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0章 俗文化

  地方官兩大職能,第一錢糧稅賦,第二教化。教化第一重禁淫祀,第二重學校。鐵監大多都是外來的移民,除了注意近些年大興的彌勒教傳播,本地并沒有什么淫祀。鐵監這里,學校是教化的主要內容。

  既然到了學校外面,幾位知州沒有不看一看的道理。

  轉到小花園南邊,首先是一家賣筆墨紙硯的小店。幾人瞥了一眼,都是些不值錢的便宜貨,便就沒了興趣。這里住的是鐵監工人,沒有富貴人家,包括文化用品在內自然是以日用為主。

  旁邊一家小店賣書籍字畫,左右無事,眾人便進去看看這里到底賣些什么。天天做工的工人,識字的都沒有多少,他們會看什么書呢?

  進門起手左邊架子上,是一排經史文集。十三經一樣不缺,印刷精美,不是小作坊的貨。下面是幾本《黃帝內經》、《本草》等醫書,旁邊雜著些雜家經典。另一個格子里,則是史書,《史記》、《漢書》跟十三經一樣,印刷精美,其他的則明顯是從外面買來的。再一個格子,則是古今文集。首起第一部就是歐陽修最熟悉的《韓昌黎文集》,同樣印刷美,其他的則良莠不齊,市面上常見的本子。

  歐陽修拿起昌黎文集,翻了幾頁,看出是市面上最通行的版本,既無校勘,也沒有新的注解,便就放下。這本昌黎文集,開啟了歐陽修的文學之路,熟得不能再熟。

  把書放下,歐陽修對杜中宵道:“這里一處小店,能有這么書籍,著實不易。只是運判,因何這些書印刷精美,而其他的則有好有壞?”

  杜中宵道:“有了學校,鐵監自然印書。只是人手有限,只制了那幾本書的板子。”

  現在通行的雕版印刷,用的木版。印刷方便,但制版不易。鐵監有錢,終有限度,請的制版工匠并不多,只能先從經典印起。其實杜中宵記得好多種印刷方法,只是精力有限,一樣也沒試出來。最被賦于厚望的活字印刷,雖然記得鉛字,卻因為鑄的字模不清,印刷質量不高,并沒有使用。

  這些經史文集詩集,都是幾位知州讀爛的了,好多書他們都能倒背如流。略翻了翻,見并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便就做罷,繼續向里面去。

  后面就沒有格子了,而是幾張桌子,上面擺了各種書籍字畫,顯得有些雜亂。

  看見桌子上面擺著的畫,宋祁不禁啞然失笑。首先是一張大胖娃娃,下面騎著一條大魚,顏色大紅大綠,內容俗不可耐。后邊文雅了些,有人物,有風景,下面還有文字。上前一看,原來是三分故事,幾幅畫聯在一起,講一個小故事。與這些擺在一起的,大多如此,多講民間傳說,幾幅畫聯綴而成。

  不必問了,這里的居民多是沒文化的工人,他們喜歡的就是這種。文人喜歡的仕女山水,在他們眼里沒有意思,擺在這里也不會有人買。

  倒是靠在墻上的幾幅,講的是孔融讓梨、王祥臥冰之類,盡管粗劣,終究有了教化之意。

  這些東西入不了文人的眼,幾位知州邊看邊笑,一路走了過去。

  到了盡頭,與門相對的幾張桌子上,則是歷法之類。朝廷數年一頒新歷,特別是近幾十年,歷法一直不準,一變再變。這里的歷法倒是最新的,并沒有謬誤。

  晏殊來到這里,被兩冊歷書引起了興趣。一種是厚厚一冊,一頁一月,上面標明日期,并注明了本月節日和節氣,以及當季注意事項。背景則是花鳥,反映了當月的氣候。還有一種,也是一大冊,每一個節氣一頁,標了下種收割等農事,還印了些農諺在上面。

  指著這兩本冊子,晏殊對杜中宵笑著道:“運判,這兩本有些意思。除此之外,你這里應該印些圣賢故事,才能夠教化百姓。只是講些故事,供人娛樂,失了教化,與民間商賈何異?”

  杜中宵拱手:“相公說的是。只是鐵監這里,文人不多,想印那些也印不來,只能待以后了。”

  鐵監的主要人群是廂軍,招募來的也多是落魄文人,印圣賢故事既印不來,印出來賣給誰去?這些東西又不是免費發的,先要把印書的成本賺出來。

  看過了歷書,便就到了另一邊,全是各種小冊子。

  宋祁隨手拿起一本,見封面上寫著《漚肥之法》。翻開來,里面講的是如何漚肥,倒是詳盡,通篇俗語,沒有一點文人氣。再拿起一本,是犁田的。十幾本書,盡是如此。這里住的是鐵監工人,沒有種田的,顯然人們對這些書沒有興趣,根本沒有翻看的痕跡。

  再向前,還是同樣的小冊子,不過不講農事了,改講各種各樣的工業知識。有如何煉銅的,有如何鑄鐵的,還有打造農具的。每本上面都有作者姓名,無一例外,俱是俗語。

  道家煉丹之術,在文人中也是一種雅趣。幾個人翻著這些小冊子,倒也興致勃勃。

  杜中宵道:“附近百姓但有一技之長,或工或農,都可以到鐵監去讓人印成冊子,放在這里賣。每賣出一冊,分錢給他們。這些書良莠不齊,但能開闊眼界,對鐵監里的人,對百姓都有益處。”

  晏殊道:“民間盡有能人異士,如此做,倒也是個辦法。”

  這些是民間書籍,里面的方法有的精妙,有的則沒什么價值,而且沒價值的占大多數。這些小冊子有些知識,能夠開闊思路,也可休閑。鐵監里的人,有時也能從里面找到有價值的想法,進行研究總結得出結果。真正有價值的,是鐵監組織專業人才編寫的,不過那些就不公開賣了。

  到了最后,靠近門口的地方,只有兩本冊子。一本《識字》,一本《算學》,是鐵監這里的學校用來啟蒙的。各分為三冊,對應學校的三年。

  《識字》同樣是用俗語,用各種小故事,教些簡單常的字。幾位知州看了,便就明白對面為何賣的主要是那些東西。用這種教材認字,可不就只能欣賞那些么。

  《算學》則是從簡單的認數字開始,講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到簡單的乘方開方,后面附有《九九乘法表》。這些都是常見的知識,難得的是總結成冊。倒是里面用的外洋數字,讓人覺得簡便。

  除了這兩本書,門口只有一樣東西。拿起一看,原來是《柏亭監報》。這是鐵監的報紙,每十日一期,講鐵監的大事小情。里面全部都是用俗語,只有很少幾篇淺顯的能稱做文章的文字。

夢想島中文    風雨大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