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幻實驗室雖然分出了好多個不同的部門,但近年來,各門學科之間又有相互之間交叉的趨勢。
至于“個人智腦系統”是內部合作之后,搞出來的一個小工具,曾經在士兵身上實踐過,顯著提高單兵戰斗能力。
用著用著,發現這個系統挺好用的,于是經過多年的改良,擁有了推廣的可能。所以它是一個軍民融合的產物。
“個人智腦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將整個感知到的信息給“數據化”、“模塊化”,它會自動處理人腦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將這些處理后信息,重新反饋給人類。
舉個簡單的例子:眼睛看到了一張桌子,會直接知道桌子本身的長度,精確到毫米。
用手指觸摸,還會直接知道它的表面溫度。
如果用力將桌子給抬起來,還能夠反饋桌子的重量。
當然了,這方面的測量并不精確,因為人類本身的感知就不太精確。“個人智腦系統”只會處理人體感知到的信息,將其整理、量化,而不是平白無故增添信息。如果人不去抬桌子,它不可能知道這桌子到底有多少重,只有抬了桌子,它才能夠反饋肌肉到底用了多少力量。
李博士在講臺上介紹道:“…這個系統還能夠幫助檢查身體狀況,聯動身體內的仿生學裝置等等,是一個非常高效的工具。”
“當然了,話說回來,就算沒有這個系統,很多熟練工人依舊能夠目測距離,也有很多人能夠用手精確地感知到溫度,但這一些能力,需要長期訓練才能夠擁有。現在加載了個人系統后,不需要訓練了,成為熟練工人的難度將會顯著降低。”
“而且它能夠一定程度影響到肌肉的操控…有些人的手指很靈活,將一條線穿到針孔中,幾秒鐘就能夠完成了,有些人的手卻很笨,一兩分鐘還沒辦法完成。有了這個系統之后,肌肉的操控將會更加準確。”
一張張圖片表格播放過去,是人類士兵加載了這些新科技后,個人綜合素質的對比。在不穿戴動力甲的情況下,整體射擊精度提高了23個百分點,是一個了不起的提升。
“…我再舉個例子,如果用舌頭舔一口砒霜,個人系統立馬就能夠識別這是毒藥。因為砒霜主要影響神經系統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對皮膚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這種刺激作用,個人智腦系統是能夠分辨的。它知道你的某些神經死亡了!”
“但如果毒素專門破壞血小板,或者破壞紅細胞,這個系統就無能為力了,它只知道整個身體整體缺氧。沒有足夠的信息就沒辦法第一時間判斷,只能夠借助專業的醫療芯片。”
張遠坐在下邊,看著李博士介紹個人智腦系統的新功能。
“張教授,聽起來也算是不錯的成果了!這也只是個小玩具嗎?”《深空日報》的秦記者湊了過來,悄悄地問道。
張遠笑道:“哈哈,只是一個說法而已。不能增添信息,或者加快信息流的科技,都只是小玩具。”
“磁場感知的設計、完善,整個虛幻實驗室用了上千年時光,這個智腦系統,只用了幾十年。最主要的開發工作,在打仗的那十年里就已經完成了。對比起來,確實是小玩具。”
說白了,它依舊沒辦法提升人類的智力,只不過方便好用,提升了人的工作效率。
效率這種東西,放在整個文明層相當重要,但論起價值依舊比不上智力。因為工作效率低,可以用時間慢慢累加上去,只要肯干活,宇宙中最不缺的就是時間。智力低了,限定了天花板,有些東西可能卡殼一輩子…
張遠感嘆道:“人的腦袋的確是一個很脆弱的體系,讓它運算的太快會崩潰,接收太多的信息量也會崩潰,所以每一步的工作都很困難…我覺得,這兩個東西已經成熟了。”
一位副艦長道:“老張的意思是,這種科技既然已經出現,那么我們肯定得用起來。不過目前的實驗次數依舊不多,只有幾萬人次吧?直接推廣到未來的8.5億嬰兒身上存有風險。我覺得可以先給成年人使用,積累足夠的數據后,再一批批推廣。”
的確,一個用在未來8.5億人口的新科技,是容不得任何瑕疵的。
張遠點了點頭:“這個肯定沒問題,只要審批通過,立馬就能夠做實驗了。現在以實驗室的生產力,一天能夠做5000次手術,都是機器人自動操控…有了更多的實驗人次,就有更多的數據。”
“磁場感知的意義更大,但是民眾接受程度也更加困難。個人智腦系統,我覺得推廣起來倒是沒什么問題,很快就會風靡起來的。”
艦長笑道:“慢慢來吧,反正也不用著急。誰不想變聰明啊!”
秦記者在一邊旁聽著,興奮地將這些對話記錄了下來,她反倒對個人系統更加感興趣:“張教授,它相當于一臺個人計算…那么我可以在里邊寫一些日記嗎?這樣永遠也不可能被別人發現。它這一類的功能是否擁有呢?”
張遠搖了搖頭:“這一些小功能還在逐步完善當中,如果有個人需要的話,添加上去難度不大。”
“但這些內容得看民眾的反饋,然后進行修改。不過大腦芯片方面的東西嘛,儲存空間相當有限,也不會搞得過度復雜,不太重要的東西就不做進去了,可以有效減少差錯率。像寫日記什么的,只有少部分人有這個習慣,我覺得沒有必要…”
“這個系統還可以和其他的體系進行聯動,功能已經挺麻煩的了。如果身體里有各種仿生學器官,譬如仿生學電子眼睛,它的作用會更加強大,人類本體的生物器官,反倒發揮不出它全部的功能。”
又有一名議員疑惑道:“它不會幫助人們思考嗎?”
張遠擺了擺手,說道:“不會,它不會讓人變聰明,也不會讓人變笨。只是相當于是一個好用的,能夠提高效率工具,你不去操控它,它就不會代替你去思考,甚至可以將它給關掉。”
“對了,如果真的要普及這些技術,關于個人智腦的教材,也得編寫一份,從小孩子就開始學習。”
“這個當然沒問題!”
這一次的會議,總共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基本上的人口政策、教育政策還是討論清楚了。
有了戰星之后,人口肯定還是要大規模膨脹的,有了人口就意味著更多的天才,更高的生產力,人類不可能因噎廢食。
不過具體的細則,確不是一兩天能夠出的來的,還得開更多的會議進行商量。
至于兩門新的科技,也已經獲得了審批通過,將會使用在新一代的新生兒當中。
張遠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心滿意足地離開了這一間房間。
緊接著第二天,一份重磅新聞轟炸了各大媒體的頭條,標題倒是很正經,而且不引人注意——《關于更新個人輔助大腦設備的指導條例》。
其實人們對這種嚴肅標題一向以來不敢冒,但奈何這玩意簡直就是普天蓋地的,到哪個軟件都能夠看到,甚至連網絡游戲里都在滾動橫幅。
打個游戲掛掉了,屏幕上就跳出《更新個人輔助大腦設備的指導條例》,登陸游戲界面,又是這個條例,想不看到也不行。
很快,討論的熱度就上來了。
里邊的內容并不復雜,有兩個可選項。
第一,人們可以通過做手術,增添一項“磁場感知”的能力。
擁有這項能力之后,人們能夠“摶”到磁場,成為第六感知。
“摶”是一個新的形容磁感動詞,與看、聞、聽類似。
整個適應期大概在3050天左右,在這之后,基本上就能夠靈活應用了。
第二,人們可以通過做大腦手術,增添“個人智腦系統”,這就是更加令人感興趣的東西了。
這些都是可選項目,可以去醫院更新,也可以不更新,全都是個人自由。
“個人智腦沒辦法玩游戲啊?我還想躺在床上閉著眼睛玩游戲呢。難道它不能夠聯網?強烈建議加入聯網功能!”
有人開始在官方論壇上發了個帖子。
“這不是廢話,又不是發明出來給你玩游戲的!而是一臺虛擬化的工作電腦。哪個科學家會把寶貴的存儲容量用來存放游戲?玩上一段時間玩厭了,難道又要做手術刪除?”
“當然不能聯網,把你的腦袋連入互聯網,一發病毒你就掛了!傻叉!”
“原來如此,我總算明白其中的安全機制了。”
“虛幻實驗室威武!”
網絡上到處都是這方面的討論,一秒鐘刷新就是一頁新的帖子。
張遠正興致勃勃地瀏覽這些帖子,順便還科普一番。作為社會知名人士,他的每一篇科普文章下邊都有幾十萬個贊,順帶著每一天都能夠受到幾千條個人私信。
回復?
他當然是不回復的,每一條都回復過去,干脆一天到晚什么活都不用干了。
連看都懶得看。
不過瀏覽一下水貼,倒是蠻有意思的…
報名的人次,好像超出了他的想象…
每個時代都有敢于冒險,嘗試新鮮的人,而這個時代反倒格外之多,由于醫院里的產能不夠,第一個星期的預約者很快就排滿了。
你還在這里猶豫?
對不起,排隊請排下一個星期!
“看樣子,大伙的熱情還是挺高的嘛。”
一下子有了三萬多名試驗者,實驗室里的各位同僚心中也是無比緊張。即便他們自認為這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可是最終的結果是不好說…在大數據面前,總歸會出現一兩個體質獨特的奇葩。
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帶來的影響必然極度負面,造成不好的輿論。
為了形成模范效應,張遠以及林萱萱兩人,自然早就完成了這方面的手術。
開玩笑,如果他們這些開發者都不使用新技術,別人憑什么會信任?這就好比做激光治療近視眼的醫生,吹噓著激光治療的方式多么多么靠譜,然后自己卻帶著眼鏡,就不可能讓別人完全信任!
現在自己做了手術,就沒什么可以挑剔的了。
這些研究員都在等待著,新科技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關于磁場感知以及個人智腦系統的一些測評!
兩天之后,一位網絡上的知名大V,寫了這一篇測評。這個名叫“最初永恒”的作家也算得上是新人類艦隊里的知名人士了,粉絲著實不少。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最初永恒,現在我剛剛從手術室出來,給大家帶來第一手信息!”
“磁場感知在所有人剛剛出生的時候擁有,后來逐漸退化,以至于基本上忘記了那種感覺。現在那種感覺又出現了…啊哈哈!我很難描述這種感覺,恕我想象力太差。”
“至于個人智腦系統就更加奇怪了,我一下子就變成了八級鉗工,能夠手測數據了!你們知道這一瓶肥宅快樂水的質量嗎?被我喝了一口之后,它還剩下366克,它的溫度是26.3攝氏度。”
這位網友在視頻上,用電子秤測量了一下肥宅快樂水的質量,上面顯示的數字是克,和估算出來的差不多。
“當然沒有八級鉗工那么厲害,精確度不高,但也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功能了。而且今后這個系統將會越來越強大!”
“…忘記跟大家說了,今天跟基友打籃球的時候,不知道咋回事,十分鐘內摔倒了六次,由于多了一種新感知,連路都走不穩了。但是我把我的對手給打爆了!就算沒有適應,投籃準確率依舊高的離譜,一出手就有啊,連續投中了六個三分球!”
“讓你們看一下我矯捷的身姿,我好像有籃球運動員的天賦…”
視頻上顯示出一個白白胖胖的身姿,這個家伙正在投籃,還真的挺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