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質疑施工的速度,宋立峰笑著回答。m.
“按照國家給我們工業特區的政策,凡是工業企業,政府會負責為其提供辦公場所已經土地的七通一平的費用,深市就是這么做的,也是所謂的招商引資的一個手段,不過劉瑯為了加快速度寧愿自己出錢,而且價錢高出市場價格很多,他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必須在三個月內完成施工,質量也要保證,什么叫做有錢能使鬼推磨?那段時間礦務局和城建局的基建隊簡直都干瘋了,二十四小時三班倒連軸干,終于按時完成了施工!”
江波濤聽了若有所思,然后接著說道。
“如果按部就班的干活,這些工作量沒有一年半載是做不完的,但劉瑯為什么能夠用三個月時間做完?首先是他對人心抓的很準,誰都想多要錢,這里面就有更深刻的道理了,那就是市場規律在背后起的作用,利潤才是推動發展的動力,這個時代我們不能舍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但是更要注重經濟規律!”
“說得好!”
幾位司長和遼北省工業廳廳長一起叫好,領導說什么都是好的,不過江波濤這話的確沒錯,改革開放已經十年了,市場經濟是正確的已經得到了所有人的共識,但是如何更加深刻的理解還在摸索,顯然劉瑯這招就是對市場經濟的正確理解,值得大家學習。
宋立峰也點了點頭。
“部長您一眼就出事情都本質,我現在在阜城也在探討這種模式,比如讓礦務局和城建局的土建處承擔一些非職能之內的土建工作!”
“立峰,你現在已經獨當一面了,所以承擔的責任也不同,一是要幫助工業特區大力發展工業,同時做為市長,還要考慮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雙管齊下才能齊頭并進!”
“是,我一定盡力做好!”
“不是盡力做好,而是一定做好,如果阜城的工業沒有發展起來,那你就是我們國家的罪人了!”
“呵呵,老領導您給我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我現在腿都有點顫抖!”
一行人說笑著就來到了北方工業集團的大門口,劉瑯早就帶著手下在門口等候眾人。
宋立峰之前“請示”過劉瑯,他是否要參加市政府舉行的招待會,沒錯,宋立峰就是用的請示,并不是命令,劉瑯的身份太特殊了,起碼宋立峰這個級別是不敢給他下命令的。
不過劉瑯沒答應,他在廠子里正忙的翻天覆地,恨不得連睡覺都省去,哪里有時間去陪著對方扯那些用不著的事情?而且以他和江波濤的關系,對方也不會埋怨他的。
幾輛大車停在了辦公樓的門口,江波濤第一個下了車,走在最前面,離著老遠就對劉瑯打著招呼 “劉總呀!我們工業部的考察團來看望大家了!”
“歡迎江部長和考察團來我們阜城!”
劉瑯也很客氣。
此時所有人也都下了車,大多是全國各個企業的廠長,他們看著周圍也是頗為感慨,一棟七千多平米的辦公樓和三座巨大的廠房顯示出這里是一座工廠,不過廠區里平整的地面和周邊茂密的松柏又讓人覺得一絲不同。
工廠就應該有工廠的樣子,廠區里隨處可見的原料堆,工人們推著帶車子繁忙的工作,他們滿手滿臉的油漬,身上散發出勞動階級的味道,這才是工廠要有的場面。
不過北方工業集團廠區里沒有這樣的景象,空地上沒有任何鋼材,倒是不遠處有兩個材料庫,應該是放在這里面了,用來裝卸原材料的人力皮帶車一輛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單人小型叉車,這種叉車很貴的,一輛要兩萬多塊錢,只有近千人的大工廠才能用這樣的叉車,小工廠用車就夠了,可以節省大量成本,不過在廠區里就放著整整十臺。
從這辦公環境就可以看的出來,北方工業集團真是有錢呀!
在場的大部分人都沒見過劉瑯,不過沒有人不知道他,先不說三歲上大學這件事,單是當初他和熊教授領導安鋼和首鋼復制出不銹鋼冶煉爐就讓所有人記住了他,尤其是在工業系統內部,不銹鋼冶煉爐的成功建造是具有歷史性地位的,作為主要負責人的劉瑯也會被記載在國家工業發展史的史冊中,就這一項功績便超過了在場大部分人了。
過去的功績就不說了,在美國學習兩年后,劉瑯再次出現在了大家面前,配合國家的工業特區規劃成立了北方工業集團,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眼球。
劉瑯今年才九歲吧,九歲就能做一家企業?真可是比三歲考大學還稀罕。
不過呢,大家只對劉瑯的年紀很感興趣,至于說他成立的工業集團嘛,那可真是不靠譜,沒有人覺得他會成功,更多的人認為他只是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而已,讓大家都到阜城建廠。
事實上工業特區剛剛成立時工業部也發過一些文件,讓企業支持阜城轉型,怎么支持阜城轉型?去那里建廠嗎?
阜城在工業系統里還是有些名氣的,畢竟擁有一家超大型的露天礦,每年產能超過五百萬噸,這么大規模的露天礦在全國依舊排名前列,但現在是建立工業特區,主要的工作是機械制造,是制造機床,你有一座露天礦接著挖煤就得了,搞機械制造純粹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根本不可能成功。
這就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所以開始時沒人把工業特區的事情放在心上,更不用說工廠搬遷了,他們覺得這件事一兩年后恐怕就無聲無息不了了之。
但是剛剛過完了年工業部的一則通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引到了北方工業集團身上。
“北方工業集團獨創加固焊接技術,該項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工業特區已經蓄勢待發!”
這是最近一期工業科技報的頭版頭條文章,文章詳細的介紹了該向技術的特點,其中帶有大量的技術性語言,還有如馮立勇等著名專家的專訪,讓這篇文章可信性又大大提高。
文章引起了無數人的大討論,即便有專家的佐證,很多人還是不相信,覺得這是在吹牛,世界上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技術。
很快,工業部長江波濤要到阜城考察的報道又刊登在了報紙上,顯然這兩件事是有聯系的。
工業部部長都親自帶隊去阜城考察,這件事恐怕不能假了吧?如果這個技術是真的,那么對工業來說就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了。
到底是真是假?這一下阜城和北方工業集團再次成為了大家熱議的對象,所有人都在關注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