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61章 就近買茶

  酒菜上來,剛要舉杯,康員外在路上看見,“咦”了一聲,急忙過來行禮:“原來提舉官人也在這里用飯。小民是襄州城里的茶商,今日到這里閑逛,真是好巧!”

  徐克小聲道:“提舉,這就是我前些日子說的那位康員外。多虧他相幫,我才到了這里。”

  杜中宵點了點頭,道:“原來是康員外。相逢不如偶遇,既然碰到了,一起用些酒飯。”

  康員外連連稱好,告一聲罪,跑回到路上,讓隨從們到別處吃飯,對蔣員外等人道:“今天真是好運氣,遇到提舉官人和徐秀才在那邊吃飯,讓我們一起用一些。這求都求不來的好事,竟然遇到!”

  幾個員外聽了,俱都喜出望外,安排了隨從,一起到了棚子里。

  到了桌前,康員外高聲道:“主人家,這桌子拼得大一些。店里有什么好酒好菜,盡管上來!”

  掌柜上前行個禮,道:“客官,我們小店,沒多少花樣。只能再做五六個菜,上好的酒就只有竹葉清一味。這周圍的店家,都是租商場里的地方做生意,也可去點別家的菜。”

  康員外道:“無妨,店里有的菜盡管上來,我多給賞錢。對了,別家我就見那邊一家做湯的,十分出色。你讓小廝去知會一聲,送一大盆湯過來。還有一家賣炙羊肉的,有些意思,讓他們送幾斤過來。”

  主人答應,吩咐了個小廝,去幫康員外叫菜。

  在桌邊坐下,康員外拱手道:“難得碰到提舉官人,讓小的們盡盡心意,今日做個東道。”

  徐克見杜中宵面帶微笑不說話,對康員外點頭:“這里只是吃便飯,不必破費。”

  康員外喜道:“我走了一會,看了此處的吃食,確實都是尋常吃食,沒有像樣的酒樓。官人哪日得閑,小的江邊的酒樓擺桌酒席。”

  杜中宵道:“再說吧。我事務繁忙,在樊城也待不了多少日子。”

  這幾個員外一看就是出手闊綽的,主人分外用心,不大一會各種菜就飛帶上來。

  見都是各種炒菜,康員外道:“一兩年間,襄州這里便就學了葉縣那里,流行這樣吃菜了。以前的煮燉之類,越來越少。這樣吃菜,味道雖然不如以前濃郁,卻清爽。”

  杜中宵道:“炒菜,一是新鮮,再一個方便。有菜相佐,不似大魚大肉,讓人身體不好。”

  康員外看了看身邊的蔣員外,不明白杜中宵的意思,只是點頭附和。

  現在最流行的,是煮和燉。雞鴨魚肉,無不如此。對于窮人來說,這樣吃自然過癮,但對于天天大魚大肉的富人來說,營養過于豐富,對身體并不好。這個年代頓頓能吃飽的有多少人倒也并沒什么。杜中宵是形成的習慣,自從自己家里賣酒,擺脫了吃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就開始注意飲食。跟這個時代的人講營養搭配,完全是對牛彈琴。有錢了先吃個痛快,才是這個年代人的常見思想。

  對店家來說,炒菜便捷方便,用油多,吃起來格外可口,才是流行開來的原因,跟什么營養得當之類的完全沒有關系。大部人營養不良的時候,油脂對人有特殊的誘惑,看著香,吃著更香。

  酒過三巡,康員外道:“今日我們在商場里面轉了轉,這里的貨物齊全,實在是前所未見。以前也去過開封府,就連京城里面,也沒有這樣的地方。不過,官人,這里沒有牙人,什么貨物價錢都是定好了的。小的見識少,如此賣貨,如果貨物有了積壓,一時賣不出去,又該如何便如我們販茶的,新茶和舊茶根本就不是一種東西。茶場里有時有積壓數年之久的陳茶,殊無滋味,與泥土無異。若不是抑配,那種茶是沒有人買的。商場里面的貨物種類繁多,此種弊端自然也是有的。”

  杜中宵道:“賣不掉的,自然就扔掉了。每種貨物都有格等,有時間,過了時間,便就扔掉。”

  康員外聽了就笑:“提舉官人好大手筆,能做成這件事情。我們到榷場買茶,有時場里的茶有陳積五六年之久的,已經與泥土無異。榷場分毫不敢扔,全都抑配給我們。買茶的哪個愿意那里的提舉官人便說,這茶都在賬上,哪個管虛耗了數目”

  入宋以來,茶法幾年一變,已經變了不知多少次。但萬變不離其蹤,就是官府掌握茶的收購、批發和運輸,低價收購,高價賣出,利潤稱為茶息錢。理論上說,茶息錢是很高的,一斤五六百文。一斤茶賺這么多錢,根本不切合實際,不管什么茶法,每過幾年便運行不下去。有了新的茶法,茶商為了保證自己的利潤,總是會很快找出其中的漏洞。茶息錢只存在賬冊上,其實并不存在。最常見的,一是虛估,再一個就是陳茶。賬上看著那么多錢,其實都是庫里的陳茶,五六年還不算離譜,十年八年也是有的。這些可不是后世的陳年普洱,幾年就爛得跟泥土一樣,完全不能用了。

  茶法不切合實際,商人總能找到漏洞,過幾年漏洞越來越大,官府無利可圖,只好改換茶法,不斷循環。如果把所有的漏洞全部堵上,商人無利可圖,就沒有人做這生意,茶又賣不出去。

  康員外說的抑配,就是榷貨物針對陳茶的一種處理方法。茶商買多少新茶,配多少陳茶,不然取消買茶資格。其實就是變相提高新茶價格,沖抵舊茶的賬。當然商人不是傻子,總是想方設法避開,如果避不開販茶就要賠錢。這種生意,一般人是做不了的。不只是要大本錢,還要能通各種路子。

  這是宋朝財政上的特點,從商業體系中抽錢簡單粗暴,不遵循客觀規律,往往不可持久。茶鹽是生活必需品,這一點表現得特別明顯。酒相對來說,更具有奢侈品的特點,就好得多。

  宋朝的茶,單從生產和銷售兩頭來看,利潤極豐厚。但實際上,茶息錢大多浪費在了流通和儲存上面,茶商發展不起來,官府也收不到多少錢。到頭來,商人利潤減少,消費者多掏錢,沒一個得利。

  見幾個員外對自己說的過期扔掉,都覺得非常驚奇,杜中宵道:“售賣貨物,賣出去的必須是有用之物,不然哪個去買過了時間,已經無用,自然只能扔掉。你們買茶其實也是如此,幾十年前,茶場積壓的陳茶,還不是一樣要燒掉只是朝廷考課,茶場賺不出錢來,不敢燒,只好抑配給你們了。難道你們收了就能賣出去最終花這些錢的,無非還是飲茶人。——對了,你們現在是從哪里買茶”

  康員外道:“自襄州榷茶務廢棄,我們都是江陵府去買。現在鐵路通了,倒也方便。”

  杜中宵道:“以后更加方便了。常平司與發運司議定,在信陽軍產茶的地方,別設茶山,隸營田務之下。商場里以后也賣茶,都是來自于那里。等到年后,那里產了茶了,你們也可以到那里去買。發運司只收茶息錢,其余一切不管,只是不運到別州售賣就好。”

夢想島中文    風雨大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