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六章 奇葩君臣

夢想島中文    北宋振興攻略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趙桓倒是有錢,他也不介意給國庫一筆錢,度過難關。這天下姓趙不姓李。

  “大約要一百萬石的稻谷或者麥谷,或者一千萬貫錢。”李綱小心的說道,這筆錢,可不是緊急給關中青苗法應急的那一千萬貫。

  那一千萬貫何栗可是答應年底還一千二百萬貫的錢,自己要這一千萬貫錢,可還不回來。

  趙桓看了眼趙英,趙英信心十足的點了點頭,就是一千萬貫,一萬萬貫也不是沒有。

  “去找趙都知支錢吧。”趙桓無所謂的說道。

  錢嘛,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用的東西。

  比如趙桓就從來沒有自己用到過錢,所以他對錢很無所謂。

  李綱俯首稱是,如果官家不是趙桓這樣的人,他也只能學蔡京一樣,四處拼命撈錢。

  可能他比蔡京好一點的就是自己不貪錢。

  但是也無濟于事。

  拼命撈錢,就得符合撈錢的潛規則,和鄉紳、員外們分賬,這樣一來,受苦的還是普通百姓。

  蔡京那種搞法典型的拆西墻補東墻,補來補去,最后全都得塌了。

  李綱直接拆得皇帝的墻,這種做法很犯忌諱。

  可惜,李綱是個新手宰相,趙桓何嘗不是個新手皇帝?

  兩個人都沒把這當回事。

  趙桓覺得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是一種很正常的邏輯,畢竟他就活在那么一個時代里。

  趙桓手里絕大部分的錢,都是抄家抄出來、燕云十六州打下來分的收益、趙英經營而來,絕對的取之于民。

  趙桓倒是很喜歡大興土木,在河北路填坑,在河東路造太原城,在燕京路修燕京,但是這種大興土木,是建城,是國事,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奢侈享受。

  這樣一來,趙桓建城填坑,用的工賑監的民夫,雖然消耗很大,但同樣也有大量當地百姓自帶干糧的參與其中,節省了大筆的開銷。

  但是要修宮殿,絕對沒人會自帶干糧了。

  趙桓大興土木,其實花費也不是很大,趙桓對燕京路的行在,要求也很低。

  這種臣問君要錢,雙方各都覺得理所應當的詭異之事,就這樣堂而皇之的發生了,還沒有人勸阻。

  所以,趙構就覺得這種汴京皇帝的做法真的奇怪,本來就是皇帝,坐擁天下,居然不好好享受,費力不討好的變革。

  變來變去,哪天把自己的皇位變出去,才知道改悔。

  “你賑濟災民的時候,務必保證錢糧到災區,到百姓的手里,如果處理的此事時,力有未逮,就問問李邦彥,他現在應該從河東路回來了吧。”趙桓問道。

  李邦彥這個人,就很會站隊,在七門進京的時候,李邦彥居然帶著老仆二人,從汴京千里迢迢的趕到河東路去投奔趙桓。

  奈何趙桓行事風風火火,從云中考察進入河東路,再到關中,行蹤飄忽,李邦彥并未能面圣。

  倒是趙桓都回京好幾個月了,李邦彥才乘著牛車,慢慢悠悠的回到了汴京。

  李綱知道自己并非全知全能之人,所以趙桓的建議,李綱俯首稱是。

  李綱出了宣德門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夕陽下的皇城,一陣的恍惚,他自然知道拿官家的錢,并不好,但是他有點辦法,就不會開口了。

  現在四處都在花錢,他好不容易維持住了收支平衡,奈何現在的荊湖北路的事,他又不得不開口要錢了。

  幸好官家不是很在意。

  李綱的轎子并非回府,而是直接找到了李邦彥的居所,一個兩進一出的小院子,在這繁華的汴京城里并不起眼。

  李邦彥聽到門房說李綱到訪,著實一驚。

  在李邦彥看來,李綱這個宰相比自己當初要強多了!

  面對危險不低頭,面對皇權不畏懼,面對萬事,都盡量處理周全。

  所以,李綱能來,讓他著實的驚訝。

  他趕忙收拾了一下親自到了正門迎接李綱,連連說道:“李太宰,稀客稀客!”

  “士美折煞某了。”李綱笑著說道,和李邦彥進了府中。

  李綱對李邦彥說了說朝堂之事,也和李邦彥說了自己乃是受命而來。

  “太宰,某有一句話,不得不講。你問官家從內帑出錢,還是不還那種,實在是天下少有啊。亙古未聞呀。”李邦彥連連搖頭,這對奇葩的君臣。

  當然,在大宋,奇葩還是它的本意,奇特而美麗的花朵,稱贊人出眾,并沒有貶義。注1

  “太宰,公私分明才可以,今天是國庫一時空虛,你問內帑要錢。若是哪天內帑缺錢,國庫空虛,你要學蔡京那樣,四處給官家撈錢去?”李邦彥先是指出了李綱的錯誤。

  而李綱搖了搖頭,沒有回答這件事的考慮,他了解官家,總覺得官家在醞釀件大事,這事成了,國庫和內帑估計都不缺錢。

  只是李綱卻不知道官家到底準備干些什么。

  但是李邦彥顯然不清楚官家心中所想,這就是一個宰相,離開了權力的中心,就會對各種事,變得不再那么敏感。

  “李太宰今日登門拜訪,某不勝榮幸。但是李太宰,你問政的事,某怕是幫不了你啊。”李邦彥說完就一臉的頹廢。

  這幾個月他從汴京轉到河東路,再從河東路轉到了關中,他終于見到了金禍之下的百姓到底是何等的慘淡模樣。

  一路走來,李邦彥感觸最深的,還是官家的各種政策對百姓切實的好處。

  所以,對自己過去當政時候的種種舉措,李邦彥進行了反省,寫成了札子。

  李綱問的賑濟荊湖北路之事,李邦彥面色帶有羞愧的說道:“宣和三年,太上皇命某帶著兩百萬貫和三十萬石糧草,去賑濟兩浙路和江南東西兩路的方臘叛亂之事。”

  “某未能完成皇命,致使兩江和兩浙復叛,而太上皇在宣和四年,十抽一殺盡江南中人之家。”李邦彥說起這事,就是一陣的嘆氣。

  自己還是大看自己了。

  方臘之事,涉及六路,需要賑濟四路,他李邦彥帶著兩百萬貫和三十萬石糧草,是萬萬不夠的。

  但是太上皇只給了他這么一點,他能怎么辦?

  李綱就膽子大多了,直接獅子大開口要了一千萬貫!

  讓李邦彥著實意外的事,皇帝居然真的從內帑里把錢拿出來了!

  “某知道士美在賑濟江南時候,已經竭盡了全力,但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沒能賑濟撫恤,那也無可奈何,正因如此,某才向士美請教,當初的賑濟是哪里出了問題。”李綱笑著說道,他沒有笑話李邦彥的意思。

  這個浪子宰相,能用不到兩百萬貫賑濟兩浙路,已經著實不容易了。

  李邦彥看李綱的態度和事情發展,也知道李綱是真心求教,而不是上門揶揄,無不感懷的說道:“某痛定思痛,發現壞就壞在,救民先救官上了。”

夢想島中文    北宋振興攻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