒有被重用,因為門閥還掌握著仕途的絕大多數路徑,隋文帝要改變那種狀態,很難做到,后期干脆就廢掉許多地方學院,中斷了科舉。
到了楊廣登基之后,搬遷洛陽,就要打斷關攏門閥的壟斷,動搖他們的根基,恢復了科舉,可是沒過兩年,又因為隋煬帝各種大業和北巡、征討遼東而耽誤了科舉選士。
羅昭云在隋代基礎上,加大了取士名額,以及取士的范圍,趁著關攏門閥遭遇打擊和重創,趁機扶持一批新秀起來,打破舊貴的仕途壟斷。
這段時間,長孫無忌等人頒布求才令,四處挖掘、拉攏、招募名士。
而長安城附件軍械庫、冶煉坊、黑炭礦、千山鐵礦開采等的一些大事,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年關前,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吐蕃遭遇重大雪災,因為以前被大華重創,元氣大傷,內部有分裂趨勢,所以派使者來到大華,西能能夠締結盟約,不再相互敵對、討伐。
這也暫時符合羅昭云的利益,所以認真思考,起草了一部關于大華與吐蕃簽訂的合約的事,平等互助,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是互不討伐,休戰十年,不許相互侵入、自擾。
二是建立通商城池,選擇在吐蕃與大華邊界間,雙方共同出資,大華負責建造設計,吐蕃出部分勞動力,共同完成,城內貿易獸皮、糧食、海鹽、兵器等等,商旅利潤抽取一成做賦稅,稅收吐蕃與大華平分。
三是吐蕃要為大華飼養戰馬,每年不低于兩萬匹,大華按照草原市價的八成來進行收購。
四是大華在通商城邑中開設學堂,教授中原文字,以及四書五經,為草原傳播文明和知識。
五是通商城邑要有城主,負責管理城邑,包括建設、道路規劃、宏觀調控等,正城主必須是大華派往的官吏,副城主設立兩人,吐蕃與大華各占一人。
第六條、第七條…
羅昭云把自己能想到的細節,都寫入其中,看上去公平公正,吐蕃會很欣然答應,因為他們有了跟中原人學習的機會,而羅昭云目的卻是用這種文化炮彈徹底同化吐蕃,然后利用為以后的統一西南,打好基礎。
試想如果在隋唐時期,能把吐蕃同化,交給吐蕃人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明智保身,中庸之道這些封建的思想,來腐蝕那些青海高原上的兇狼,溫順他們的性格,不再野蠻粗暴,不是沒有文明和原始,或許數十年后,游牧部落那股四處殺伐搶奪,無規無矩的行為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退耕還林,圈地耕種,走上文藝道路,發展旅游業,把吐蕃之地早一些納入中華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