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

  近東戰場上,安卡拉保衛戰已經到了關鍵時刻。這場首都保衛戰,奧斯曼爆發出來的力量震驚了俄國人。

  幸好伊萬諾夫元帥是見過大場面的,要不然每天高達四位數的傷亡,一般人還真受不了。

  和事關國運的普俄戰爭不一樣,奧斯曼滅亡的結局早就注定了,再付出慘重的傷亡根本就沒有意義。

  此刻伊萬諾夫元帥正望著安卡拉的地圖發呆,似乎在尋找快速擊敗敵人的辦法。

  一名身材魁梧的青年軍官走進匯報道:“元帥,奧斯曼政府派代表來了,想要商議…”

  不待說完,伊萬諾夫就果斷的拒絕道:“不見!”

  青年軍官欲言又止,盡管他認為接受奧斯曼政府投降,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結束戰爭,但伊萬諾夫已經做出了決定,軍人還是要以服從命令為第一要素。

  沉默了片刻功夫后,伊萬諾夫補充道:“把奧斯曼代表趕走,以后這種事情都不用匯報了。”

  如果能夠接受奧斯曼政府投降,這場戰爭也打不到現在。只要反土同盟肯接納奧斯曼權貴,分分鐘就有人賣掉蘇丹政府。

  奧斯曼政府能夠超水平發揮,爆發出驚人的戰斗力,實際上也是被逼出來的。

  普通人可以投降,但是奧斯曼權貴不行。反土同盟要吞并奧斯曼帝國,必然要清洗掉這個國家的上層。

  要不把這些既得利益者干掉,怎么安置有功之臣呢?排排坐分果果,也必須要有果果可以分。

  加上仇恨的力量刺激,維也納政府和圣彼得堡政府不約而同的下達了報復性命令——拒絕奧斯曼帝國投降。

  到了聯軍指揮部,這道命令進一步得到擴充完善,總結起來也就兩條:

  1、禁止前線官兵以任何形勢同奧斯曼人談判;

  2、聯軍只接受一種投資模式,那就是放下武器走進戰俘營。

  看似平淡的命令,實則斷絕了奧斯曼帝國投降的可能。走進戰俘營,那意味著什么都沒有了。

  對既得利益者來說,這就是在要他們的命。聯軍不給留活路,人家當然要拼命了。

  明知道聯軍指揮部過度解讀了上層的命令,也沒有人替奧斯曼人叫屈。

  這就是仇恨的力量,無論是奧地利,還是俄羅斯帝國,都是奧斯曼的世仇。

  沒辦法,兩國但凡是傳承超過百年的貴族,十之七八都和奧斯曼帝國有血海深仇。

  很不幸,現在兩國當家做主的恰好都是奧斯曼的仇人。國仇家恨湊一塊兒了,不報復就念頭不通達。

  至于損失慘重,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普俄戰爭死了幾百萬人,大家都經歷過了,又豈會忌憚每天四位數的傷亡。

  對后方的官僚們來說,這只是一組數字,遠沒有政治上的收益重要。

  懷疑忐忑的心,米德哈特宰相步入了王宮的地下宮殿中,這是上一次戰爭后的產物。

  見識到了奧地利飛艇的厲害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果斷的命人修建地下宮殿。

  為了躲避頭頂上的威脅,安卡拉保衛戰爆發后,奧斯曼政府就轉入了地下辦公。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滿懷期待的問:“情況怎么樣,俄國人同意和我們談判么?”

  戰爭進行到了現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已經接受了現實。反正歐洲沒有弒君的傳統,就算是戰后清算最多也就是被流動。

  以他對奧地利的了解,維也納政府主導的反土同盟不會做得那么極端。很有可能會劃分一塊土地,把奧斯曼的殘余分子打包送過去。

  唯一的麻煩就是進攻安卡拉的不是奧地利軍隊,而是不講規矩的俄國人。

  米德哈特搖了搖頭:“俄軍統帥伊萬諾夫極端仇視我們,面都沒有露,就把我們派過去的代表趕了出來。

  基本上可以確定,和俄國人談判這一條路走不通了。”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臉色瞬間蒼白了起來,談判的大門被堵死,那意味著什么再明顯不過了。

  祖宗惹的禍,現在需要他來付出代價。無論是維也納那位,還是圣彼得堡那位,都有弄死他的動機。

  弒君是重罪,要受到歐洲世界的譴責,不過有一種情況可以例外,那就是死在了戰場上。

  “砰”的一聲響,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摔掉不遠處的杯子,狠狠的說道:“既然敵人不給我們留活路,那就和他們拼了。

  啟動毀滅計劃,就算是我們要完蛋,也要拉著他們陪葬,大家一起去…”

  近東戰爭進入到了最后階段,“鳥糞戰爭”也落下了帷幕。智利、玻利維亞、秘魯三國最終還是走上了談判桌。

  英國人用實際行動捍衛了他們在南美洲的霸權,將法奧兩個挑戰者壓了下來。

  受大國博弈影響,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個倒霉蛋,成功的晉級為失敗者。

  不能怪后臺不給力,就算是喪失了制海權,法奧兩個好歹還是想辦法把物資送了進去,可惜他們自己不爭氣,戰場上以二打一都輸了。

  要知道為了保障他們的后勤補給,奧地利還敲了哥倫比亞政府一悶棍,現在哥倫比亞都沒有從內戰中走出來。

  在這個殘酷的世界,拳頭就是話語權,秘魯和玻利維亞戰場上輸了,談判桌上自然也硬氣不起來。

  這場南美戰爭看似持續了三年多,實際上各方的傷亡并不大。

  當然這個“不大”,也是相對歐洲而言的,對三個小菜鳥來說都是元氣大傷。

  前前后后智利戰死1.6萬人,玻利維亞和秘魯分別戰死1.9萬和1.7萬,傷亡遠超歷史同期,可謂是南美地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

  英法奧三國都很忙,現在沒有功夫在南美折騰,沒有列強添亂,這次談判進行的非常順利。

  沒有任何意外,作為勝利者的智利拿到夢寐以求的阿塔卡馬沙漠,頭號倒霉蛋的玻利維亞喪失了全部出海口,直接淪為內陸國家。

  在南美地區的試探失敗,沒有令弗朗茨感到意外。英國人世界霸主地位是靠皇家海軍一槍一炮打下來的,又豈是那么容易動搖的?

  況且,維也納政府付出的代價也是有收獲的。玻利維亞那個半死不活的小弟姑且不論,弗朗茨的暗度陳倉計劃完成了。

  以南美戰爭為契機,為奧地利策劃巴拿馬獨立運動提供了借口,沒有引發南美各國的眾怒。

  時至今日,巴拿馬獨立組織已經控制了哥倫比亞共和國四分之一的領土,時常把哥倫比亞政府軍按在地上揍。

  這還是奧屬中美洲總督府有意控制的結果,要不然獨立組織都席卷整個哥倫比亞了。

  聽起來很牛逼,實際上也就那么回事。哥倫比亞共和國老老少少加起來,一共也就兩百多萬人,白人數量不足四分之一。

  干不過獨立組織是正常的,畢竟那只是明面上丟出來的馬甲,武力擔當還是奧地利殖民者。

  替自己打仗,戰斗力總是容易爆棚的。奧屬中美洲殖民政府給出了許諾:誰打下來的地盤就歸誰。

  然后,民間殖民團隊就瘋狂涌入,很快就讓哥倫比亞政府懷疑人生。

  說好的巴拿馬獨立組織,現在都飲馬“馬格達萊納河”,還是不見停下腳步。

夢想島中文    神圣羅馬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